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泽味道」会泽羊汤锅

天来了,

又到了贴秋膘的时节。

热腾腾的汤锅,

绝对是吃货无法抗拒的美味。

「会泽味道」会泽羊汤锅



云南汤锅以风味独特,种类众多而闻名,除了驴肉汤锅、牛肉汤锅,羊汤锅肯定也在汤锅界占有一席之地。

会泽羊汤锅

「会泽味道」会泽羊汤锅


说起羊汤锅肯定绕不开会泽,会泽盛产黑山羊,当地人将来自大山深处的黑羯羊宰杀后,用山泉水配以盐和花椒两种佐料文火炖四小时,一锅清亮鲜香的羊汤锅就出炉了。


「会泽味道」会泽羊汤锅


顾客 王先生:“他家的羊肉非常的安逸,可能你们外地人不知道,但我们本地人心里面最清楚,肉质又细腻,汤色又好。有平时生命里边相对重要的人,我都会带到他们家来,尝他们家的味道。因为这个羊肉里面,不但传承着他标准的羊肉的味道,他还寄托了我们当地人的一种感情。”


「会泽味道」会泽羊汤锅


只有标准的汤锅大厨,才熬得出这一口标准的会泽羊肉味道,陶合昌在这家羊汤锅店熬了八年的羊汤锅,大到选材,小到火候,他早就烂熟于心。


「会泽味道」会泽羊汤锅


大厨 陶合昌:“我们要选的羊是放养的,就是经常在山上跑的,不是圈养的,在山上跑的羊肉的话,他这个肉要香一点,还有呢,就是它的肉不肥。”

得益于当地海拔高、气温低的环境特点,来自会泽大山深处的黑羯羊的羊肉质紧实,口感上佳。宰杀、褪毛之后,或带骨,或整煮,要的就是一种融合的味道。


「会泽味道」会泽羊汤锅


记者:“那羊汤锅有几种做法呀?”

大厨 陶合昌:"在我们这个店一共有两种做法,一种是我们这种比较传统的做法,就是带骨的;另外一种做法就是把整个一只羊,把里面清洗干净之后直接放到锅里面煮,剔了骨的那种。我们是把羊身上好多部分都放到一块煮,然后这样可以把每个地方的每个部分的味道融合在一起。”


「会泽味道」会泽羊汤锅


做带骨汤锅时,厨师不仅要熟悉羊的骨骼经络,还要做到快准狠,肉块要大小均匀。而做肉片汤锅主要是考验厨师的刀功是否精湛,肉片要切得薄且肥瘦得当才易熟易入味。

记者:“为什么要把它的脊椎先剔掉呢?”

大厨 陶合昌:“脊椎剔掉的话呢,这个羊肉,它的里脊外脊,切的时候就不碎了,切出来就是整片整片的,这样比较的完整,而且肉丝和其它东西都很整齐。”


「会泽味道」会泽羊汤锅


一锅纯正的羊汤锅,除了要有一只好羊,还得有一锅好水——无污染的山泉水。陶合昌的羊汤锅店用的是当地的高山山泉水,煮出来的羊肉不仅味道香,肉质更嫩。

冷水下完羊肉之后,看着水蒸汽一点一点升起,水温越来越高,肉里的血沫被轻而易举地带了出来,撇去浮沫这道工序虽然不复杂,但是这一步却决定了羊肉汤是否清亮鲜香。

炖会泽羊汤锅全程除了盐和花椒,不放任何调料,也不加盖子。


「会泽味道」会泽羊汤锅


大厨 陶合昌:“我们这个不用盖子,对对对,我们会泽传统的羊汤锅煮法就不用盖子。如果用盖子的话,这个羊的一部分膻味就不能有效蒸发出去。是这样 ,以前的那些老一点的人来我们会泽赶街、赶集,然后他们就是舀一碗,下点酒,吃吃就走了,就是这种传统做法。”

经过文火炖煮四个小时,此时的羊肉已经皮滑软糯可以上桌了。


记者:“你的这个锅怎么跟我平时见过的不太一样啊?这个中间怎么是空的呢?”

大厨 陶合昌:“这个设计的目的,冬天的时候气候比较冷,气候冷的时候羊肉的这个汤就容易凝固,我们把这个蘸水放在上面, 用蒸汽蒸着,第一是蘸水不会冷,第二是让这个蘸水的佐料越来越香。蘸水主要以胡辣子、大蒜、花椒为主,然后胡辣椒是采用我们本地的乐业辣。乐业辣椒它既香,而且也不太辣,然后昭通的这个绿椒 ,就绿色的花椒,又香又麻。”


「会泽味道」会泽羊汤锅


在会泽有句俗话:要健康,喝羊汤,要长寿吃羊肉。

吃肉前,先来碗羊汤,撒点韭菜末,两种原本毫不相干的味道混合在一起,此时却显得相得益彰。缓缓喝上一口,韭菜的清香和羊肉的醇香混在一起,细腻润滑。

也许是炖羊肉时用了山泉水,出锅的羊肉越嚼越香,蘸上特配的糊辣椒蘸水,鲜嫩和呛香味完美结合。


「会泽味道」会泽羊汤锅


懂整的吃货们还要搭配会泽当地的洋芋。无论是煮到外皮炸裂的"开花洋芋",还是焦香酥脆的炸洋芋,在当地人眼里,这是把羊汤锅的美味发挥到了极致,再挑剔的食客都会被这种"本土不二"的原则所征服,或许这就是蕴含在会泽传统饮食文化中的一种美食哲学。

「会泽味道」会泽羊汤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