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源县以“全”“实”为标准做好经济普查清查摸底工作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清查摸底工作是整个经济普查的关键性、基础性环节,沂源县对此高度重视,多措并举。工作一开始,沂源县经普办就高举“全”和“实”两项标准(“全”就是全面统计、应统尽统,“实”就是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全力推进单位清查工作。

一、资料整合,认真编好清查底册。选派两名业务骨干到市经普办参加集中办公,进行清查底册编制,同时组织经普办工作人员、各镇(街道)业务骨干到县经普办集中办公,收集、整理、审查、修改、完善单位名录数据库。经过努力,完成了单位清查底册的编制任务,建立了涵盖市场监管、民政、编制、税务、教育、卫生、司法、民宗、金融、保险等15个部门信息,为清查摸底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二、统筹谋划、及时召开会议部署。工作开展期间,沂源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分别在县委常委会、党政联席会上对四经普工作进行安排部署,要求全县上下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扎实推进。沂源县政府主要领导专题听取县经普办四经普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召开镇(街道)及有关部门工作推进和工作调度会议,进一步强化责任,推进工作;县政府分管领导召集经济普查工作调度会议,进一步明确职责,抓好工作落实;县经普办召开各镇(街道)经普办主任会议,不断研究分析情况、进一步明确任务、强化工作措施,县经普办更是多次召开由全体人员参加的职责分工会、业务分析会、情况调度会、工作推进会等多种形式的会议,从业务开展、工作谋划,质量保证等方面进行全面安排和要求。

三、全力落实、扎实开展清查摸底。本着“保证二产、挖掘三产、抓好四上、整合四新”的工作思路,在全县层面全面铺开了单位清查工作。

地毯式清查与立体式清查相结合、抓住应统尽统、不能遗漏这个原则不动摇。各镇(街道)以属地辖区为原则进行全力清查,全县900多名普查员以普查小区为阵地走街串巷,积极开展了地毯式现场单位清查工作,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则充分发挥行业管理职能优势,采取立体式排查,及时提供有关资料,成为镇(街道)全面清查的有效补充和有益结合。

现场清查与依据底册信息清查相结合、抓住易遗漏行业和地域这个重点下功夫。在镇(街道)现场地毯式清查的基础上,县经普办及时将清查底册和整合有关部门信息反馈至镇(街道),要求各镇(街道)结合底册信息逐一对单位信息进行核查比对,特别是对一些易遗漏行业和易遗漏地域全力挖掘,对三次产业中的服务业和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四新”经济全力挖潜,确保应统尽统。 单位清查与“四上”企业纳新相结合、抓住企业单位“升规纳统”这个措施做文章。“四上”企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和排头兵,是衡量一个地区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基础数据来源,我们把“四上”企业的排查纳新工作与单位清查工作紧密联系起来,形成资源整合、双向结合,并建立“四上”企业储备库,出台文件、明确责任、细化分工、落实政策,确保达到规模标准的企业单位及时纳入到统计范围。

镇(街道)全力推进和县经普办统筹协调相结合、抓住工作高标准、数据高质量这个要求不松劲。在镇(街道)全力推进的过程中,县经普办同时统筹调度、全程协调,通过现场检查指导、县镇(街道)精准对接、平台交流研讨、会议调度部署、进度督查通报、个人挂包镇(街道)等多种形式及时跟踪指导,确保工作进度、确保数据质量、确保时间节点、确保清查摸底工作扎实开展。

沂源县以“全”“实”为标准做好经济普查清查摸底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