明朝司礼监禀笔太监和内阁首辅谁的权利大?

一德格天1



明朝内阁的形成更早,朱元璋废除宰相后,事无巨细要朱元璋自己处理,再精力旺盛也感到力不从心,为此找了一些年轻的进士帮助自己读读奏折等事情。到明成祖朱棣开始,内阁制度就算是有端倪了,大才子解缙就是朱棣的内阁学士,相当于工作秘书。

到明宣宗朱瞻基的时候,专门在皇宫设立太监士官学校---内书堂来培训机灵的小太监,请翰林院的才子来教他们;学成后帮助皇帝在皇宫内处理文件、接受咨询,比如王振就是这时期培养的。因为皇宫内除了女人,只有太监,如果三更半夜皇帝想起了个什么事,想找人问,要去传唤大臣进宫太麻烦,不如问太监方便,太监有文化就是这个原因来的。



但大白天上班处理政务总不能完全依靠太监,国家的具体行政管理工作更不能依靠太监,所以内阁制也必须要有,正常情况下,政务工作由内阁负责协助皇帝。最后明确内阁对文件有“票拟权”,就是对各单位报给朝廷的文件提出处里理意见,皇帝批准后负责分发执行。内阁一开始没有首辅,内阁大学士都是一样大的,到明英宗的时候才有首辅一说。

内阁总体上相当于朝廷的办公厅,有协调权、提意见权,没有决策权。内阁提出意见后,皇帝要将内阁的意见抄上去当做批示,很累,为了轻松一点,皇帝就请司礼监的太监代表皇帝帮助将内阁的意见用红笔抄上去,就算是皇帝自己的批示,司礼监由掌印太监和秉笔太监,掌印太监是司礼监的老大,秉笔太监是具体抄写员。不要小看抄写员,这个抄写员相当于是管盖章的,你以为盖个章那么容易吗?



司礼监最开始只负责按照内阁和皇帝的意图抄写,发展到后来司礼监不只是当抄写员了,因为司礼监的掌印太监和秉笔太监后来越来越有文化,内书堂的办学水平太高了,培养了许多有博古通今的太监,素养一点不输内阁大学士,比如万历年间的冯保。

文化水平这么高,内阁的“票拟”报到大内,“票拟”提出的意见妥不妥,皇帝可能不知道,比如皇帝年幼的时候,但是司礼监的太监看得出来,这就是司礼监的太监参与政务分析处理的基础。

太监天天跟皇帝在一起,如果对“票拟”有意见,难免会告诉皇帝内阁的“票拟

”不妥,要修改。若是皇帝觉得太监说的确有道理,于是就会推翻内阁“票拟”,这样司礼监实则上就是皇帝的另一套“办公厅”,这个“办公厅”能通过向皇帝提意见从而更改内阁“票拟”,所以这个司礼监变成真正的“办公厅”,从重要性和权力实际运作上说,司礼监在内阁之上。



明英宗之后,内阁基本不敢和司礼监闹翻,但两者经常不和,都不服输。太监有天天跟着皇帝的优势,但是劣势很明显,以为自己是太监,历史名声从来不好;内阁也有优势,内阁是光明正大的国家机构,协调国事天经地义。

总体上说,明朝中后期的内阁还是占了优势,连强势的张居正都要让冯保三分。魏忠贤是天启年间的司礼监秉笔太监,他把内阁整的服服帖帖,但明朝从没有过文官能把司礼监整的服服帖帖。


坐看东南了




但这里也有一个梗,就是坐在这个位置上的人是谁。这让我想起了亲眼目睹的一件事:我们村的书记和村长意见产生分歧,村长指着书记的鼻子破口大骂,而书记像个受训的小学生,低着头一言不发。这件事令我印象深刻,按理说书记官职大于村长,可缘何在村长面前如此低声下气?原因很简单,村长能力很强,性格也很强势,村里大小事务一手遮天,书记就是个摆设。

同理,内阁首辅和秉笔太监也是如此。其实明朝的首席太监并非秉笔太监,而是掌印太监。以掌印太监为首,下设若干秉笔太监,首席秉笔太监主管东厂、诏狱等特务刑讯机构,就位置而言,秉笔太监的权力在掌印太监之下。通俗一点说,秉笔太监是写字的,掌印太监是盖章的。



