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宝钗拿黛玉的茶水漱了口,黛玉为什么把剩下的半杯喝了?

xiaozhangshijie


第六十二回、宝玉生日这天的生日宴会之后。

原文:黛玉和宝玉二人站在花下,遥遥盼望。黛玉便说道:………(宝黛二人话不投机)黛玉听了,转身就往厅上寻宝钗说穾去了。宝玉正欲走时,只见袭人走来,手内捧着一个小连环洋漆茶盘,里面可式放着两钟新茶,因问:“他往那去了?我见你两个半日没吃茶,巴巴的倒了两钟来,他又走了。”宝玉道:“那不是他,你给他送去。”说着自拿了一钟。

原文:袭人便送了那钟去,偏和宝钗在一处,只得一钟茶,便说:“哪位渴了那位先接了,我再倒去。”宝钗笑道:“我倒不渴,只要一口漱一漱就够了。”说着先拿起来喝了一口,剩下半杯递在黛玉手内。袭人笑说:“我再倒去。”黛玉笑道:“你知道我这病,大夫不许我多吃茶,这半钟尽够了,难为你想得到。”说毕饮干,将杯放下。

个人以为,这个情节是曹翁通过袭人看宝黛钗三人的关系发展过程:袭人捧着“一对儿”两杯茶,为宝黛二人而来。宝玉与黛玉先见面在一块儿,然后黛玉走开了,黛玉见到宝钗来了。

宝玉对宝钗黛玉的态度,就是黛玉所说的“知道你心里有妹妹,可是见了姐姐,就把妹妹忘了。”,“金玉初识”宝玉与宝钗的“金玉良缘”先开了场。宝玉先喝了一杯茶,另一杯宝钗拿起来喝了一口漱口。

然后黛玉在三年多之后,后来居上与宝玉“共读西厢”初定情,接着宝玉送旧帕子、黛玉题帕“定情物”。黛玉接过宝钗手里的半杯茶说“够了”,然后饮干。

宝钗才刚开始绣鸳鸯,就听到宝玉梦呓“什么金玉姻缘!我偏说木石姻缘。”,宝钗把宝玉的肚兜放下了。宝钗将手中的半杯茶递给黛玉,接过茶黛玉饮干了。宝钗对“金玉良缘”放手,宝玉出家了为“木石前盟”而追梦一生。


阿丹151014015


送水的是袭人,本给宝玉黛玉送的,二人一起在树下,送来时宝玉在树下,黛玉不在此处。送完宝玉的,再寻黛玉,她与宝钗一处。袭人遂说你们谁渴谁喝了,我再去倒。宝钗说我不渴,漱漱口,喝了一口遂吐了。黛玉说我半杯够了,接过半杯喝了。从对待这杯水的态度宝钗无理,对袭人无理,对黛玉也无理。袭人送水是给人喝的,问的是二人,她却不问黛玉渴不渴。自先接过漱口,在黛玉渴的情况下,应以黛玉喝为先,毕竟水袭人送来是喝的,好心好意。宝钗糟蹋了袭人的好心,又不尊重黛玉,自先使用。而黛玉喝了剩下的半杯,其实黛玉也未必渴,但她有礼,人尊重我,我尊重人。假如这一杯水宝钗喝了漱口,黛玉喝了漱口,袭人怎么想,拿着空杯往回走必有不必尊重的感觉。好心为人送水喝人家漱了口,全不当回事。从一杯水看出宝钗与黛玉的为人处事,宝钗是不拘小节吗?不是。她一向与袭人好,从此看,她轻视袭人,不是真心好。而黛玉为人有礼,尊重人。宝钗可能是报复袭人,她去怡红院告诉袭人当姨娘之事,而袭人走了,把她扔下对宝玉绣鸳鸯。袭人开始防备她,之前宝玉挨打也告诉王夫人,宝玉大了,不应与姐妹在一起。内定姨娘后,她内心倾向林黛玉,送水给宝玉黛玉,宝钗看出袭人心,借此以漱口喝水又吐了唾弃袭人!

