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传统文化的本质是什么?

花儿朵朵150183730


楼主好!你的话题太大,单从文化角度把结论简介如下,供参考。

1、中国传统文化以“儒道释”为核心,三家思想在本质上的异同大致为:

【共同性】(1)性质相同,都是圣贤教育。儒家的“无邪”、道家的“无为”、佛家的“无我”都以施教为目的。(2)目标相同,都为使所教对象成圣贤。(3)教法相同,都指引所教对象“内省”而悟行真理。(4)动机相同,都为使所教对象“破迷开悟,离苦得乐”。(5)时效性相同,都有时空的无限性和永恒性。

【差异性】(1)教育对象不同。儒家对“人”,道家对“天、地、人”,佛家对“一切世界的众生”。(2)教育范围不同。儒家重在“人道”施教,道家重在“人道和天道”施教,佛家则面向“一切虚空法界”施教。(3)圆满方向不同。儒家是“趋善戒恶”,偏重“入世”;道家是“舍善离恶”,偏重“出世”;佛家是“无善无恶”,既入世,也出世。(4)修证方法不同。儒家是“省思”,道家是“入无”,佛家是“无相”。(5)觉悟阶段不同。儒家相当于佛家的“人天乘”入门阶段,道家相当于佛家的“天乘”初级阶段,佛家的“成佛”是儒道两家教育的终点,且两家思想最终都融入佛家思想。

统一看即知,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是“善”的教育、“心”的教育、“因果”教育、“慈悲”教育、“圣贤”教育、“救世”教育,以及“万物同根、同源、同性、同心、同在、共生”的大智慧教育。

2、西方传统文化不论是欧美、西亚/北非的,还是美洲原著民的哪一派,实质都是“神主文化”,追求都趋向“出世”,但与中国传统文化对比,多“有名无实”,且已经或正在走向衰落,没有前途。


本然堂讲席


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可是其精华无非是儒家思想的孝悌忠信和礼义廉耻。古代中国人之所以称呼外国人为蛮夷之邦就是因为他们没有孝道,没有礼义廉耻。

即使是现在也是如此。例如中国古人认为男欢女爱应该是一件令人害羞的事情,所以应该在只有夫妻两人的时候亲亲我我才合乎文明与礼仪。而现代的年轻人受到了西方人的影响竟然自己搞对象和到处秀恩爱。无论什么时间和场合。我们人类之所以和畜生不同之处就是因为我们有礼仪和廉耻。可是自己搞对象和到处秀恩爱就把礼仪和廉耻给弄没了。

中国传统文化最主要的其实还是孝道。为什么现在有一部分人不愿意结婚,或者结了婚又不愿意要孩子呢!就是因为他们没看见孝道,把孝道给丢了。没有了孝道的人会这样想(我结婚干什么呢!我要孩子干什么呢!我一个人多自在啊!要孩子有什么用啊!我赚的钱还要养活他!我自己还不够花呢!干嘛要养活一个孩子呢!)

而中国人之所以能够绵延几千年,文化绵延几千年,终归离不开一个孝字。为什么要养孩子呢?是为了传承,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承华夏民族可歌可泣的历史。传承炎黄子孙的气魄和精神。






仁道居怡康斋


其实这个问题,不是太难回答的。所谓传统者,乃为历史时间最长而又未淘汰的文化,叫传统文化!本质是什么?是被社会,被人们推崇而对人类发展能起积极做用的精髓!春秋时期,诸子百家,学问百出!孔圣推行仁政,书讲六经。至汉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中华文化本质以儒学为尊,至今两千余载矣!儒家言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等。元时,成吉思汉问丘处机道长治国之术,丘以年迈而荐耶律楚材为用。耶律氏对元太祖八字治国术!曰“儒学治国,佛教治民“此即证见也!传统文化之本质在于,教民以知敬畏,社会长治久安也!