司礼监诸太监的权力来源于明朝的票拟批红制度,内阁首辅、掌印太监、秉笔太监三者各司其职,互相制约。明代废相,内阁和各部大臣奏议国事先行票拟,递交皇帝最终拍板。由于国事繁重,皇帝力不从心,再加上明朝中后期若干皇帝不务正业,荒废朝政,就产生了司礼监秉笔太监代皇帝批红的制度。

各类国事奏议公文秉笔太监代为批红后,加盖掌印太监公章,下发各部正式执行。明朝历史上,那几个赫赫有名权倾朝野的太监,如刘瑾、汪直为掌印太监,王振、冯宝、魏忠贤为秉笔太监,除了冯宝之外,几个太监的权势完全碾压内阁首辅。




尤其是魏忠贤,号称“九千岁”,内阁首辅见了他都得下跪,终明一朝,内阁首辅和秉笔太监一直明争暗斗,势同水火,尿不到一个壶里。

内阁首辅张居正是个例外,他和秉笔太监冯宝是一对好基友,张居正主外,冯宝主内,配合默契,相益得彰,大明国力蒸蒸日上。可惜好景不长,张居正死后很快遭到政治清算,文官集团与宦党之争愈演愈烈,张居正呕心沥血打造的“万历中兴”,只不过是大明王朝大厦将倾前的回光返照而已。

所以,官职大不代表权力大,二者之间不一定是正比例的关系,关键在于人。

心若顽石,带刀修行;无材补天,落魄江湖。我是西岳顽石,码字不易,请关注我。


西岳顽石


肯定是司礼监秉笔太监的权利大一些,但是司礼监权利最大的是司礼监掌印太监,可是,究其大明一朝还是有特殊的,在万历朝时,内阁首辅张居正的权利更大一些。

首先我们来看什么叫做司礼监秉笔太监,秉笔太监就是替皇帝用笔的太监,而且一般秉笔太监还提领东厂提督,还掌控锦衣卫。由此可见秉笔太监的权利有多大?明朝有廷议的风气,一般就是内阁成员和司礼监太监一起在皇上面前讨论朝政,内阁负责提出,司礼监秉笔太监负责“批红”,说白了内阁就是一个秘书处,一切都是把握在皇帝的手里,司礼监秉笔太监还掌握特务机构,故此司礼监秉笔太监的权利要更大一些。


大太监

但是在万历朝是特殊的,万历首辅张居正那个时候是天下最有权势的人,因为大太监冯保和张居正的关系非常好,而且李太后和小万历都非常的依赖张居正。


张居正

综上,明朝的司礼监秉笔太监的权利要比内阁首辅的权利更大。


震霜秋


用现代话说,司礼监的职能好比中央办公厅,协助皇帝处理政务。内阁就是中央政治局,和皇帝一起协商国家大小事务并做出决策。当然,在皇权时代没有什么民主集中制,司礼监也好内阁首辅也好都是在皇帝的支配下工作,皇帝拥有一票否决权.

明朝执行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策略,太监是天子家奴,而内阁是士大夫的代表,司礼监禀笔太监和内阁首辅谁的权利大取决于皇帝的需要,当文官集团权利过大时,皇帝 就会扶持司礼监,给予司礼监更多的权利,如王振、刘瑾、魏忠贤等。当司礼监权利过大时皇帝又会扶持内阁。

归根结底,司礼监禀笔太监和内阁首辅都是帮助皇权的左右手,皇权需要谁时谁就厉害一点。当然还有两种特殊情况,一种是遇见比较勤政的皇帝如太祖、成祖、崇祯等,这个时候太监和内阁都只能被皇帝压制。另一种是幼君上位内阁辅政,如张居正,这个时候内阁压制皇权。


种花家孤寡老人


明朝司礼监秉笔太监就是一个接口,一个连接皇帝最高权利和文武百官的接口,内阁首辅就是行事权力的执行机构。名义上内阁首辅权力更大,秉笔太监不过就是读下奏折,帮忙代下披红而已。但是因为这个接口直达最高权力人皇帝,经常会取代皇权成为实际最高权力人。

首先,秉笔太监只是司礼监掌印太监下分支机构的负责人,东厂诏狱的负责人就是秉笔太监,能够直接动用管理特务机构,容易扩大化自己的权力。东厂诏狱人员职位品级较低,但是权力很大,能够对各级官员审查,直接对皇帝负责。作为他们首领的秉笔太监就可以用刑狱迫使官员听命投靠自己,有了武力保证。而首辅只能依靠政治地位来对抗,指示言官弹劾。

