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環保工作應該這樣做

從去年11月份至今,國家環保部督察組多次對一些小型企業進行了巡查、督查。市縣鎮等各級政府和環保部門也成了這些企業的“常客”,可想國家現在對環保工作是多麼的重視,最近國家環保部督察組再次對一些企業進行了督查檢查,面對現在的環保工作形勢,企業下一步環保工作該如何做,我覺得應該做好以下工作:

企業環保工作應該這樣做

一、加強環保宣傳和培訓教育,提高員工環保意識:

環境保護意識是做好環保工作的關鍵。好的環境保護意識,可以讓各個崗位的人員在不同的崗位上發揮積極的作用。好的環保意識,能讓領導在決策時,認真考慮環境保護工作,確保環保投入,讓環保工作在人力、物力和財力上有保障;好的環保意識,能讓技術人員在技術改造和方案優化時,考慮更加完善的環保技術方案;好的環保意識,能讓工人在操作時,加強責任心,儘量不發生廢氣外排,即使發生,也會採取儘量減少汙染環境的措施進行處理。如果環保工作真能形成良性的分級負責、齊抓共管的局面,那做好企業環保工作就不是難事。

二、建立健全環保責任制:

企業應該結合政府環保部門核定的排汙總量、企業生產裝置技術水平和環保裝置的處理能力,合理確定自己的環境保護指標目標,並將環保目標層層分解,逐級簽訂環境保護責任書。環保責任書應指標化,並每月考核,考核結果與考核部門負責人及員工工資、獎金掛鉤,將環保責任落到實處。

三、做好環保基礎管理:

因為歷史的原因,企業環境保護基礎管理工作比較差,企業要最大限度利用現有資源盡力做好環保工作,首先必須做好基礎環保管理工作。

1.建立環保監測制度:

企業在未安裝監測設備以前,要定期委託第三方對我公司進行監測。同時企業要配備必要的設備、人員和技術條件,對汙染物內、外部排放點定期監測,及時掌握汙染物排放和生產控制情況,以便發現問題,及時調整生產控制和汙染治理裝置的控制。監測數據也是我們落實環保責任制和判斷異常排放的依據。

2.管理好汙染治理裝置:

汙染治理設施,要跟生產裝置一樣,建立臺帳、操作規程和運行記錄,並有專人負責運行管理,只有這樣,才能起到實際效果。

3.建立合法(規)性審查制度:

危險廢物必須給有資質的單位進行處理,如果給沒有資質的單位進行處理,無形中也給自己留下了隱患,一旦在運轉過程中發生事故,企業得承擔法律責任。因而建立合法(規)性審查制度非常必要,一是配合政府對危險廢物實現了良性管理,二也可以為企業避免損失。

企業環保工作應該這樣做

四、建立應急救援機制:

企業要建立完善的環保應急救援機制,以應付汙染突發事故。主要從以下方面考慮:

(一)建設必要的設施處理突發汙染事故:

設立突發汙染事故汙染物收集處理裝置(危廢暫存庫)。

(二)建立應急處理的能力:

企業應有環境保護應急救援預案,配備必要的器材和人員,平時要定期演練,確保企業具備一定的應急處理能力。萬一發生事故,可以進行應急處理,儘量減少和避免對廠區外環境造成汙染。

五、適當投入,確保環境保護工作取得成效:

企業環保工作要有實際成效,必須保證適當投入,具體要保證以下投入:

1.人力方面的投入。要有專人進行環境保護管理,管理人員要具備環保專業知識;環保設施要配備專門操作工人進行運行管理。

2.汙染治理設施運行方面的投入。汙染治理設施要像生產設施一樣,進行運行和維護保養、檢修投入,儘量發揮最大效果。

3.技術改造方面的投入。在技術改造時,應優先考慮汙染少的先進工藝;對現有工藝,要及時改進,逐步消除汙染物的排放。

4.汙染治理項目的投入。汙染治理基礎研究差,汙染治理技術不成熟,是中國環境保護的現狀。這也造成了不少企業投入大量資金建設汙染治理項目,最終卻不能起到預期效果的情況。因而在汙染治理技術和工藝路線的選擇時,我們應科學決策,尊重專業人士的意見。在汙染治理資金有限的情況下,需要決策科學,選擇合理的汙染治理技術和工藝方案,汙染治理項目才能少花錢,多產生成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