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末期,谁最有可能挽救明朝?

龙建源


重建明朝我觉得只有一个人有这个才能和机遇,那就是张居正。张居正无论文治武功财政,都可以说给明朝重新换血,扶大厦于将倾。

在财政上,张居正不收粮食,直接收银子,统一了税制,充实了国库。军事上,张居正手下可都是精兵强将,一个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倭,一个李成梁,在东北打蒙古人和女真人,也就是后来的满清的老祖宗,包括满清的建立者努尔哈赤都是在他手下干活的。文治上,张居正把天下的书院都关了,不让文人瞎逼逼。

往后读历史,你就知道明朝全部亡在了张居正做的好的地方,财政崩溃了,东北守不住,这次不要紧,关键是江浙文人还瞎逼逼,东林党争没完没了。

张居正之后,无论后面的人怎么去补这个窟窿,都补不上,因为后面的人一来没张居正这么大的权力,二来朝政过于分裂,各方势力分歧太大。

所以,无论后面的武将多厉害,打仗多牛逼,都不行,因为没人有才能,有权威把整个制度建设起来。财政崩溃,内斗不绝,武将反而最容易吃盒饭,你想想,你出去打仗,打着打着没粮草了,农民造反了,或者打着打着朝廷里有人告你状,都是非常致命的,更不用说最后出了一个崇祯,疑心重,又没有他老祖宗朱元璋的才能,分分钟要完。

明朝官场已经基本固化但是把亡国推后一些年还是做的到的,事多坏于君子之手,而非小人,个人认为的能挽回大局的人并不是后世歌功颂德的那些货。当然,张居正一人不足以定天下,还需要下面这些人鼎力相助。

1.阉党,并不一定指的魏忠贤,魏忠贤等太监是皇帝的家奴,皇帝的威望在头几代雄才大略之人死亡后,手中权力下降是必然的,此时特聪明的皇帝会挑起文官互斗维持政治平衡,不太聪明的就去培养宦官来制衡文官,魏忠贤的作用就表现出来了。这货拼命打压文官,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真的是改革,不是骗人的)来维持朝廷运转维持皇家权威,在魏忠贤执政时期边关从来不缺军费,民间起义也不多。最重要的是可控性高,要失控迹象可以随时扳掉。魏忠贤本人其实可以杀,但是打击阉党让东林党一派独大,政治失衡,这是最要命的。

2.洪承畴。这个就不多说了,这货材能是顶了天了,在他之前的满清基本就是一个大部落,洪承畴帮满清规划了政治制度,确定了儒家思想的指导,帮助建立了官场制度,明朝要是能重用可以往后脱几年,只不过以明朝朝廷形式,不太可能,可惜最终还是降清。

3.阮大城,这人主要是聪明,极有政治眼光,只可惜聪明反被聪明误,自己搞砸了,成为笑柄。后又心理变态打击报复,但才是有的,可以用来搞外交,就像苏秦那样,不过明朝没有外交,基本也没戏了。


史学逍遥叹


最有可能挽救大明的有三个人,一个核心,两个关键:核心是崇祯皇帝,关键是熊廷弼和孙传庭。

先说说崇祯皇帝,他年少即位便铲除阉党,重新启用袁崇焕,无论是内政还是外交上,都给黑暗的明末带来了一丝曙光,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



而崇祯初年,也是君臣最为上下一心之时。当时关外的满清虽已步步紧逼,频频寇关,甚至一度打至京城下。但明朝的辽东野战军尚有实力与八旗对战,仍具备足以震慑满清的军力。而关内虽然农民军已起,当其势力仍不足以撼动明王朝。



换言之,此时的明朝还有很大的振作机会存在。如果此时崇祯能明白满清的强大已非十年八年能战胜,认清袁崇焕“五年平辽”计划的不切合性,采取韬光养晦之策,对满清能贯彻以战促和,尽快达成与满清的和谈,从中抽身来剿灭闯贼,安抚百姓,恢复生产,重修内政,整顿军备,填补财政。数年以后,大明将很有可能击败偏居关外的满清!