其二,明朝由于朱元璋对官员的不信任,取消了延续数千年的丞相制度,自己一力承担。后面的皇帝谁愿意干这活啊,人事牢牢把握就够了。所以内阁首辅相当于取代了以前的宰相职责,对人事军事财政权力都能过问,只是没有最终决定权。而由于朱元璋立国就明文太监不得干政,秉笔太监只是帮皇帝干点体力活的,而且太监也没有后代,完全附庸于皇帝生存。所以内阁首辅完全不会把太监当做对手,反而通过各种手段拉拢支持太监,当做自己施政道的奥援。就像张居正,百官看来,首辅的权力之大,已经盖过皇帝,官员任免,军事财政调度都操于己手。


但是,秉笔太监要是和首辅都追求权力,产生了矛盾和冲突的时候,能力强的太监就能利用手中的披红权和百官的内部矛盾实现权力的最大化。就像魏忠贤,因为朱由校的信任,在百官内部培育自己的势力,铲除异己,成为九千岁,能够指示言官弹劾贬斥首辅。

总的来说,秉笔太监因为接近皇帝,而且没有依靠,容易得到皇帝信任,借用皇帝权力,就如果有强烈的政治诉求,和人心的掌握容易得到超出首辅的权力。首辅的对手从来都不是秉笔太监而是其他官僚,能够取代自己地位的尚书,其他次辅。没有强烈的冲突,基本以讨好安抚秉笔太监为主。各自权力的范围不同。要想权力更大,需要自己的运作,和政治能力。太监是千方百计以一人心为天下,首辅是以天下事物处理去讨一人之心。


艾米虾扯蛋


首辅何许人也?首辅是(首席内核大学生)内阁辅臣的头儿,明朝内阁制度。我感觉首辅应该相当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角色。


明朝内阁是明朝建文四年(1402年)至崇祯十七年(1644年)的皇帝咨政机构,此后权力逐渐增大,后形成为明朝行政中枢。内阁辅臣的人数为一人至七人不等,辅臣奉使出外办事,多自称阁部。

起初,内阁大学士只具有顾问身份,皇帝为最终决定的权力,而大学士很少有参决的机会。到明仁宗、明宣宗时期,地位日益受尊崇。自此,内阁的权力日益增大,到明世宗中叶,夏言、严嵩等人执掌内阁,地位赫然为真正的宰相,亦可压制六部。



然而,虽然首席内阁大学士,有票拟的权力,但却不得不依赖于内部太监送达批奏。首辅大学士的职权如同以往的丞相,但必须与宦官合作,才能执掌大政,如张居正结合冯保。


所以明朝的皇帝嘉靖皇帝(修仙练道吃少女的月经)正德皇帝(建豹房乱搞孕妇皇宫里做买卖玩打仗)还有天启皇帝(只爱干木匠活)等如何的胡作非为,都没事。

其实明朝的皇帝最好干,你我之流都能干。不干活随便折腾。只需要掌握一个技能(严禁内阁和宦官勾结)


裴子俊1





杨致运


两者的职位权力和当时的皇帝还有掌权的太监大臣有关,不能一概而论。

明朝司礼监禀笔太监是明宣宗以后才有的,主要是负责用朱笔记录皇帝的口谕,然后再转交给内阁大臣,再由六部核对颁发。说到底,这个职位就是为了限制内阁的权利,防止黄泉落到一个部门的手里。皇帝身边最亲的当属太监,而在明初太监的权利小的可怜,还处处受到限制,直到后来的几位人才,刘瑾和魏忠贤的出现,才迎来了太监权利的春天!

司礼太监“朱笔批红”是在代行皇权,起到监督内阁的作用,从而达到控制整个皇权的目的。

而内阁最开始只是皇帝的秘书,也没有多大的权利,内阁制度建立于永乐期间,权力上升于宣德时期,在万历年间,权利上升到顶峰。期间和宦官集团有对抗,有合作,甚至在张居正主掌内阁期间,内阁的权利还凌驾于皇权之上。

皇帝有时候奈何不了内阁,因为内阁都是有学识的大臣,个个都主掌朝廷重任,而宦官集团却只有东西厂巴掌大一块地方,皇帝一旦发话,该砍头的还是得砍头,不用考虑那么多!

你说谁的权力大还真不好说,一朝天子一朝臣,但是总体上还是内阁权利大,为什么?因为读过书的不好惹,更何况还是内阁大学士!


