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世界光伏行業中國創造的樣板

——改革開放40年晶龍創新創業故事③

做世界光伏行业中国创造的样板

2018年11月19日,晶澳太陽能與金蝶軟件達成戰略合作,致力打造領先智慧工廠。

近年來,晶龍集團著力推動企業光伏板塊向綠色、環保、智能製造快速轉型,並致力於成為國際一流、國內領先的光伏行業知名品牌企業。

22年前,晶龍實業集團有限公司應運而生。由其生產的高品質單晶硅,曾用於歐美、東南亞、日本、2000年悉尼奧運會等各大地標的建設當中。她被譽為“世界單晶硅聖地”和“全國大學產學研結合”100個成功案例之一。

22年後,她從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突圍”,通過科技創新成為出貨量全球第三的新能源企業,被國家領導人稱讚“當了領頭羊”的行業領軍企業。

晶龍集團董事長靳保芳提出,晶龍要通過大力推進科技興企,掌握前沿技術,樹立晶龍做世界一流的光伏產品形象,在綠色發展和科技創新上打響晶龍品牌,向全球客戶提供更高質量的產品和服務,助推整個光伏行業升級。

問題產品被一錘子砸了

在歷史發展的長河中,一些重大的事件往往最令人難忘。在晶龍集團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重要時刻,作為晶龍集團董事長的靳保芳怒砸單晶的舉動在光伏行業傳為美談。

2009年初,晶龍集團一家下屬單位生產的一小批單晶硅棒出現了質量問題。面對有瑕疵的產品,靳保芳手起錘落,怒砸單晶。

“海爾老總張瑞敏曾經怒砸有質量問題的冰箱,我們也可以砸有質量問題的單晶。”靳保芳一番話擲地有聲,宣示了不懼風雨、勇往直前的晶龍信心。質量是企業的生命,決不能讓有質量問題的產品流入市場,影響晶龍的信譽。產品質量就是大家的飯碗,誰砸企業的飯碗,大家就要砸了他的飯碗。事後,靳保芳帶頭自罰工資1萬元。

的確,市場競爭靠品牌,做強品牌靠質量,這是一個永恆的法則。要創造晶龍品牌,就必須有過硬的產品質量做基礎。晶龍集團始終堅定思想,把產品質量放到第一位,時刻加強對質量的管理。“我們一定要在質量問題上警鐘長鳴,越是形勢好,越要重視產品質量。質量是第一位的,一定要對產品質量常抓不懈,要用過硬的質量塑造晶龍精品形象,形成知名品牌,擴大市場佔有率和影響力。”深具戰略眼光的靳保芳對依靠產品質量打造晶龍品牌有著深刻的理解。

靳保芳要求晶龍集團,一要繼續提高全體員工的質量意識。質量不僅是一種意識,更重要的是要貫徹到行動中,要時刻把保證產品質量、提高產品質量放在工作首位,使嚴把質量關成為每個員工的工作習慣。二要提高科學生產、標準化生產,嚴把生產工藝各個流程,不斷提高產品質量的標準,以適應市場的變化。產品質量也不是一個標準,形勢好時對質量有要求,形勢不好的時候會對產品質量提出更苛刻的要求。要始終把產品質量向高標準定位。三要進一步完善質量管理體系,嚴格落實責任追究制度,在產品質量上絕對不能含糊。四要提高質量檢測水平,引進最先進的檢測設備,在使用世界先進設備上要走在前面,該用的先進設備一定要用,保證生產的產品全部合格達標,使晶龍的產品全部成為免檢產品。

晶龍人更深刻體會到,晶龍能夠渡過難關一個十分重要的砝碼是,晶龍的產品特性——高質量、高可靠性、高性價比。

“與光伏行業世界高端對標,未雨綢繆提升自己,才使得晶龍集團在危機中依然能夠破浪前行。”靳保芳清楚地記得與國際上頗有影響力的SUNPOWER公司那次艱難的合作。

為了進一步提高晶龍產品的國際化標準,企業選擇了世界上品質要求最嚴、最高,引領世界光伏產業潮流的美國SUNPOWER公司,給他們做來料加工。加工費用很低,利潤比做國內同類項目低很多,但晶龍毅然選擇了這個國際強手。剛開始,企業根本摸不清人家的技術標準,自認為不錯的產品被退貨。不與高手過招,就難以找到差距,學到真功。晶龍人在合作中處處認真,虛心瞭解世界頂尖企業的技術要求,很快就實現了產品技術標準的提高,晶龍的產品質量得到了飛速提高,管理水平也得到了大幅提升。

