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崩坍的始作俑者刘焉怎么死的?继任的为啥是他最小儿子刘璋?

曹操父亲曹嵩一家被杀是在初平四年(公元193年),当年兖州牧曹操就讨伐陶谦,久攻徐州治所郯不克,不得已曹操退兵。转过年来(兴平元年,公元194年),曹操第二次东伐陶谦,结果在曹操远征徐州的时候,兖州内部起了乱子,陈宫、张邈拥立吕布到兖州当兖州牧。不得已,曹操只能丢下马上就要拿下的徐州、马上活捉陶谦的可能不管,回兵和吕布争夺兖州。曹操与吕布的兖州争夺战中,两边先是在甄城大战,之后又在濮阳打了三个多月,一直打到194年的农历九月,赶上蝗虫灾害,曹操才不得已退兵甄城。


东汉崩坍的始作俑者刘焉怎么死的?继任的为啥是他最小儿子刘璋?

图1、曹操围攻兖州

在曹操讨伐陶谦,和吕布争夺兖州的时候,在194年初,马腾和李傕因为小事,大打出手,最终马腾被赶回了凉州。马腾和李傕掐架的时候,东汉朝堂上对李傕等有意见的臣子,包括种邵、刘范、马宇等。前面我们重点说了种邵,现在有必要说一下刘范。

这个刘范历史上名气不大,可是他的父亲,以及弟弟可都是鼎鼎大名。他的父亲名叫刘焉,他有一个弟弟名叫刘璋。刘范是刘焉的长子,如果他也和刘璋一样去了益州,说不定益州会是另外一个样子,可惜历史没有如果。


东汉崩坍的始作俑者刘焉怎么死的?继任的为啥是他最小儿子刘璋?

图2、刘焉

和马腾密谋对抗李傕的,不止身在长安的朝臣们,还包括身在益州的刘焉。刘焉不但参与了,还派了五千蜀兵前往相助。不过可惜的是,马腾、韩遂战败,一跑了之。李傕返回头就收拾这些联合马腾攻打长安的朝臣们,攻打他们躲避的槐里,结果包括刘范、种邵在内的很多大臣被杀。再回到长安,李傕自然放不过刘焉、刘范在长安的家人,结果刘诞也被杀。就这样刘焉的四个儿子,加上在益州病逝的刘瑁全去世了,就只剩下了还在刘焉身边的刘璋。


东汉崩坍的始作俑者刘焉怎么死的?继任的为啥是他最小儿子刘璋?

图3、韩遂、马腾围攻长安(《犯长安》)

好在除了两个儿子被杀,刘焉其他的亲人逃过了这场劫难。在议郎、刘焉的亲家、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庞羲的帮助和带领下,刘焉的孙子们一起逃到了益州。知道两个儿子被杀的刘焉心里自然是伤痛,而且屋漏偏逢连夜雨,益州当时的治所所在的绵竹遭遇天灾,起了一场大火。一场因雷雨引发的大火,将刘焉所在的绵竹城池烧的一干二净。平时刘焉所乘坐的、违背祖制的千辆舆车也全部被烧毁。没办法,绵竹是待不下去了,刘焉只能和益州的官署、官员一起,将益州治所迁到了成都。


东汉崩坍的始作俑者刘焉怎么死的?继任的为啥是他最小儿子刘璋?

图4、从绵竹到成都

本来意气风发,在天高皇帝远的益州,过着皇上日子的刘焉,连续经历两个沉重的打击。不说迷信上天的古人,就是今天的我们,如果经历这样的事情,也会不自觉的想到,是不是上天在惩罚自己呢?何况刘焉心里本来就有鬼。当初向汉灵帝提出设立州牧建议时,刘焉心怀鬼胎,早早就谋划着当个割据诸侯。到现在,一切都如他所愿发展,他稳稳占据着益州。可原本一统的东汉,因为州牧的设立,已分崩离析,东汉天子更是沦为凉州军人手上的玩具。

刘焉心里本来的亏欠,加上长子、次子的接连遇害,再加上火烧绵竹的天火,一下子就将刘焉打垮了。史书上说刘焉最后死于“疽发背”,背上长恶心毒疮发病而死。刘焉去世之后,汉灵帝最早任命的三个州牧就都死了。第一任豫州牧黄琬,因和王允勾结谋杀董卓,李傕攻破长安之后,被李傕以为董卓报仇的名义杀害。第一任幽州牧刘虞,因与公孙瓒不和,讨伐公孙瓒失败,被公孙瓒杀害。而第一任益州牧刘焉,总算成了唯一一个正常死亡的,可他真的得到他所谋划的东西了吗?到头来也是为他人做嫁衣,虽然他也是这三个人中唯一一个守住地盘,并把地盘留给自己后代的。


东汉崩坍的始作俑者刘焉怎么死的?继任的为啥是他最小儿子刘璋?

