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厂商发通知声援华为,将处罚买苹果手机员工的行为值得鼓励吗?

邓继敏


在这个时候,梦派科技官网发布《关于声援华为的通知》公告,在我看来这就是最能体现中国人的爱国精神。如果有更多这样的企业都来声援华为,停止采购美国品牌,我想才会让美国政府,美国的一些企业真正知晓中国人的厉害,尝到中国企业不好惹。

最近,我想很多中国人都在关注华为CFO孟晓舟事件,她在加拿大受到的非人道主义的对待,无疑让人看到美国对华为遏制之手伸的有多长,其做法有多霸道。而我们很多国人如果都能团结起来,相信定会让美国政府吃够苦头,让他们黑恶的手不敢随意侵害中国人。

而有些人则在那说什么不赞同像梦派科技公司的做法,甚至还有人说这家公司在炒作自己。如果你有这种想法,本身就说明你内心是肮脏卑劣的。因为你连最起码的爱国爱同胞的情感都没有,怎能让人瞧得起你呢。华为这么多年在海外征战,为国人缴纳了大量的税收,为民族品牌立下了汗马功劳,值得我们尊重,更值得我们声援。

总之,我赞同爱国就要用国货的观点,当下更愿意加入声援华为的队伍之中。希望孟晚舟女士早日回国,祖国和人民在期待着你平安归来。


韩国成老师


我看到这个新闻后,认真查阅了该公司的文件内容,整体上说体现了这个公司从实际行动出发对华为的支持,但其中有两条,也是最引起争议的两条:

第3条:员工购买苹果手机,按照市场价格,公司给予100%的处罚。

第5条:公司及员工购车,停止采购美国品牌。

一个公司作为一个法人组织,对于员工购买使用国产品牌进行奖励是公司自主行为,任何人无权干涉,而且也属于倡导性的激励措施,没有任何问题。但员工是否购买美国品牌产品也属于个人消费行为,与公司经营行为没有任何关系,公司也无权对员工的个人消费行为作出“处罚”行为,法律法规都无权对个人正常的消费行为作出处罚,一个公司的“红头文件”更没有这个权力!

表达对华为的支持无错,但一个成熟的企业,所作出的任何决策都应当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的规定。你可以对员工购买使用国产品牌进行奖励,这是企业的权力。抵制美国品牌却不可以采取“强制力”,可以用倡导、建议的方式提倡员工不购买、不使用美国品牌产品。也可以禁止美国品牌产品进入本公司或用于本公司业务。也就是:你可以买,那是你的自由,但你不能带到公司,不能用于公司的业务。

如果我是该公司老板,我会把第3条和第5条做一个简单的修改:

第3条修改为:本公司建议员工不要购买苹果手机,禁止在公司以及在工作联系中使用苹果手机及其附属产品,违反规定的给予相应的处罚。

第5条修改为:公司购车停止采购美国品牌,建议员工购车不采购美国品牌,本公司停车场地禁止停放美国品牌汽车,所有涉及业务工作用车均禁止使用美国品牌汽车。


天下论谈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从内心赞成和支持该公司声援“华为、中兴”的举动,不过我在此也提醒该公司一点,行为要合法、规范,第三条款中对购买“苹果手机”者实行百分之百的惩罚可能于法不合,有违法嫌疑,对购买“华为、中兴”手机者进行补助是可行的,而对购买“苹果手机”者公司可隐喻(不必讲明,可暗示)将把此作为其在公司内的工作绩效考核并直接影响其晋级、奖金等,我想只要是稍有爱国之心的人一定会积极响应公司的号召,为“华为、中兴”助力站台的。


赵哥156130073


美国非但不让华为进美国市场,还呼吁其盟友共同抵制华为,如今居然直接对华为高管下黑手。!美国把华为往死里整,我们为什么要对美国公司毕恭毕敬?!不给美国一点痛它会收手吗?!我支持这种行为!


Unstoppable20


没什么不可以,一个美国政府一个国家都可以用权力否决一个公司,那我们一个公司对待爱国热情的决定又有何不可?何必为一些人所谓的爱国热情有可能损坏国际贸易,扯淡,这些人就是胆小怕事,一旦国家有难第一个躲远的人。因为当美国决定对我国企业使用卑鄙手段制止发展的时候,这些人在哪?


沙漠梵海


这一决策的出发点值得称赞,每一条款的字里行间都洋溢着爱国情怀,首先我对该公司深明大义的国货情节表示钦佩。但是,如果从法律视角来看的话,该通知有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嫌疑,建议予以修改完善。

据报道,梦派科技官网今日发布一篇题为《关于声援华为的通知》公告,公告表示,公司所有相关产品设计,优先使用华为海思的芯片方案,员工个人购买华为和中兴手机,公司给予市场价格 15% 的补贴。但是,若员工购买苹果手机,按照市价,公司给予 100% 的处罚公司办公设备、连同员工购车均停止采购美国品牌,但员工或代理商若取得出口美国订单,将给予双倍奖励等。
显然,该通知里第3点、第5点稍有不妥。第3点说如果员工购买苹果手机,价格多少则罚款多少。也就是说,公司禁止员工购买iPhone ,如有不从则将会被罚款。但是,公司是否有权禁止员工购买iPhone 呢?