身为大明皇帝,崇祯才是明朝的核心,大明要何去何从,要向哪个方向发展,决定权始终在他身上,臣僚们不过是提议和执行罢了。



可惜崇祯刚愎自用,犹豫不定,奖罚不明,在攘外和安内之间摇摆不定,首鼠两端,最终才让明朝在双线作战中越陷越深,错失了很多翻盘的机会!

再说说熊廷弼和孙传庭,此两人一个关外一个关内,对大明的危局而言,可谓是擎天玉柱。

熊廷弼的抗金(满清)方略是非常有远见和成效的。他本人更是知辽知满的一线大员,对明朝来说作用巨大。



早在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熊廷弼就被受命巡按辽东,对当地的军政情况了如指掌。萨尔浒惨败后,明军关外精锐尽失。

但此后,熊廷弼以兵部右侍郎代杨镐经略辽东,辽东抗金局势便立马有所好转。他到任后招集流亡,整肃军令,造战车,治火器,浚壕缮城,守备大固。




以守代攻,一步步巩固辽东战线,避免后金势力进一步扩大。可以说,熊廷弼的存在是大明的一颗定心丸。无奈被那个王化贞所误,致使兵败,广宁失守,获罪而死。

最后是孙传庭,他在剿灭农民军的战争中表现出色,先败高迎祥,后又与洪承畴一举击败李自成,使其一度仅剩18骑突围。在孙传庭的努力下,关内的局势曾一度好转。无奈又是崇祯,使其下罪入狱。



最后在大厦将倾之际,崇祯又启用孙传庭,最后又是崇祯,狠狠的坑了他一把,催促他出关应战,在军备不足的劣势下兵败身死。因此,也有人说:“孙传庭死而明亡”!


这些历史要读


我认为反而是一个比较冷门的人物,有三次机会挽救明朝灭亡。

他就是左良玉。

崇祯朝的平贼将军、宁南伯,他主要是在湖广、河南一带作战,手下精兵十万,号称“左兵”,战斗力很是强悍。崇祯唯一终生信赖的大臣杨嗣昌称左良玉有"大将之才,兵亦可用"。

他至少有三次机会可以挽救明朝。

一是1640年,杨嗣昌把张献忠堵截在四川陕西交界处,这是倾明朝全国之力的最后一次对张献忠的围堵,然而,左良玉却选择袖手旁观,杨嗣昌给他发布了九道调令,都没用。放任张献忠跳出包围圈,逃到湖北襄阳。如果他听从杨的调遣,围堵成功,明朝便可以专心对付李自成,大事未可知也。

二是1644年,北京被围,左良玉却固执于没有收到圣旨,没有出兵勤王,如果他杀伐果断,赶紧北上,说不定可以解救北京。

三是1645年,左良玉镇守武昌,麾下数十万兵马,不好好守卫江防,却举兵动向,要搞什么清君侧。导致弘光朝廷紧急调江北四镇兵马与之作战,江北空虚,清兵趁机南下!如果他不这样做,说不定南明还有机会。

所以明末便有说法:“亡明之天下者,左良玉也!”


历史有妖气


到了崇祯后期,有俩人能救明朝,孙传庭与洪承畴。

1、洪承畴能给大明续命

洪承畴和曾国藩有相似的地方,都是文人统兵,做事兢兢业业,一丝不苟。

不一样的地方是,福建人洪承畴比曾国藩会打仗。

曾国藩打仗比较呆板,结硬寨,打死仗。

(洪承畴)

这点上洪承畴不一样,在延绥的时候,洪承畴就经常与诸将率骑兵奔袭。

到了陕西总督后,更是“横戈马上行”。

可以说,到了这一步,洪承畴已经擅长山地战、野战、奔袭战、多兵种协调作战、大战场指挥调度,是一名出色的统帅。其指挥艺术不亚于甚至超过了袁崇焕。

(松锦会战)