图5、刘璋

第一任州牧虽然全死了,可是东汉设立州牧的后遗症,还在继续,如今割据的诸侯,没有一个不顶着州牧头衔的。北边是平州牧公孙度、幽州刺史公孙瓒(谦虚点没直接称州牧)、冀州牧袁绍,再往南一点是兖州牧曹操、徐州牧陶谦,再往南是荆州牧刘表、扬州牧袁术。州牧的设立,虽然并没有直接引发什么严重的后果,可是正是州牧的设立,让这些割据诸侯没有了制度上的障碍,理所应当的割据一方,割据之势已经无法阻挡。东汉再也回到大一统的时代了。

刘焉死后,益州的官员们没有太多选择。刘焉只有一个儿子还活着,还在身边,只能拥立他了。于是刘璋就成了新任益州牧。虽然朝廷已经任命了新的益州刺史,颍川人扈瑁。可对于益州在任的官员来说,怎么可能接受一个新任命的刺史呢?更何况刘焉的这个小儿子,生性“温仁”,掌控起来比较容易,在法理上也说的过去。带头拥立刘璋的官员,名叫赵韪,益州当时的实权派。


东汉崩坍的始作俑者刘焉怎么死的?继任的为啥是他最小儿子刘璋?

图6、甘宁

不过也有人反对,这其中就有沈弥、娄发、甘宁等因与赵韪不和,起兵造反。这些被刘璋击败之后,向东投奔刘表而去。这三个名字中,是不是有一个名字很熟悉?孙吴也有一位大将名叫甘宁,和这个甘宁是不是一个人?史书上没有明确的记载,甘宁的传记也没有说他曾经服侍过刘焉、刘璋父子,也没记载他反叛刘璋投降刘表的事。不过甘宁是巴郡临江(今重庆忠县)人,而且在投靠孙吴前一直依附在刘表之下,基本可以推测,这里提到的甘宁应该就是孙吴的甘宁。

朝廷对于刘璋的接任没有任何办法,毕竟以这个温厚的刘璋为首的那伙人实质上占据着益州。朝廷自己任命的益州刺史只能放一边,于是又下招任命刘璋为益州牧。此时的东汉朝廷,在处理地方事务上,完全是看谁拳头硬,大部分情况下都充当着和事佬的角色,一点权威都没有,反而要求地方的诸侯支持自己。在益州牧的上的反复,正反应了东汉朝廷对地方上你们谁当州牧都无所谓,只要你们承认我就好了。从这些事情的处理上看,东汉朝廷的实际运转,应该和董卓时代一样,并不掌握在李傕等军人手上,依然掌握在依附在李傕等人之下的士族手上。李傕等人对具体的政务也不关心,只要你们听我就好了。


东汉崩坍的始作俑者刘焉怎么死的?继任的为啥是他最小儿子刘璋?

图7、赵韪

有了朝廷的任命,刘璋顺利的接了父亲的班。接任之后,刘璋干的第一件事,就是任命拥立自己有功的赵韪为征东中郎将,并派他带兵去攻击荆州的刘表。刘表、刘璋都是刘姓皇室成员,可诸侯割据时代,那管的了这个。在刘焉时代,刘表几次上书朝廷,告发刘焉僭越身份,乘坐只有皇帝才能乘坐的车马,穿只有皇帝才能穿的服饰。而这一次,你刘表又容留了反对我继承益州牧的叛将,你刘表这是想做啥?赵韪带兵开赴到朐月(今四川云阳),准备着和刘表干一仗,益州、荆州一度剑拔弩张。

除了益州刘焉去世,益州经历动荡。同一时期,另一位州牧也去世了,一样在经历益州这样的风波。这州牧是谁?他死后的地盘,也会和益州一样由儿子接任吗?


历史深处和您一起重新打开三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