贾宝玉说女儿是水做的,从这一杯水,见几个女儿,也是各有不同,水质不一样。


圃香


黛玉喝宝钗喝剩的水,还真是惊人之举。那么这个细节描写的意义是什么呢?

这件事发生在第六十二回,大人们都去参加老太妃的葬礼了,家里的半大孩子们无人管束,恰逢宝玉生日,大家玩得不亦乐乎。



唱茶事件就发生在玩乐的间隙。袭人送茶给宝玉黛玉,没想到宝钗也在。

袭人便送了那钟去,偏和宝钗在一处,只得一钟茶,便说:“哪位渴了那位先接了,我再倒去。”宝钗笑道:“我倒不渴,只要一口漱一漱就够了。”说着先拿起来喝了一口,剩下半杯递在黛玉手内。袭人笑说:“我再倒去。”黛玉笑道:“你知道我这病,大夫不许我多吃茶,这半钟尽够了,难为你想得到。”说毕饮干,将杯放下。

黛玉接喝宝钗的茶很自然,没有犹豫,也拒绝了袭人另倒一杯的要求。这做法,太不符合黛玉有洁癖且清高的个性。

那么她为什么会这么做呢?

其实,此时的黛玉,早已不是那个清高自许动辙哭泣的小女孩了,她已经重建了安全感。帮助她建立安全感的,就是她曾经当成假想敌的宝钗。

经历了兰言解疑癖和互剖金兰语,黛玉认识到了以前的所谓风刀霜剑,都来自自己的多心。

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极好的,然我最是个多心的人,只当你心里藏奸。从前日你说看杂书不好,又劝我那些好话,竟大感激你。往日竟是我错了,实在误到如今。细细算来,我母亲去世得早,又无姊妹兄弟,我长了今年十五岁,竟没一个人像你前日的话教导我。

“竟没一个人像你前日的话教导我”,这句剖心迹的话,不但表示她认可了宝钗的为人,更表示她认可宝钗的教导。



自此以后,她们成了心贴心的挚交,向钗黛合一迈进。

贾母等人离家去参加老太妃的葬礼,特别关照薛姨妈照顾黛玉,于是,薛姨妈搬进了潇湘馆,与黛玉同住。

这是黛玉自进贾府以来最快乐的时光,重温了母爱,与宝钗宝琴等情同姐妹。她完全打开了自己,也完全告别了过去。



与宝钗同喝一杯茶,就是告别过去的一个隐形的仪式,也是钗黛正式合一的显性仪式。

所以,这个细节很重要,对理解黛玉的成长,起到了关键作用。

连曾经千方百计防着的人,现在都可以共喝一杯水,在黛玉心里,还能有什么是不能释怀的呢?


浮生漫读


《红楼梦》一百二十回,描写的是一个荣盛的家族从盛到衰的过程。作者的一把辛酸泪,化作满纸荒唐言,映证了人间世事变幻无定,因缘无常。跛足道人的《好了歌》便是最好的注脚。

第六十二回 憨湘云醉眠芍药裀 呆香菱情解石榴裙 中的这个小细节,是《红楼梦》中无数个小细节之一,并非本回的重点。

在作者曹雪芹的眼中,宝玉是个情种,黛玉是个花痴,宝钗是女中君子。从情缘来说,宝玉和宝钗是金玉良缘,本该有一场美满的姻缘。然而天上掉下了个林妹妹,宝玉感觉在前世就遇到了她,只是在今生才有了这木石前盟。最终,金玉良缘也好,木石前盟也好,都成了泡影。这就象贾、王、薛三大家族,最终凄凉衰败,一切都是命中注定。