在松锦决战中,被干涉太多,才能没法发挥。

真正发挥才能的是归了清朝后,在江南经略,在西南经略,以另一个形式再造天下。

2、根本上就明朝的孙传庭

单就军事能力而言,孙传庭没有洪承畴的历练,会差一些。

但孙传庭练兵能力一流,能做到步兵克骑兵,来自农民军的降兵被他训练的有声有色。

更深层次的是孙传庭在军事上能做到当时的总体战。

(孙传庭)

《明史》记载孙传庭担任总督后,“募勇士,开屯田,缮器,积粟,三家出壮丁一”。这是明末唯一一人采用的总动员作战。

更关键的是孙传庭有改造国家的能力,真正清理积弊。明朝军队有军田,但慢慢就像官田一样变为私有了,这些属于国家的财产,谁都知道是国家的,还专门成立了清军御史、清军道、在州县甚至有清军同知,就是负责清理屯田。活脱脱从上到下建立了清理屯田委员会,由专人负责。但啥都没解决,除了定期上报成果外。

(孙传庭之问)

孙传庭一没添加人,一没要政策,就靠自己就把西安三卫隐没的财产给清理出来了,一年增加了20万银子,够他练兵作战了。如果由他主持,推广全国,将会民不加增而国用饶

总结:

洪承畴的军事指挥水平太高,确实有能力挽救危机。

孙传庭练兵、指挥、动员、社会改革全方位的人才,是救世的大才。

欢迎关注、点赞、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给你不一样的史学评析,期待你的评论,期待你的分享

一枚明粉


明朝末期,最后一次挽救危亡的机会在天启年间,能挽救明朝的就是天启皇帝朱由校。天启皇帝15岁登基,22岁去世,这7年中,他依靠魏忠贤,干了许多事情,基本扭转了万历晚年明朝大衰败的颓势。我们来看看:



1.重建了朝廷权威。

天启皇帝的爷爷万历皇帝时期,大臣们不把万历皇帝放在眼里,大家想骂就骂,想不上班就不上班,纲纪废弛,万历皇帝没有办法。天启皇帝通过魏忠贤大肆打压、屠杀不听话的官员,四处安插亲信,基本重建了朝廷的权威。重建了朝廷权威就是解决了大问题,解决了内部矛盾。干事创业必须要团结,团结就是力量,扯皮啥事也干不成。



2.稳住了辽东形势。

天启皇帝一上台,后金就攻克了辽阳、沈阳等辽东重地,为此天启皇帝采取战略收缩的办法,构建宁锦防线,并大力支持毛文龙在鸭绿江口的皮岛屯军,与宁锦防线成掎角之势,前后呼应,使得后金不敢深入内地。实践证明,这个效果很好,毛文龙和袁崇焕一前一后成功牵制住了皇太极,暂时解决了外患问题。

以上两项工作解决了内忧外患的大问题。



看接下来的工作:

3.裁汰了一批冗员。

天启年间,为节省开支,天启皇帝进行了整编工作,大力裁撤冗员,提高政府效能。这是明朝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机构改革、整编(《明熹宗实录第五十七卷)。


4.推进了宗室改革。

对宗室制度进行改革,采取俸禄包干制,不管你家生了多少孩子,朝廷给的俸禄是固定的。此外,在其他方面也对宗室进行限制,鼓励宗室捐款用作军费。后来,浙江嘉兴贡生钱嘉征弹劾魏忠贤的十大罪里面的第五条:克削藩王封爵。魏忠贤敢对亲王动手,厉害吧?明末的藩王开支成为朝廷的负担,对藩王改革是必须的、十分正确的。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势必可以不断减轻朝廷包袱。没有天启皇帝的授意,魏忠贤敢做这事?