灵虚子道人


齐鲁师范学院教授曾凡朝在《传统文化:以文化人》的演讲报告中提到学校是教育的“细胞”,以文化人的主体是教育投入见效与否的关键所在。

传统文化要贯穿国民教育的始终,作为一个教育者,要想育人,首先要对自己的传统文化充满自信,教育就是生命、文化的传承,而生命和文化又是教育的载体。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就是成人,文化的本质就是以文化人,成人的前提是成己。自己都没有责任和使命,怎么去教育别人。

教育最直接的目的,在严复看来,应是改变“民品之劣,民智之卑”,使之成人、立人、达人;成为国民、公民,能够自立、自治;教育是养成人的第二天性,祛除人性的黑暗和人生的烦恼的过程。

当然,教育的任务并非塑造柏拉图式的自在的人,而是要培养属于特定国家、特定社会环境和特定历史时期的独具特点的人。当我们谈及“人”时,却不清楚“人”的真正意义是什么。要想成为一个才华横溢的人,不能不学传统文化,在学习的过程中可能理解不了其中的深刻含义,这属于正常的范畴,但教师一定要坚持不懈地教导、引领孩子走进传统文化、了解传统文化、喜欢传统文化。在经常接触、慢慢积累的过程中,就会产生“熟能生巧”的作用,总有一天学生学到的传统文化会发挥它潜在的意义。

曾教授举例提出要深入学习严复、陶行知等先贤教育家们的先进理念,并举例曾国藩教导孩子学习传统文化的故事,从“看、读、写、做”中加强孩子对传统文化的逐步认识和了解。在体验教育中,完全可以引用曾国藩的教育方法,孩子的学习能力很强,打好基础是关键,把学生塑造成真正的君子。



青年作家刘志良


🌹文化是人创造的,文化又影响着每一个人。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不是有形的。无论表现在交往方式、思维方式上,还是生活方式上,都是深远持久的。

🎍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都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伟大民族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繁荣为条件。

📚如何提升传统文化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应当引起人们的思考!


笑看东篱


答:传统文化的本质,就是伟大中华古圣贤創造出人文知识的文明理论。对传统文化的本质认知,一定要区别出封建社会中的传统文化和上古圣贤者所提倡的文明文化。

在封建社会里就是失去了前者应要有崇贤礼让,天下为公的宽厚美德和后者该存有敬业而超高的无私奉献的思想品德,从而失去了文明之治的哲理观念。

上古的圣贤之道的文化本质,如老子就是遵循《易经》中的天理之道,规范出了人类共同遵守的道义与明德中有先阴后阳之史序的天理和日主月次的明德的定律和伦理。给《人和》之道规范出尊历史有厚德载物的宽厚美德者为地道,应以月代形,有先天是体,只认其属,而不认其性,后天为用,应认其性,而不究其属的哲理之辨。感现实中要有无私奉献的思想,和忠,仁,义,礼,贞,几代人的共同结晶,能博爱天下之为者,为天道,该崇日为象。就有人和之道共举的和合形象,就有日月同辉光明象征。就有人间正道成型,有源头与根本和兴旺的文明本质所在。其文明本质的最高境界思想理念,全部印烙在《道德经》中,这才是传统文化的本质所在。

只有近代复兴事业史中有前后两次伟大革命和现实中的发展经历,完全符合伟大中华上古圣贤治国的文明本质属性与现实中有理性归属的和合观念。也就有伟大复兴新时代的文明文化本质的复兴。


梦仙曲


你认为传统文化的本质是什么?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并且保留在中华民族中间的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内容。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魅力无穷,且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见仁见智,新论颇多。本文拟从五个方面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特征予以阐述。

一、安身立命:德性修养为先

安身立命作为中国传统的观念,最看重的是个人的自我德性修养。儒家思想中有着丰富的自我修养理论,对中国历朝历代的人们有着深远的影响。孔子认为,要变“天下无道”为“天下有道”,就要求志士仁人在德性修养方面达到仁、智、勇的“三达德”境界。一个人如果达到了这一德性修养的至高境界,就能做到“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论语·述而》载孔子语: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显然,这里的修德、讲学、徙义、改过是强调在理论和实践上都要提高道德修养。宋代的朱熹进一步发挥了“居敬察省”的德性修养理论。“居敬”者,即念念之间存一郑重而不苟且的态度,对人、对事、对学问、对根本的义理,都认认真真,郑重其事; “察省”者,即能够做到时时处处反省自己,也即孔子所谓“吾日三省吾身”。朱熹正是出于这一理论建树的考虑,将《礼记》中的一篇《大学》挑选出来列为“四书”之首,它强调了自我修养的八个步骤,并以天下太平和谐为终极目的。在诚意、正心、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个步骤中,中心环节是修身。因为诚意、正心、格物、致知是功夫,是为修身打基础;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修身的必然结果,修身做好了自然就会家齐、国治、天下平。因而可以说,修身是立身之道,也是立国之道。中国传统文化的德性修养理论突出强调个人道德修养对社会生活的重要作用,应该说是非常科学、合理的。中国历史上灿若星汉的仁人志士,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并以自己的行为实践着德性修养理论,进而通过其楷模示范作用,使得崇尚德性成为我们民族共同的道德理想的追求。