自企業成立以來,正是憑藉著過硬的產品質量,晶龍集團一步步發展壯大,一步步邁向新的高度。2009年,晶龍人在國內光伏行業率先走出了低谷,浴火重生。2013年,晶龍應對歐盟和美國“雙反”中,憑藉科技創新立於不敗之地。晶龍始終堅持靠質量鑄造品牌,堅持“國內最好,世界一流”的質量目標。即使在光伏市場火爆到“蘿蔔快了不洗泥”的時期,晶龍集團也始終嚴把質量關,並做好質量分類,什麼檔次的產品賣什麼樣的價格,都要向客戶說清楚,從不欺騙市場,用質量和誠信在業界塑造了晶龍的金色名片。

“品牌也是競爭力,打造百年老店就必須塑造自己的品牌。我們要做品牌企業、名牌產品,要做光伏行業的‘奔馳’‘寶馬’!”晶龍集團董事長靳保芳談起品牌建設,語出精要,直截了當。

皇冠上明珠讓咱們摘了

提高光電轉換率,是光伏產業皇冠上的明珠,更是一個艱難的研發過程,哪怕0.1個百分點的提高,都被視為重大的技術突破。

然而,2013年8月20日,晶龍集團晶澳太陽能公司研發的博秀P型單晶太陽能電池光電轉換效率達20.5%,獲得德國弗勞恩霍夫太陽能系統研究所的獨立認證,成為156P型單晶硅電池片的業界新標杆。晶龍對這一道世界難題的攻克,竟然將光電轉換率提高了1個百分點,全球光伏行業為之轟動。

而在靳保芳看來,這不僅僅是一紙研發成果證明,其意義更在於晶龍向著光伏發電平價上網的目標又近了一步。“20.5%的光電轉換率高出當時同行業先進標準1.5個百分點,意味著光伏發電度電成本可再降10%左右。”

“博秀,意為博採眾長,達到優秀。”晶澳太陽能公司副總裁單偉博士這樣表示,博秀的研發成功,得益於多種創新技術的疊加。

業界長期以來存在著一個困擾,就是P型晶硅太陽能電池在光照10小時後,會產生光電轉換效率衰減問題。晶龍集團科研團隊經過上千次試驗,終於發明了用鎵代替硼來解決光衰的技術,應用到博秀的生產過程中,能夠平均消除6%的光衰,相當於效率提高1個百分點。2012年,這一技術獲得中國和美國兩個國家發明專利。

參與博秀研發的,主要是一個以學術帶頭人為主、共計七八百人的技術團隊,但並不一味迷信技術權威。在這裡,哪怕你只是一個剛出校門的技術新兵,只要能拿出科學有力的實驗數據,研發成果一樣會得到尊重。

太陽能電池是一個對光有感應並能轉換成電力的器件。電池片上的副柵線用來引導電流,主柵線用來收集彙總副柵線的電流。理論上,太陽能電池表面的主柵線越多,則吸收電子越多,但採光面積越小,研究方向就是兩者之間取平衡。2012年,年僅27歲的技術員小趙提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用4根主柵線代替常規的3根。可是,新的問題是主柵線增了,如何不減採光面積?隨後,晶龍另一名年輕的技術員,嘗試主柵分段工藝,將主柵中間用細線連接,做到既可以增加電子的吸引,也可增加採光面積。兩種技術融合應用,將光電轉換率又提高了0.2個百分點。

積小步,至千里。博秀,把晶龍推向了光伏行業領先技術的制高點,如今,博秀的光電轉化率已達21%以上。

頂級品牌榮譽收穫增多

不久前,深耕市場需求,專注產品創新的晶澳公司收到了一份驚喜——獲得全球權威研究機構EuPD Research授予的“2018年歐洲頂級光伏品牌”。至此,這是該公司自2016年以來連續三次獲此榮譽。