5.改革了税收来源。

天启皇帝上台时,明朝已立国已260余年,财富越来越集中在皇室和官僚士大夫手中,他们通过工商业攫取巨额利润,却只要交很低的税,甚至不交税,万历皇帝无力解决这个问题。天启皇帝通过魏忠贤拿东南地区的富人开刀,大幅度提高工商税与海税,解决了军费来源,向富人要钱,不会动摇统治根基。



这三项工作是着眼长远的工作,合情、合理、合法,节流与开源并举,天启末年,明朝呈现出中兴的端倪。

只是,天启皇帝命太短,22岁就驾崩了,弟弟朱由检上台后,没有坚持这个战略,而是改变了哥哥天启皇帝的做法,最终导致民穷财尽而亡国。


坐看东南了


我也说点个人观点。本人觉得明朝之所以覆亡,关键问题出在崇祯帝身上,崇祯出生于1610年,4岁丧母,10岁丧父,12岁受封信王,17岁即皇帝位,史载其鸡鸣而起,夜分不寐,往往焦劳成疾,宫中从无宴乐之事。初看起来,崇祯是个明君,勤于政事,不尚奢靡,继位之初,干净利落地除掉了魏忠贤阉党集团,朝政一新,四海争颂,之后更是宵衣旰食,为国事操劳,但大明江河日下,至崇祯十七年,李自成攻破北京,自挂于景山弯脖树。崇祯的悲剧,史书评其:性多疑而任察,好刚而尚气。任察则苛刻寡恩,尚气则急遽失措,还是比较客观的,崇祯一朝历任14个兵部尚书,而且换了54个内阁,自缢前言文臣武将皆可杀,只有个太监跟随,众叛亲离呀,李自成进京,仁义道德满口的士人,争先恐后去朝觐,殉节者寥寥无几,说明什么?要说崇祯一朝,将帅还是不少的卢象升、袁崇焕、孙传庭那个不能独挡一面,至于象傅宗龙,洪承畴,杨嗣昌等辈就更多了,文臣有一大批号称清明的东林党人,可见并非是朝野无人,而是崇祯帝,不识贤愚,不辨忠奸,不会用人,卢象升兵少战死,袁崇焕凌迟,孙传庭下狱,崇祯所为均是亲者痛,仇者快之事,将帅统兵在外,太监监军于其侧,其在朝廷瞎指挥,动辄下旨严责,稍有失利,就是死路一条,以至于后期无兵可用,无将可调。农民起义李自成、张献忠辈纵横关内,直击潼关,皇太极兵抵山海关,大明已是风雨飘摇,可崇祯帝除了下罪己诏,无一应对,面对无粮无饷的官军,即不发内帑,朝臣不捐助也不追究,面对李自成、皇太极主动议和,也是死要面子不闻不问,不敢担当合议的骂名,坐看江山易主,明知事不可为,不派重臣良将护太子携传位诏书赴南京,以备不测,以致崇祯死后藩王争位,让满清坐收渔人之利,使生灵涂炭,百姓流离失所,华夏文明大倒退,崇祯这个昏君,真是历史罪人。有崇祯在,即使是张良萧何重现,管仲乐毅复生,也是无济于事啊!可见不作为可怕,乱作为更可怕!!!



毛爸的号呀


“明朝末期”这个概念应该怎么算,从什么时间点上来算是末期?

从天启元年算起,还是崇祯算起?

不过怎么算,明朝都已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了……



江南或许好好一点,自东南倭乱以后,海上贸易兴起,靠着手工业,纺织业,经济十分发达,虽然地主士绅的剥削也很深重,土地兼并也很严重,但靠着海上贸易,南方人的出路比较多,可以移民台湾,可以南下海外(东南亚),总还有一条活路。

可是江北就不同了,特别是西北,剥削严重,朝廷与辽东作战,辽饷、剿饷与练饷三饷负担之重,加上旱灾水灾不断,北方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朝不保夕,于是李自成一个小邮差,搅动天下,顷刻间就推翻了大明。

如果非要从明末找一个人物出来“挽天倾”,那么这个人必须要对时局、以及南北之间底层人民的生活状态有充分的认识,并且他还要用大决心,大毅力!