二、处世之道:中庸之道为本

中庸的“中”有中正、中和、不偏不倚之意, “庸”即“用”, “中庸”即“中用”之意,指待人接物采取不偏不倚、调和折中的态度。中庸之道作为儒家最推崇的为人处世之道,一直贯穿于整个中国古代的传统观念之中。实际上,早在尧舜时代,尧让位于舜时就强调治理社会要公正、执中。《周易》也体现“尚中”观点,其中爻的爻辞大多是吉利的。孔子及以后的儒者,在继承的基础上,又对中庸思想作了进一步的发挥。按照中庸之道的原则,在政治上不能一味宽容、宽厚,也不能过于刚猛、责罚极重。在经济上,要与民以惠,但以不铺张浪费为度;要使百姓勤于劳作,但不能过度征敛;要允许基本欲望得到满足,但不能鼓励贪婪。在伦理道德上,中庸更被视为最高的道德原则。唯有循中庸之道而行方可为君子,若行为言辞过激,只能被他人视为小人。在日常生活中,做事应文质兼得,方可既中实际,又显文采。在处世态度方面,主观武断、固执己见均不符合中庸之道。在审美欣赏上,允许追求美的享受,但不能沉溺其中;应能“进得去”,也能“跳得出”;可以有悲有哀,但不能悲哀无度,伤害身体。中庸之道还被后世儒家进一步升华为世界的普遍规律,成为社会教化的重要内容,被视为人生的一种至高境界。《礼记·中庸》将这种境界称之为“极高明而道中庸”。达到这种境界的方法是“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一思想对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安身立命与为人处世的实践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作为一种根本的处世之道,中庸之道使人们普遍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态度要适度,从而避免过激行为的出现,这使得中国社会具有一种特殊的稳定性,这是它积极的一面。但是,它也为折衷主义、明哲保身的处世哲学提供了理论的土壤,在某种程度上对社会的发展又产生了一定的消极作用。

三、价值追求:义与利相统一

追求义利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基本的价值思想。它是在中国古代思想家们漫长的义利之辨的争论中逐步形成的。在这里“义”指道义, “利”指利益。

从先秦开始,中国古代思想家们就纷纷对义与利的关系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主张重义轻利。如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子虽然并没有否定“利”,但他反对见利忘义,主张君子要“义以为上”、 “见利思义”。孟子继承了孔子的思想,但更强调义与利的对峙。他说: “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孟子·梁惠王上》)并以“为利”还是“为义”作为区别小人与君子的唯一价值标准。荀子则认为任何人不可能不考虑个人利益,然而应该是个人利益的考虑服从道义原则的指导,也即“义与利者,人之所两有也”。荀子认为,虽尧舜不能排除民之欲利,虽桀纣不能去民之好义。所以,荀子认为处理义利关系的基本原则是“见利思义”,这与孔子的思想是基本一致的,只不过他更承认人有好利之心这一基本事实。

到了汉代,董仲舒提出了“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著名命题,以尚义反利的观点片面地发展了先秦儒家的重义轻利的价值观。所以,后来清初的启蒙思想家颜元针锋相对地提出“正其谊以谋其利,明其道而计其功”的相反命题。他认为“义中之利,君子所贵也”,把义与利相互结合了起来。颜元在古代思想史上第一次对董仲舒以来的道义论价值观作了可贵的纠正。

当然,在义利统一的问题上,中国传统文化由于正统儒家思想一直占主导地位,所以重义轻利甚至尚义反利的思想也一直是一个传统。这一传统一方面维持了中国古代社会的稳定和延续,缔造了中国人道德为上,重气节、重人格的民族性格;另一方面,也有压抑人的欲望,扭曲人性的弊端。对于中国传统价值观中的这一“反利”传统,无疑又是我们今天所应该批判和否定的。