如果定要将"黛饮剩茶"这一小细节来说事,也许只能说这是宝、黛、钗之间三角恋的一个微妙变化。

宝钗是个聪明的女子,无论从身体素质还是心理素质,她都比黛玉好得多。可惜在宝玉这一辈人中,好一些的男人除了宝玉外,几乎再也找不到其他人了,为了成为宝二奶奶,只有宝玉是唯一人选,而唯一可以成为竞争对手的就只有黛玉。宝钗很明白宝玉的恋情在黛玉的身上,要争得宝二奶奶的位子,不能明争,只能"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当然,这里也有一份亲情和姊妹之情。因此,当她和尖酸刻薄的黛玉相处时,总是保持克制和宽容甚至退让,由此获得了上至贾母、王夫人等长辈,下至老妈子仆人丫環们的赞赏和好感,既使没有金玉良缘这手好牌,宝二奶奶的位子也非她莫属。

在这个小细节中,宝钗先手就把袭人送来的茶水喝来嗽口,是一种强势的表现,也是一种率性和自信的表现。

不可思议的是,曹雪芹竟然让一贯从不让人的、又有些洁癖的黛玉把剩茶喝完。这种写法的用意何在?本人认为,作者心目中的黛玉,本质上也是一个宽容大度很善良的女子,她的尖酸刻薄只是她寄人蓠下不得已的充强表现,是一种弱者自卫而已。

呵呵,写了这么多,就用《红楼梦》中曹雪芹的话作结语吧: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一夫82


这是对应史太君与刘姥姥品茶,是两个相似对比的情节,也是在指示红楼梦真事隐方法,是象征,贾母与刘姥姥的象征对应宝钗与黛玉的象征,茶是茗,红楼梦的茗是明,朱元璋死于冥日,明冥是正反照关系,茗明冥是红楼梦三个层次结构关系,朱元璋的政权是明,朱元璋死于五月六日,是冥日,是端午节的明日,这才是红楼梦真事隐的全部。


洛夏37


“柴鹏程的航海日记”与你一起读红楼。

《红楼梦》你可以把它看做言情小说,也可以把它看做人情小说,这些都没有问题。无论从那个角度,它都是一部绝无仅有的巅峰之作。但是,它的实质却是一部关于朝代兴衰的政治小说。这对于大多数读者来说,就是无稽之谈。但是,对于《红楼梦》来说,这个很正常——读一遍就知道《红楼梦》说的是什么,那还是《红楼梦》吗?“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作者一开始撰写《红楼梦》,就知道结果,而且认为永远没人会知道作者写的是什么,只不过认为作者痴于情而已。

但是,如果单从小说的角度看,作者描写的很多细节,就是毫无意义的。就如同题主所问的这个问题,不过是薛宝钗,林黛玉喝了一杯茶,有什么可写的?都说《红楼梦》无一处闲笔,这样的毫无意义的描写,不是闲笔吗!

但是,如果从政治小说的角度来看,就不是那么可无可有了。

在《红楼梦》中,茶,就是茗,茗,即明也。例如茗烟,即明烟。“宝鼎茶闲烟尚绿”,宝鼎,就是国家重器,皇帝铸九鼎,以象征国家。宝鼎茶闲,即,宝鼎明闲,烟尚绿,明朝的余烟尚绿,绿,绿林,指的是李自成称帝。因为都是汉人,故被看做明朝余烟。

知道了茶的寓意,就知道了回目中为什么有“贾宝玉陇翠庵品茶”,就知道了林黛玉为什么喝了薛宝钗喝了一口涮了涮口又吐掉的那半钟茶水。薛宝钗,满清也,茶,明也,薛宝钗喝了一口又吐掉,指的是满清没有灭明。林黛玉,南明也。林黛玉喝了剩下的半钟,指的是明朝只有半壁江山。

虽然是薛宝钗喝剩的半钟茶,可是,这样的茶,即使对于有洁癖的林黛玉来说,又怎能嫌弃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