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帝每天早上几点上朝?大臣们又是怎样的作息时间?

三分钟历史


依据光绪朝《大清会典事例·礼部》,清代朝会主要有三种:大朝(元旦、冬至、万寿三大节举行) 、常朝(每月逢五举行,皇帝若不御殿,则大臣坐班)、御门听政。其中后前两种偏向于礼仪性质,后面一种侧重于处理政务,也是我们经常在电视上看到的皇帝和文武大臣“上早朝”。御门听政制度在顺治初年就已经确立,但是在康熙朝进一步发展完善。

(乾清门)

康熙朝御门听政的地点设在乾清门,夏天气候炎热就改在瀛台。御门听政的时间,最初春夏二季订为卯正(即晨六时),秋冬二季为辰初(晨七时)。康熙二十一年后有所变化。为了照顾年老体弱的大臣,御门听政的时间就改为春夏二季为七时一刻,秋冬二季为八时一刻。此后又进一步照顾大臣上朝,规定:遇有重大节日和异常天气,大臣没有大事可以不用上朝;年纪超过六十岁的大臣可以隔两三天上一次朝。但是康熙帝因为已经习惯于通过这种方式处理国事,所以仍坚持每天听政。

(奏折)

但是后来奏折制度兴起,尤其是军机处的设立,御门听政制度也转向了礼仪性。皇帝更多通过召见军机大臣、部院堂官等方式处理政务。


老照片


更正一点,清朝皇帝除了康熙每日一朝,其他皇帝都不会天天上朝,基本是十日一朝或五日一朝,其他时间皇帝想见谁就直接召入宫中商议国家大事就可以了。天天上朝其实没有必要,康熙每天御门听政也不见得效率有多高。你想想,上百号官员一齐聚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皇帝根本听不过来,还不如单独召见某位军机大臣集中精力就某件国事好好讨论来得效果更好。康熙天天上朝更多的是彰显自己的勤政。

如果上朝,就是对官员的一次体力精力上的考验。

清朝一般五点上朝,官员当然不可能五点才起床,必须要提前上路。提前多长时间呢,算一算从起床到开始上朝中间所需的时间就可以了。

汉族官员都住在宣武门外,距离紫禁城那是相当远,官员住的远的要穿过当时的大半个北京城。那时候可没地铁,都是骑马坐轿,那速度可想而知。

而且并不是一路畅通直达太和殿,必须先在东华门外候着,东华门有下马碑,不论多大的官都要下马下轿。等待时辰一到宫门打开,这时候一般就是五点。所以上朝那天官员必须要两三点起床才能保证不迟到。

出于防火考虑,从东华门到太和殿一路上不能点灯,五点那时候天还没亮,官员们都是抹黑上路。因为无灯照明,还发生过有人在雨夜趋朝时因路滑失足跌入御河溺死的。

经过在黑暗中的摸索前行,狼狈不堪的官员们终于到了太和殿。此刻,会有一个太监用力鸣鞭三下,这是提示大臣,皇帝即将驾到,须保持肃静了。此时,才是上朝的开始。官员们少不了要三跪九叩,一番折腾。朝会之后官员们才能吃早饭。这一整个一套下来,一般人还真撑不下来。


杨某人杂家派


按照清律,皇帝是五更上朝,即卯时,相当于北京时间的05:00至07:00。而大臣一般在寅时就会在午门外等候,即北京时间03:00时至05:00,清朝皇帝一般是十日一朝。

早膳在上午八九点时进行,晚膳在下午一点到两点进行,夏秋两季则要早一个小时。两次正餐后,各加一顿小吃。如果临时需要吃什么,就随时传人送过来。

上午九点半到十一点,是皇帝上朝理政、办理公务的时间。皇帝处理政务一般分为日常的和特殊的两种。一年一度的批准死刑、接见外国使臣等,是属于日常的政务;重要的典礼像登极大典、大朝会、皇帝生日、皇帝大婚等都属于特殊的政务。




一段历史一怀旧


在许多的清朝宫斗剧里,皇帝通常都是高高在上,后宫佳丽三千,锦绣江山万里,每日好像都过着一种闲来无事往后宫转转,处理一下家务事的生活。现实中,真的是这样吗?清朝的皇帝、大臣们的作息究竟是怎么样的呢?

