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的兵力是大清的2倍,造反为何还会失败?

T.P.D.


康熙十二年(1673年),吴三桂以“兴明讨虏”为口号,起兵反清,持续八年之久的“三藩之乱”就此爆发。

康熙十二年(1673年)十一月,吴三桂诛杀云南巡抚朱国治,发布讨伐满清檄文,自称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以“兴明讨虏”为口号,起兵造反。

起兵之初,吴三桂联合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以及盘踞在台湾的郑氏集团,占据了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但是随后,清廷组织力量进行平叛,局势逐渐发生了逆转。

康熙十七年(1678年)在衡州称帝,立国号周,建元昭武,不久之后吴三桂病逝,其孙吴世璠继位。康熙二十年(1681年),清军攻入昆明,吴世璠自杀,至此,历时8年的三藩之乱被平定。


在“三藩之乱”的初期,吴三桂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横扫长江以南的半壁江山。

吴三桂之所以能在叛乱初期占据优势与主动,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来,是在战争的准备上。

康熙元年(1661年),吴三桂诛杀永历皇帝朱由榔,明朝皇统就此灭亡,从此八旗官兵是“刀枪入库,马放南山”至吴三桂叛乱已有十多年之久,相比于吴三桂为了叛乱早就开始着手于整顿军备,加紧训练,有着巨大的反差,所以在准备上的不足让吴三桂得以迅速北上。

二来,是清朝面临了严重的多线作战危机。

此时的康熙皇帝面对的不仅仅是一个吴三桂,甚至他面对的不光是吴三桂、尚可喜和耿精忠这三藩,还有西北的王辅臣,还有察哈尔蒙古的贵族,还有盘踞在台湾的郑氏集团,还有各种拥护“朱三太子”的零零总总的叛军,可以说此时的清朝军队面临的敌人是非常之多的。


但是最终吴三桂还是失败了,除了战略上的失误外,不得民心也是吴三桂失败的重要原因。

首先,便是吴三桂战略上的失误。

在叛乱之处,吴三桂迅速占领了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与清军形成了隔江相望的战略态势,如果吴三桂能够一鼓作气渡江北上,完全有可能也就机会继续攻城掠地,将战线不断向北推进,甚至可以打到北京城下。

但是吴三桂在打到长江边上的时候,便重现想到了他当年山海关向多尔衮“借兵”的时候提出的“划江而治”的方案,现在的他依然想继续保有对于长江以南的统治,进而暂时性的停下了脚步。而这也给了大清王朝喘息之机,清军迅速的组织兵力进行防御,而吴三桂也就错过了最佳的战略时机。

其次,就是吴三桂盟友的牵制。

说是“三藩之乱”,但是吴三桂几乎是自始至终都是在单兵作战,且不说尚可喜和耿精忠的战斗力远不如吴三桂的军队,期间他们对于吴三桂所能提供的呼应和支持也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特别是耿精忠,除了要面对康亲王杰书带领的清军外,还要面对台湾的郑氏集团,在两面夹击的情况下,耿精忠直接投降了。

而除了三藩之外,吴三桂的旧部王辅臣也是时而降清,时而降吴三桂,模棱两个的态度让吴三桂彻底陷入了独自面对清军的战略境地。

再次,就是吴三桂的叛乱非常的不得民心。

吴三桂发动叛乱的时候,清兵已经入关近三十年,天下一统的状态也已经是维持了十多年了,清朝的大一统统治逐渐稳固,百姓也逐渐接受了满清政权的统治和治理,这个时候天下百姓包括汉族人、满族人、蒙古人等,都在想着是维持和平稳定的局面,恢复社会生产,谁也不愿意在经历战争。而就在这个时候,吴三桂起兵造反,发动了“三藩之乱”,又将南方各地的百姓拉入到了战争的泥潭之中,这本就是与民心所向背道而驰的举动。

早在吴三桂在发动叛乱之前,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任人唯亲,云贵地方的官场早已经是昏暗一片,再加上他为了叛乱不断充军扩营,极大的增加了百姓负担。不仅如此吴三桂还纵容部下将吏为非作歹,鱼肉百姓,“杀人越货,毫无畏忌,讼牒、命盗两案,甲兵居其大半”。这些都使得吴三桂本就非常的不得人心,再加上吴三桂起兵之后,一路上也是烧杀掳掠,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