北方,在我看来只有放弃,已经烂得不能再烂了,只有确保南方的稳定,守住淮河流域卫屏障,拱卫江南以求发展,坐看李自成跟清军厮杀,以待时机北伐。

这样的人,要在那样的乱局之中脱颖而出,宗室之中只有一个唐王后来的隆武帝朱聿键,但是朱聿键空有抱负,也有能力,但奈何没有实力啊,各方大佬互相争斗,郑芝龙又是一个奸险小人,他手上没有一只可以依靠的武装力量,没有办法迅速整合整个南方的力量。

郑成功倒是支持他,可奈何那时候的郑成功也没有实力啊,他们郑家的话事人是郑芝龙。如果郑芝龙当初没有投降,或许朱聿键可以依靠郑成功夺权,活得泉州郑氏的支持,得以整合福建的力量,暂时抗住清军攻势,然后再联络四川贵州的孙可望、李定国,跟清军形成一个三国鼎立的局面。



可这在我看来也十分难,大西政权下的孙可望、李定国两人迟早内讧、而江南除了郑氏集团以外,还有其他的军镇实力,这些地方大佬都打着乱世称雄割据一方的心思,难以统御,唯有剪除。

要对抗北面大清的压力,除了要整合南方各种势力以外,还要形成统一的扛清思想,要多打宣传战,人民意识到这不是简单的改朝换代,而是亡国灭种,哎,可惜古代士大夫阶层们从未重视过宣传的重要性,总以为有明君贤臣良将在,就能求亡图存。

明末的时局,与抗日战争时期其实又有那么几分相似,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建立在全国统一思想,一致对外的基础上的。可惜三百年前的大明,还没有民族国家这种概念,也没有那么多受过教育开启明智的先进知识分子,站在封建王朝制度下的文人士大夫,他们没有一个能救得了大明,再厉害的战将,没有政治的支持,也无法扭转崩坏的时局。

说到底,明末人心已经散尽,要收拾人心,唯有思想解放一条路呀。

以上个人浅见,欢迎大家讨论交流,如果喜欢我的文章,顺手点个赞,关注也是极好的


缘説


明末的许多大人物都能挽狂澜于既倒,但崇祯帝没很好地用好这些能人,他错误的判断力、失败的协调能力以及大局观致使明朝在他的瞎折腾中覆灭。我先说出五个最能挽救明朝的人,分别是袁崇焕、洪城畴、卢象升、孙传庭以及杨嗣昌。

1.袁崇焕、洪城畴毁于崇祯错误的判断力。

现在史学界有句公认的话,就是‘崇祯杀了袁崇焕是自毁长城’。袁崇焕的死,死于崇祯皇帝的错误判断力,他认为袁崇焕拥兵自重,勾结皇太极,演绎了一出北京城下的自卫反击战,咬定他通敌,便义无反顾地凌迟了袁崇焕。杀袁崇焕影响很大,可以说是寒了很多将士的心,很多文臣武将都不敢与崇祯帝推心置腹了。

在松锦之战中,崇祯错误的判断力认为可以进军,逼洪城畴孤注一掷,最终九边精锐尽失,明朝最后的主力覆灭。

李自成也是因为他的判断力失误,没有斩尽杀绝残余农民军势力,才导致李自成的18骑死灰复燃。


2.卢象升毁于崇祯的协调能力

崇祯是个出了名的推卸责任的皇帝,没有丝毫担当,死要面子活受罪。在皇太极带领十万大军绕道蒙古侵犯时,崇祯明知高启潜杨嗣昌等主和派与卢象升主战派矛盾很深,而崇祯自己也拿捏不定,倾向主和但又不敢明说,最后还让高启潜监军 ,断了卢的兵源,导致名将卢象升寡不敌众以身殉国。

