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阉宦之祸”是如何酿成的?

仲龙讲历史


在中国历史上,宦官作为一个极为特殊的群体,始终伴随着君主专制制度而发展,东汉时期的宦官能控制朝廷、排挤外戚、斗垮文臣,唐朝宦官掌皇帝废立,控制禁军,甚至鸩杀皇帝。到了明朝,宦官之祸再次兴起,明朝宦官之祸与东汉和唐朝时期的宦官之祸既有相同,又有自身独特的特点。同时,明朝也成为我国封建时期最后一个宦官活跃的时期。

明朝宦官发展经历六个阶段:

一、明太祖时期:明太祖有感于历代王朝的宦官之祸,于是禁止宦官读书认字,并且制作铁牌放置在宫门之上,规定“内监不得干预政事,违者斩!”由于朱元璋对宦官防范极其严密,所以终洪武一朝,宦官始终无机可乘。


二、明成祖时期:朱棣因靖难之役夺了侄儿建文帝的皇位,在即位之前,朱棣曾在建文帝身边安插了很多眼线,由于宦官的特殊身份,这些眼线就都由宦官充当,很多宦官都为朱棣即位立过功劳,从此朱棣将宦官视为亲信,并设立了专门机构--东厂,并让宦官负责东厂事物,宦官由此获得权利。


三、明英宗时期:明朝真正的宦官专权始于明英宗朱祁镇时期,宦官王振因为英宗的宠信而为所欲为,甚至鼓动英宗亲政瓦剌,最终导致土木之变,明朝几十万大军全军覆没,英宗被俘,明朝险些灭亡,王振也被乱兵打死。

四、明宪宗时期:明宪宗成化年间出现了宦官汪直专权。汪直自幼入宫,侍奉的正是大名鼎鼎的后宫一号红人万贵妃。因为侍奉万贵妃有功,汪直升任御马监太监,后来宪宗建立西厂,交由汪直统领,西厂人数是东厂一倍,后来汪直又因为监军辽东有功,被赋予统领京城十二团营。

汪直也开了明代宦官掌管禁军的先河。


五、明武宗时期:明武宗时期,宦官刘瑾跋扈专权,甚至大臣们上奏皇帝的奏章都要写成两份,一份给武宗皇帝,一份给刘瑾。当时北京城内都流传朝廷有两个皇帝,一个朱皇帝,一个刘皇帝。后来刘瑾因为被人告发谋逆而被武宗凌迟处死。


六、明熹宗时期:此时已经是明朝末年,明熹宗朱由校荒淫无道,不理朝政,每天只专心做木匠活,朝政大权由宦官魏忠贤把持,魏忠贤号称“九千岁”,他勾结皇帝乳母客氏,残害东林党人,杀戮正直大臣,明朝朝廷乌烟瘴气,阉党遍布全国,明朝宦官之祸达到顶峰。

以上就是明朝宦官集团的发展过程,明朝宦官不仅在政治上弄权,在经济上则贪污受贿,明朝宦官专权,加剧了明朝政治上的腐败,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也加速了明朝的灭亡。

另外明朝宦官集团有个不同于汉、唐宦官的特点:那就是明朝的宦官们不管多看起来有多么强大,掌握多么大的权利,拥有多么大的官职,只要皇帝翻翻手,他们就会陷入万劫不复,就会顷刻土崩瓦解,那是因为,明朝的宦官说到底是皇帝们的家奴


历史课课代表


这里是专注分享有趣历史的【哔乎历史】,在回答明朝的“阉宦之祸”之前,我们要明白一个问题,明朝的宦官之所以后来如此的嚣张跋扈,是因为他们最后成为了一支由皇帝直接支配的间谍组织。这事儿要从朱元璋设立锦衣卫开始。



一提起间谍组织、情报机构,很多人会说那都是国外的,像什么中情局、克格勃、摩萨德之类的。其实这种想法可不对,间谍组织可不是舶来品,早在我国明朝时期就已经有国家级的间谍组织了,明朝的锦衣卫、东厂、西厂合称明朝的厂卫。厂卫是干嘛的?厂卫就相当于明朝的反贪局、情报局、国家安全局。

最早的谍战机构——锦衣卫

在反应明朝年间故事的影视作品中,我们经常能看到锦衣卫的身影。他们给人的印象就是嚣张跋扈,每次看到锦衣卫的镜头,要么是在杀人放火,要么是在杀人放火的路上。做的那些事跟恐怖分子一样,但是人家恐怖分子还很低调呢,他们却到哪都弄得鸡飞狗跳的,而且无论是好人还是坏人都怕他们,嚣张得不得了。究其原因,是因为锦衣卫的特权是皇帝直接授予的,所以他们去杀人放火是合法的杀人放火,无所顾忌。那么锦衣卫是怎么产生的呢?这事儿得从明朝开国时说起。



朱元璋当上皇帝之后,因为他太害怕这些跟着他一起打天下、通晓造反流程的功臣们再夺了他的江山,所以他要清理这些功臣。但是功臣很多,有人可能有谋反之心,有些人却对自己忠心耿耿,这就很麻烦。于是他一手建立了锦衣卫,目的就是去暗中侦查这些功臣。锦衣卫们因为都是从皇帝的保镖和仪仗队中挑选的,几乎全都是高手,但是他们最擅长的还是搜集情报这种工作。



阉党崛起,东厂与西厂是怎么回事?