清朝国祚二百七十六年,一共有十二位皇帝。大清一朝,虽然后面的几王一代不如一代,但大清一朝未出过昏君。清朝的皇帝们都是比较勤勉的,这是史学界所公认的。康熙皇帝为后代子孙的作息做了许多明确的规定。

据保存完整清朝的《起居注》,日常的皇帝作息都比较有规律。日常,凌晨5点,皇帝就要起床了。放到现在,这个时间点估计许多人还要被窝里,如此,皇帝似乎比现在的人还要“苦逼”。凌晨5点到7点,皇帝要完成梳洗、请安和早读。

梳洗完毕后,皇帝要按例带领妃嫔们到太皇太后、皇太后的住所请安,听听长辈的训示,表达尊敬以及孝道。之后的时间,皇帝就要安排早读。前任历代皇帝的《圣训》和《实录》是每日的必修课,不断吸取前人经验,总结治国之道。

清朝皇帝一天两次用膳。第一次时间为早晨的7点到9点半,主要菜式有八个,另外加一些小品;晚膳是在下午的一两点的。除非召见,皇帝是一个人同桌吃饭的。9:30之后,皇帝要正式进入工作状态:在乾清门听政,养心殿理政。一般,在乾清门主要召见的是各大部门的主管,听取他们的汇报及接受奏折。清朝前几任皇帝,如康熙、雍正等,朱批都不用别人代笔,所以他们经常工作到深夜。据记载,雍正皇帝每天基本要工作14小时,每年也只有生日、过年才会允许自己多睡一会的。后世评价雍正皇帝为古代帝王界的最佳“劳模”。

下午时间,会相对自由一点。如无事,皇帝可自行按照喜好安排一些娱乐节目,如琴棋书画、听戏等。晚上的7点到9点,这个时间段规定皇帝要祭拜蒙古神、满清爱新觉罗氏的创始女神。这一作息是顺治帝订立的制度。大清皇宫中,有专门祭拜神灵的场所四十多处。

之后就是就寝时间。晚上侍寝的妃子是在中午晚膳时,敬事房会递上方便侍寝的妃子,皇帝自行选择。时间一到,太监就会提醒皇帝。太监们将被子裹着的嫔妃送入退出。当然,嫔妃只是侍寝,但不允许与皇帝同睡至天亮的。身边的太监,甚至会在门外伺候,详细记录,并可提醒皇帝注意节制。

皇帝作息都有如此严格的规定,大臣们也有相关的规定。

首先是地方官员,自春秋时期起,国家大臣的上朝时间逐渐定型为卯时,也就是早晨的五点到七点。在地方上,官员不需要参加早朝,但仍需签到,并由主官点卯,听取主官的工作安排。下午,四点可下班。不参加早朝、点卯的官员,也要在早晨八点到岗。

清朝,除了康熙皇帝每日一朝,其他皇帝基本是十日一朝或者五日一朝。

按照清律,皇帝是卯时上朝的,也就是5:00到7:00。大明时期,大臣就必须午夜起身,穿越皇城到午门。到了清代,北京城的内城给满人居住,所以稍微住的远一点的,要到达清宫,要发费大量的时间,京官上班绝对是一件体力活。到达紫荆城外,必须还要在东华门候着,还不能马上进入。要等凌晨5点的钟声响起,官员才可以入内。影视剧里,常常有百官朝圣的场面。但实际上,早朝并没有那么多的官员,一般大约40人。

看了清朝皇帝、官员的作息,假如穿越了你愿意回去做皇帝当官员吗?



木木侃文史


清朝皇帝,都是睡到自然醒,除了初一或十五,这两日是皇规,早晨6点开朝,10点退朝,每逢这两日,几乎处理朝中事物3-5天,实在解决不了,民生问题就会召集中枢院来商讨解决,军事问题就会召开军机院,折算下来,清朝从乾隆皇帝后,每月有5-10天的休闲时间,也许几百年后,我们所处的时代也会被后人视为古代,来这样或者更甚的评判我们


悟道而已


提问者是想证明满清皇帝如何勤政,但是勤政的结果是签订一千多条丧权辱国的条约,他们是怎么呕心沥血的割地赔款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