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洪与“卷棚市”的来历

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福洪镇是太平镇(今清泉)到新都、成都的必经之路,其实此路是历史上著名的小川北古道的分岔支路之一,穿姚渡而过南下太平,再折西至福洪,经由福洪出区境到新都地界的石板潍,横穿新都地界,便至成都金牛区东部。行走在这条古道上来来往往的客商、旅人、香客自然很多,要住店的,要歇脚打尖的,要碗水喝的,这些刚性需求就来了。

据当地老辈人口传,当地一名马姓人家便发现了这潜在的商机。瞧准了,想好了,那说干就干,他请人做好一副卖货的担担,便在这条古道旁边担货吆喝,以篾席搭棚为店,早上搭棚买卖,日落之后就卷棚回家,马姓人家因生意兴隆成了当地富商。他一富起来,也激励起一帮乡民学他的样,朝搭棚,暮收卷,这样发展下来,古道两旁鳞次栉比有序排列着两溜棚店,蔚为壮观,形成了远近知名的一个市场,因其有朝搭棚夕卷棚的特色,人们都叫它“卷棚市”。

福洪与“卷棚市”的来历

旧时福洪的卷棚市已被今日的农家乐替代,但蕴藏的历史文化信息仍然存留在诸多地名中,如“杏花村”“字库村”。图为福洪“杏花村”一带的农家乐。

后来,匪患严重,马姓富商被绑匪劫走。但3个月后却平安归来,他认为是菩萨在暗地保佑,于是在此修建寺庙日夜供奉,便把市场名换了一个字,谐其音,取名“卷棚寺”,流传至今。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置卷棚乡联保,隶属于二区,民国二十九年(1939 年)联保改称乡,更名福洪,以寄托乡人祈求福祉的意愿。现大部分福洪镇居民,均为清代“湖广填四川”的客家人。镇内客家文化和客家古迹保留较多,其中杏花村“黄家祠”、字库村“张家祠”、先锋村“周家祠”以及拦冲村老房子等都是保留较完整的典型的客家文化古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