到了明成祖永乐皇帝朱棣时期,因为朱棣的政权是从他侄子朱允炆那夺来的,所以他对于满朝文武也极不信任。他也想到了自己的老爹朱元璋那一套方法,他也希望建立一套自己的亲信系统,但是又得从自己亲近的人开始组建,谁亲近呢?太监呗。于是以太监为主的间谍组织东厂就成立了,因为朱棣相信这些太监,所以把管理间谍组织的权力全都交给了东厂,所以东厂还管着锦衣卫。核心机密的任务从那时开始都是东厂去做的,锦衣卫则变成给东厂打外围的了。东厂中,最有名的一个领袖就是“九千岁”魏忠贤,这个人曾经权倾朝野,他在对控制人的舆论上边比锦衣卫那个时候还要狠,谁要敢说他的坏话,那基本就活不成了。



那么说东厂这么厉害,怎么又冒出个西厂来呢?西厂和东厂的存在时间是不一样的,东厂从设立到废除,持续的时间比较长,西厂却是昙花一现,但是西厂出现后却既管着东厂还管着锦衣卫。西厂出现的时候是明朝成化年间,据说是因为当时一个妖道李子龙夜闯万岁山时被锦衣卫抓到了,问他要干嘛,他居然说是来行刺皇帝的,这可把当时的皇帝吓坏了。他开始思考,此人能进皇家禁地,一定是有内线接应,那东厂和锦衣卫就都不能相信了,于是西厂便成立了,西厂全名叫"西缉事厂",不仅是监视全国的特务机构,而且还监视着锦衣卫和东厂。西厂的头子是大太监汪直,因为皇上给了他最大的权力,所以一时间他开始为所欲为的私设公堂、陷害大臣,坏事做尽,连皇上都不放在眼里了。当时的皇帝一看这还得了,于是又不得不急匆匆的取缔了这个组织。



哔乎点评:明朝亡于厂卫、亡于阉宦

锦衣卫、东厂、西厂这些我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独特的特务机构,他真正厉害的地方不在于谍战能力,而是皇权。皇上授予他们独断的特权后,他们独立于其他司法系统之外拥有特别的行政和财政权力,这个才是厂卫们横行霸道的真正原因。厂卫拥有特权,无形中可以让他们胡作非为、贪赃枉法。上边有皇帝护着,下边有贪官供着,自然越来越结党营私,不把国家当成一回事。权大于法的机制造成了社会的混乱不堪,所以有人说,明之亡于厂卫,亡于阉宦。也就是说这些间谍组织是间接引起明朝灭亡的原因之一。


哔乎历史


1、靖难战役后,明成祖登位。因为依靠过宦官,开始倚重宦官。宦官势力形成。

2、后来甚至开办学校。太监开始识字,从此有了文化基础。

3、英宗时更发生王振(太监)成为先生的事情。

4、宦官拥有了自己的权力机构。

5、朱由校做皇帝时,太监魏忠贤权力达到巅峰,任由其胡作非为。

总结:以皇帝依靠重用太监开始,后来为了制约文官集团,宦官开始拥有权力官职,力量逐渐变大,最终演变成过分信任宠爱宦官。最终导致宦官胡作非为,胆大包天,更是利用手中的权力大肆敛财,迫害良臣,残害百姓。



小南爱吹牛


明朝的阉宦之祸,其源点,就是东厂,而最终燎原的,就是司礼监的设立。

朱棣夺权之后,为了能够打击异己,保住自己的皇位,对百官都不信任,因此加强了特务统治,设立了东厂,由信任的太监负责,抽调锦衣卫组成。东厂的权力,非常的大,如果说锦衣卫主要是刺探军情和保卫皇帝安全,那么东厂就是主要对内监控和独立抓捕刑法的军统。

太监们有了大权,作恶也就愈演愈烈了。

而让太监正大光明干预朝政,则是从朱棣孙子明宣宗朱瞻基开始。这家伙为了抽出时间玩蛐蛐,开始设立内阁大学士,专门处理奏章,提供解决方案,也就是票拟,然后让太监负责的司礼监负责帮他批红,也即是批奏折,签字盖章。

太监们不仅掌握了东厂特勤机关,还有了签字权,实际上已经凌驾于内阁之上。如此架构设计,阉党权势日益强大,成为必然。

大明朝的太监,是中国历史上,人数最多,权力最大,日子最舒服的朝代。


三生有画


众所周知,太监原本是皇帝身边的勤杂员。因此,在传宗接代观念极其严重的中国去做太监本是不得已为之,是为混口饭吃而选择的职业。象这种人一般都是没有多少文化的。

在明朝之前,皇帝之下有承相作为最高的行政官僚辅理朝政,朱元璋为了集权,废除了承相,承相原有的职能由自已一个人包揽来。因此,所有奏章自己审批,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从朱元璋到朱棣都是精力充沛人,自能应付,待传位至明宣宗之后,明宣宗自觉得吃不消了,就想到把部分看不完的奏章交由既易控制又能信任的太监代劳。

宣德元年(1642)年明宣宗突然下令设置内书堂,教导宦官读书,为太监扫盲。太监有了文化,明宣宗便开始有意识的把一些抄抄写写的工作交由宠信的太监去完成,一些未能及时看完的奏章也交司礼监按照内阁的内容抄下来代理自己行使批红,自己只履行监督过目。于是天下唯一可以压制内阁的票拟权的批红权就逐渐的落在了太监手中。

明宣宗在位时,这种改变只是开了太监专权的制度缺口,在他严格监督下,太监起初是勤勉的,也不敢胡作非为,但它给明朝的灭亡埋下了伏笔。

宣德十年(1435)明宣宗虽然死了,但是他制定的规矩却在明朝世代继承了下来,他死后不到二十年,在他儿子朱祁镇的统治下,宦官王振首先成为了一位祸国殃民的死太监,因为这个宦官的直接原因,发生了土木堡之变,明朝由强盛开始变得衰弱,从此宦官之乱伴随着明朝一直到明朝灭亡。


恰如其分24


历史是胜利人书写的,明史是清朝书写的,肯定要说明朝坏话要不然怎么显得清朝比明朝好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