3.孙传庭毁于崇祯的大局观

在所有名将都死了之后,崇祯终于想起了还在狱中的孙传庭,这个把李自成打得只剩十八骑的男人。在李自成百万大军以燎原之势席卷而来时,本应避其锋芒固守潼关,而崇祯却认为开封要守,让孙传庭放弃潼关出关迎敌导致最后身败。

传庭死而明亡!


我不是贺南星


馆主来了,我是無月,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挽救明朝?

不存在的!

很多朋友在这里列举了很多人物,但無月想说,这些人能做的最多就是延长明朝灭亡的时间,但不可能真正挽救明朝。

积重难返,大厦将倾,明朝这艘大船在海上航行了将近300年,早已经千疮百孔,行将沉没。

关外八旗兵也好,境内起义军也罢,都是加速明朝灭亡的工具。

即使没有这些兵祸,帝国体制的问题依然无法解决,其实说到底,正是帝国体制问题引发了上述的兵祸。

哪朝哪代的末期不是战乱频起,但又有哪朝哪代是真正亡于战乱呢?

有些时候,有些事情,就得推倒重来,重新开始。

很简单的道理,就不要再多说了

無月文化,品读经典,品味文化


無月文化馆


明末乱世中,气数已尽的明朝也有不少名将良臣,如孙承宗、孙传庭、卢象升、袁崇焕等人,可惜崇祯帝用人不当,拿着一手可以翻盘的牌结果却打输了。

袁崇焕,抗清名将,死于皇太极的反间计,直到乾隆年间才被平反,对清战争中先后取得宁远大捷、宁锦大捷,是一个争议较大的人物,因为擅杀毛文龙,历来评价褒贬不一。

卢象升,明末名将,统“天雄军”,对农民起义军中皆战皆捷,对外抗清时亦皆捷,后被太监陷害,罢官,崇祯十二年,朝中无人可用后服父丧期间又被起用抗清,被人清军包围后,其他明军见死不救,力战而死,可怜一个王朝末年,君主被蒙蔽,一代名将竟以这种方式战死沙场。

孙承宗,明末军事战略家,大局观很强,对外修筑关宁锦防线,使辽东形势一度好转,并培养起用了马世龙、袁崇焕等名将,可惜还是因为朝廷排挤,空有一身大才却罢官在家闲居,崇祯十一年,清军侵边,高阳城破,拒绝投降,被清军杀害。

孙传庭,素有大将之才,一手训练的秦军,内镇李自成张献忠等民变无往不利,外拒清军,可惜还是受朝廷排挤,遭陷害,崇祯被蒙蔽之下将其下狱三年,使其惊愤下耳聋,崇祯末年被复用,兵员多是老弱病残,时瘟疫流行,战斗力所剩无几,加之朝廷催战,只能出潼关草率出战,后兵败战死,《明史》称“传庭死,而明亡矣”。

如果孙传庭不出潼关,利用潼关之险拖住李自成或许明朝就是另外一种局面了,可惜崇祯帝太过着急一直催战,使其战死,孙传庭死后,李自成进北京路上,守将要么望风而逃要么投降,再也没有一个可以阻止农民起义军的忠臣了。

如果崇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话,起用孙承宗,全力支持,一直信任的话,明朝又将是另一种局面,可惜崇祯能力不足疑心太重,再好的人才也是被埋没。

明末其实很多将领都很杰出,尤其孙承宗孙传庭两人皆是可以力挽狂澜之人,可以挽救明朝,可惜崇祯帝疑心太重,不会放心任何一个人,用人又不当,致使很多名将遭人陷害直接或间接而死,最后输掉了江山,输掉了祖宗社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