从法律上来说是否定的,因为公司应当尊重员工的合法权益,而是否购买手机、购买什么品牌的手机,属于员工作为消费者享有的自主选择权,公司是无权干涉的,更不能因此罚款。

第五点公司禁止员工购买美国车,同样侵害了员工的消费自由,是不具有法律效力的。

其实,如果站在理性思考的位置来看,自近代以来就有过很多次“支持国货、拒绝洋货”的爱国运动,但是这样做在本质上和闭关锁国有什么区别呢?我们要从根本上弘扬国货,要努力提升国货品质,而不是一昧禁止洋货。事实上,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发达的今天,要禁止洋货谈何容易?

因此,我建议将第3点、第5点改为“建议不购买iPhone 和美国车”要好些。


冰焰


为什么不值得鼓励呢?美国为了自己国家的公司利益,直接动用政治的手段!我们这是个人的自发性爱国行为有什么不妥?不要忘了,华为的总裁还没有回来呢,这个时候我们就应该拿出之前我们抗击乐天的团结,把美国有关的利益方一次性震慑到位,让他们知道我们中国人不是不是软柿子,不是好惹的!



安智科技狐


毫无疑问,这种声援是有市场的,预计会得到不少称赞。但是,从法律专业人士的角度 ,购买苹果手机就要处罚就显得有些儿戏了。此举有违劳动法。
企业出于爱国,鼓励员工使用华为或中兴的手机,并对购机给予15%的补贴,这自然是可以的。企业给予员工补贴,自然不违背法律的规定,这属于授益性行为。


可是这个企业的声明涉及到对使用苹果手机员工的处罚就有些儿戏了。苹果手机虽然是美国品牌,可是它在中国组装,员工也是使用自己的合法收入购买。处罚购买苹果手机的员工,就有些干涉私人正当权益,违反法律的意思了。具体而言,劳动法对员工的保护,不仅仅包括员工的人身权,还包括员工的财产权。公司接受员工的劳动,给予员工工资。公司是无权在法律之外,自行设定一些罚款名目来侵犯员工的财产权。所以对使用苹果手机的员工罚款属于违法的霸王规定。
再加上该公司的声明中还包括对出口美国的订单给予等额补贴的内容,实在有些让人觉得这公司在蹭热点打广告。这公司的网络营销有些炉火纯青啊。但无论如何,公司无权干涉员工私有权益,公司的这种行为已经涉嫌违法。


律师独角兽


在依法治国的大环境下,这种行为就是违法的行为,在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公司都不可以监控和管制员工私人行为的消费权利。但是公司可以规定禁止携带美国产品进入公司。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这家公司光出了禁止的文件,但是员工更换手机的金钱仍然需要员工自己承担,并且,没有让员工通过卖掉手机,减少员工的损失。从近几年我们可以看出,美国欺负中国公司由来已久,但是这绝对不是我们自己人欺负自己人的理由,更不是违反法律,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理由。


给我带个药


在我个人看来,深圳厂商的这一奖罚机制虽有可取之处,但也同样存在一些本不应该存在的偏激。其方式也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不公之处。


从根本上看,深圳厂商声援华为一事值得民众为之点赞。

从客观角度来讲,深圳厂商的这一做法既体现了属于中国人的民族意识,也在特定时期内以实际行动缓解了华为、甚至中兴方面可能面临的危机。这一做法是对民族产业的贴切保护,也能对一部群体的意识形态起到启发和引导作用。对于个人来讲,声明中15%的售价补贴和订单奖励的确值得购买我们为之付出行动。对于企业来说,虽然停用美国设备可能会带来一定的运行困难,但其对中国本土企业的表态值得我们为之买单。


主观上看,企业的通知似乎显得略有偏激。

在企业的声明文件中有一条清楚的规定,对购买苹果手机的,依据市场价格处100%的处罚。从这一点上看,我们的做法略显偏激。虽然支持民族品牌是国人的分内之事,但支持民族品牌不能让强制措施成为理由。对于iPhone和用户群体,其本质还是买卖关系。在全球经济多元化的大背景下,简单的购买华为和中兴产品、弃用苹果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潜在的危机。另一角度来讲,是否购买iPhone由消费者自身决定,而不应该有企业管理层面拍板抉择。


虽然我们鼓励购买中兴和华为,但表象的背后仍有一点值得我们深思:国产手机并未实现完全意义上的自主化。网上有一张图片我想很多人都曾看见,国产手机在零件拆分后,绝大多数零件仍由海外企业提供核心技术,而其中美国企业最多。如何在鼓励购买国产手机的同时实现100%的“国产自主化”当下我们最多应该深思的问题,这也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

所以,在客观程度上,深圳厂商的做法值得肯定;在主观程度上,该做法同样略显偏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