四、思维方式:直观意象为主

与西方文化传统中强调逻辑推理的思维方式不同,中国传统文化在思维方式上以直观意象为主。这种思维,首先是直观和直觉的,儒、道、佛三家的认识论都带有这一思维特点,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充分体现儒、道、佛三家合一的理学思维。宋明理学家把“太极”、“天理”作为包容了宇宙人生一切真理的本体存在,但对这个本体的认识,他们认为只有通过直觉顿悟才能实现。只不过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派强调“格物知”,“即物穷理”,把经验知识的积累作为顿悟的必要条件,最后通过顿悟而“豁然贯通”,由渐而悟,完成心理合一、天人合一的整体认识。而以陆九渊、王阳明为代表的心学派则主张当下参悟,明心见性, “立其大者”、 “点铁成金”。针对这种思维特点,张岱年先生指出: “中国哲学只重生活上的实证,或内心之神秘的冥证,而不注重逻辑的论证。体验久之,忽有所悟,以前许多疑难涣然消释,日常的经验乃得到贯通,如此即是有所得。中国思想家的习惯,即直接将此悟所得写出,而不更仔细证明之。”由此可见,与讲究分析、注重普遍、偏于抽象的西方传统思维方式不同,中国的直觉思维更着重于从特殊、具体的直观领域中去把握真理。它超越概念、逻辑,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显示出中国人在思维过程中活泼不滞、长于悟性的高度智慧。

中国传统文化中所体现的思维方式又是意象的。这种意象性源于直观直觉又超出直观直觉。在《周易》里,我们可以看到这种极具中国特色的思维模式。

中国传统的文学艺术则更注重义和象的浑融一体,强调只有发现和形成了意象之后的创作,才能达到好的意境。所以,中国的文学艺术是营造意象的艺术。中国

画强调“意在笔先,画尽意在”,中国书法有“书为心画”之说。同样中国古代的诗歌不同于西方偏于表现情节,而是借象寓意,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追求意与象、意与境的极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从中国最古老的诗歌总集《诗经》就开始的这一对意象的追求与营造,显示出中国传统文学所特有的韵致和意境。

五、审美视野:钟情理性现实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审美具有极强的功利性,作为表现美的主要形态的艺术,多为关乎社稷民生的内容,鲜明地表现出关注现实的理性精神。

在传统文学作品中,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无一不是以现实生活为反映内容的;即使是神话故事,也是将现实的人和事进行艺术加工而成,使神话或多或少地具有信使化的倾向。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无论是着眼性灵挥洒的抒情文字,还是强调情节故事的叙事作品,讲述和描写的不是虚无缥缈的天国,而是人声鼎沸的尘间。即使在佛、道盛行的年代,文学也未因其形式的浪漫而迷失其现实理性的主题。《诗经》305 篇,篇篇都关乎社稷民生。《邶风·式微》、《唐风·鸨羽》等反映了劳动人民贫困交加的悲惨境况;《魏风·陟岵》、《幽风·东山》等,表达了人民对战争的诅咒;《魏风》中的《伐檀》、《硕鼠》唱出了人民对统治者的愤怒和反抗;而《墉风·柏舟》、《卫风·氓》等则清新地表现了中下层劳动群众的婚姻爱情生活。在先秦历史散文中,生动地记述了大量的政治、外交、军事和人物,诸子散文也多为通过说理、论辩以明人生真理的篇章。唐代文学中更以杜甫、白居易、韩愈、柳宗元等为代表,高举现实主义文学大旗,或以如椽之“史诗”巨笔深刻反映人间悲欢和历史兴衰;或秉持“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主张,“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或以“唯陈言之务去”的古文运动理论呼吁和“物不得其平则鸣”的创作带动,力求文学现实主义精神的恢复;或以“明道”为己任,指陈国是,针砭时弊,发出“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的感慨。到了宋代,范仲淹于岳阳楼上喟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升华了中国古代士大夫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怀;欧阳修力主“文章不为空言而期于有用”,并写下了大量的针对国家大政有感而发的文章……即使是屈原笔下美人香草、李白笔下的天姥仙界、《聊斋》的花妖狐魅、《牡丹亭》的还魂复生等浪漫主义元素,也无不根植于现实生活的肥沃土壤,折射出作者对政治、伦理、爱情等的美学判断。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家承传着“文以载道”的优良传统,以积极有为的创作态度和独特的审美视域,兢兢业业、呕心沥血,从事着文学艺术的创作实践,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可资影响身心、改变现实的优秀文艺作品,这与“美只是形式”、“为艺术而艺术”的某些西方文学艺术形成十分鲜明的对比。


欢迎亲爱的朋友们留言、互动、点赞、关注、收藏、转发。更多精彩分享给你......


思维技术


由义而为仁,由仁而为和,由和而为国之大兴。











云灵寻道


就是民族精神,民族气概。











用户5548795449陈淑芳


传统文化的本质即兴教化,助人伦。老子失道而后德的思想,对中国人的教化分为有道之人,和有德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