历史皆不见


明朝司礼监秉笔太监和内阁首辅的权利谁大?如果说单论内阁和司礼监两个机构的权利的话,在明朝历史中存在着此消彼长,基本上是权利相当,又相互牵制。如果说说是司礼监秉笔太监和内阁首辅两个人的权利谁大的话,就要看当秉笔的人是谁了,需要具体分析。

明朝拥有庞大的太监系统,而司礼监又是太监二十四衙门之首,司礼监与御马监分掌文武大权。司礼监参与政务的权利来自于“批红”,内阁奏报的奏章,需要皇帝来行使最好决策权——“批红”,但是到了明朝中后期皇帝都不理朝政,很多决策都由司礼监做出,于是逐渐取得了“批红”的权利,代行皇权。

司礼监实际地位最高的是掌印太监只有一名,而秉笔太监有八名,但就谁的权利大,要看具体个人。明代历史上有权的太监中:如刘瑾、汪直为掌印太监,魏忠贤、冯保、王振则为秉笔太监,所以还是看在这位置上的人。


明朝后期,司礼监的权限更加膨胀,又掌握了,东厂这个特务机构,往往是以司礼监首席秉笔太监兼任提督东厂,实权得以膨胀。在后期司礼监权利是力压内阁的。


所以说内阁首辅的权利在明朝前中期还是很大的,内阁的权力甚至可以与皇权抗衡。但是在中后期以后,司礼监的权势地位逐渐上升,甚至是力压内阁。

欢迎在评论中发表自己的观点,交流学习。


聊一点点历史


你好!由冬眠蛇来回答此问题。

司礼监秉笔太监的权力绝对大于内阁首辅!为什么这么说呢?这要具体分析明朝司礼监和内阁的制度,弄清权力的运行机制,就不难看清楚了。


明初朱元璋废宰相,有人说宰相的权力被内阁大臣六部尚书分拿了,简直是胡说!朱元璋掀起胡惟庸案,杀了两万多人,就是为了把宰相的权力分给别人?别扯了,宰相的权力一直在皇帝手里,一直到明亡都没改变过。

那内阁都有什么权力呢?内阁的权力就是出具意见,其他啥权力没有!不信?那你就不懂明朝的官制。朱元璋废了宰相,并没有连整个尚书省都废了,所以他还算在制度下进行了权力调整,他都得遵守这个制度,何况内阁大学士?内阁大学士只是五品官,为什么权重了呢?那是因为他们兼了一部尚书!六部尚书在明代权力并未减小,兵部尚书甚至都可以向地方督抚直接下命令的。尚书的权力加上出具意见的权力构成了阁臣的权力,内阁就算首辅也是臣子,他怎么也无法跟太监比,因为太监代表的是皇权,是皇帝的耳朵,眼睛,鼻子,嘴巴和手,是皇权的延伸。



朱元璋定下规矩,皇帝要总宰相之权,一天上三次朝,一天处理几百件上千件事情,他是开国皇帝,是可以完成这样繁重的任务,可是他的后代尤其是朱棣之后哪里有精力有能力这么干,不设宰相的事后代遵守了,但皇帝一个人处理这么多事的规矩因为皇帝实在精力不济给彻底破坏了,但事情总要有人做,皇帝不做,又不能分权给六部,那么太监就成了必然的选择,难不成让宫女上?


司礼监就应运而生,司礼监的太监分为掌印太监和秉笔太监,一个负责代替皇帝盖章,一个负责代替皇帝批红,本质上讲,政权还是牢牢把持在皇帝手里,他们只是个工具,但是很多不是军国大事的人小事,皇帝有时候也会放心交给他们去做,所以他们在某些问题上就是真皇帝了。


明朝在朱棣之后的皇帝,往往和大臣们不多照面,上朝的时间越来越少,内阁首辅就要根据司礼监太监的行为来判断皇帝的意思,司礼监太监也要借助内阁成员的行政权力来巩固和强化自己的地位,而争斗也在所难免,无非是谁掌印,谁秉笔,谁当首辅的问题,他们两个部门也是确实意义上的相生相杀,互为制衡,然后皇帝总其成。这也是明代皇帝不上朝也能把持大权的原因之一。

但太监毕竟是代表皇帝的,就是奴才也是主子的奴才,是皇权的延伸,任何臣下都是无法迈过这个坎的,包括首辅。



感谢您的阅览,喜欢本蛇回答的请记得点赞和关注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