“持續創新是我們晶龍的品牌基礎,也是我們最核心的競爭力。即便如今我們已經可以和全球能源巨頭們比肩,但我們仍著眼產業新趨勢儲備新技術。”靳保芳說。

作為全球首家大規模量產和銷售擁有PERC技術的晶澳,憑藉不間斷的技術創新,仍在為光伏發電度電成本的降低開展技術攻堅。根據國際光伏路線圖(SEMIPVITR)預測,PERC產品到2020年將佔到整個光伏市場的40%。PERC技術的應用對於降低度電成本、推動平價上網,助推光伏行業實現技術升級具有重要意義。晶澳早在2012年就獲得了PERC電池發明專利的授權,2013年自主研發的工業化PERC電池平均轉換效率在全球首次超過20%,2014年實現PERC電池和組件的大規模量產。2016年,國家專利局授予晶澳在PERC雙面發電擁有完全自主的核心知識產權。令人欣喜的是晶澳PERC電池組件專利技術繼獲得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發明專利授權後,又於2018年9月7日獲得日本特許廳頒發的專利授權。晶澳PERC雙面雙玻組件可廣泛適用於高溫、高溼、沙漠、海邊等各種應用環境,經國際權威檢測機構TüV萊茵現場測試,較常規單晶組件發電量高出10.5%,具備重新定義度電成本的實力,進一步引領光伏行業從“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質的飛躍。

致力打造領先智慧工廠

2010年集團公司一次大會上,靳保芳對一家集團企業的財務管理模式大大稱讚,講了這家公司財務一日結清的一個小故事。這家集團企業有1萬多個成本中心,1000多個利潤中心,企業老總當初要求全集團做到“一日結算”,所有人都覺得是不可能的事,要把這麼大企業的財務報告全出來至少需要7天。

這家企業老總說能做到,每一年提前1天能不能做到?今年比如是7天,明年是6天,後年是5天,每年經過改善提前1天就可以,只要堅持下去,用7年就做到。結果他們並沒有用這麼長時間就做到了“一日結算”。

靳保芳說,如果晶龍能像這家企業一樣,堅持每天進步一點點,日積月累,一定會實現大的跨越,晶龍就會成為一個“奔跑起來”、高效率的企業。此後不久,晶龍進行了數字化管理改造,變成了“奔跑起來”、高效率的企業。

管理要與生產比翼齊飛,突破往往在萌芽中發生。

2015年,晶龍自主研發的硅片生產大數據即時分析系統問世。該系統將每片硅片攜帶的厚度、電阻率等50餘個參數採集入庫並加以計算,數以千萬計的生產數據通過互聯網傳輸,無論身處何地,在電腦、手機上可隨時訪問數據庫,互聯網猶如車間“管家”24小時對生產進行即時監測和自動預警。晶龍的硅片生產率先在業界實現了硅片製造的智能化升級。藉助大數據,實現了對硅片產品質量的精細控制。與此同時,太陽能電池、組件等生產環節也進行了數字化質量管控提升。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

2018年9月27日,晶澳公司“高效太陽能光伏組件數字化車間試點示範”入選工信部智能製造試點示範項目。對此,靳保芳高興地說:“晶澳將繼續把創新放在企業發展的核心位置,力求以‘智能製造’在全球光伏行業中樹立‘中國製造’新形象,成為行業技術和品質的代名詞,為滿足客戶對產品的高品質需求提供更高保障。”

2018年11月19日,晶澳太陽能與金蝶軟件達成戰略合作。未來雙方將圍繞光伏行業數字化領域進行深層次研究,共同打造定位國際標準、國內數字化轉型標杆示範為目標的光伏行業數字化平臺。

此次合作,晶澳將藉助先進的技術優勢,全面提升數字化管理水平,雙方將在集團管控、運營管理、生產基地數字化、智能化製造、集團移動辦公門戶統一等方面深入合作,建設數字化、信息化、智慧化光伏企業,提升核心競爭軟實力。

靳保芳表示:“隨著晶龍晶澳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實現智能製造升級,數字化轉型成為企業的必經之路。希望通過合作,將先進的雲計算技術和豐富的數字化管理經驗,應用到企業運營管理中,整合上下游產業鏈,向全球客戶提供更高質量的產品和服務,引領光伏行業實現數字化轉型,打造全球領先的光伏智慧工廠。”

(張卓、王麗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