失去民心,没有百姓支持的吴三桂也注定是要失败的。

最后,就是吴三桂冒天下之大不韪,在衡州称帝。

由于吴三桂先前为满清南下、横扫南明的先锋,更是灭掉南明小朝廷,手刃永历皇帝的罪魁祸首,吴三桂在广大南方地区的百姓和士大夫阶层中的声望是非常的差,而他的起兵又打出了“兴明讨掳”的口号,让人觉得啼笑皆非,非但没有获得支持,反而受到了极大的排斥。

而康熙十七年(1678年),吴三桂在弥留之际,选择冒天下之大不韪,悍然在衡州称帝,进而再一次抛弃了对于明朝政权的拥护,也将自己彻底推向了整个国家的对立面。

吴三桂称帝五个月之后的康熙十七年(1678年)八月,吴三桂病逝。其孙吴世璠继位。康熙二十年(1681年),清军攻入昆明,吴世璠自杀,至此,历时8年的三藩之乱被平定。


雍亲王府


这个问题真的是一言难尽。

作为快被洗白白的人物,今天的吴三桂只剩下一个遗憾,那就是没有取得三藩之乱的胜利。在很多人看来,吴三桂在云南经营多年,兵力是八旗的两倍还多,又有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以及台岛郑氏的遥相呼应;不仅如此,坐镇陕甘的王辅臣是吴三桂的心腹,远在康藏的达赖喇嘛是吴三桂的啦啦队;最可怕的是,连清朝的后院,漠南蒙古察哈尔王也在吴三桂起兵之际准备南下直捣北京。

除了铁杆和粉丝的内外呼应,天下亿万不愿受清朝统治的臣民也在吴三桂揭竿而起时群起响应。可以说,在吴三桂打响武装反抗清朝第一枪的那一刻,他已经拥有了千千万万的追随者。

然而,三藩之乱还是败了,即使经过了八年的折腾,最终还是一败涂地。看似匪夷所思,实则情理之中。为什么这么说呢?静夜史认为主要问题出在吴三桂身上。

作为经历了明朝、大顺和清朝的“三朝元老”,吴三桂的人生阅历不可谓不丰富,但他却生生地将自己活成了“三姓家奴”。

吴三桂之所以造反失败,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他压根就没想造反,他的造反是被迫的。

也就是说,要不是康熙不给面子,吴三桂真的想要安安静静地做一个军阀。当然,是世袭军阀,类似于明朝的沐英那种。

而这,是任何清朝皇帝都不可能接受的。且不说沐英和朱元璋的父子关系,但看吴三桂三姓家奴的本性,谁能保证他对清朝的忠诚?而吴三桂也确实从不安分。在绞死永历帝后,吴三桂不断膨胀,到康熙时期已经吃掉了天下赋税的一半还多,清朝一半地方都有了吴三桂的眼线,这是在公然挑战清朝的权威。

在尚可喜主动请归时,吴三桂自恃兵多将广,认为康熙一定会挽留,怎料年少轻狂的康熙直接就坡下驴,让吴三桂恼羞成怒。

经营云南很多年,吴三桂什么都想到了,什么都做了,就是没想到和清朝撕破脸怎么做,所以愤怒且智商为零的吴三桂直接选择了下下之策,反他娘的!

而结果也是显而易见的,虽然开局是极其顺利的,但结局是极其悲惨的。在吴三桂决定不过长江的那一刻开始,他的脚步也就注定止步于岳州了。没有直捣黄龙的魄力,就是有十倍于清朝的兵力又如何?

对于吴三桂而言,纵然盟友众多,人多势众,但多数人基本都是投机,面对清朝仍旧没有压倒性优势。

清朝虽然在吴三桂反叛时“众叛亲离”,但此时的清朝仍然占据着北方这个“制高点”。消灭察哈尔王叛军后,蒙古各部仍旧是清朝的忠实盟友。最可怕的是,清朝在入关后一直重点经营的汉族地主士绅阶层,始终和清朝站在同一阵线。

自古以来,所谓的“得民心”基本就是得地主士绅阶层的心,这些掌握了话语权的阶层,不仅保证了清朝统治的稳固,更将吴三桂反清复明的行为描述为逆贼造反之举,使得吴三桂集团在遭遇军事挫折后迅速作鸟兽散,并最终被清朝反杀。

而且就吴三桂所处的社会环境看,面对处于上升期的清朝,即使吴三桂长驱直入拿下北京,也不可能彻底消灭清朝。退回关外的清朝和蒙古高原上的各部落遥相呼应,吴三桂面对的仍将是明末的死局,而东北方向却没有吴三桂这样的人扼守山海关。加上台岛郑氏和尚可喜、耿精忠等的貌合神离,吴三桂即使拿下整个中原也是无济于事的。

如果说放清军入关是吴三桂无奈之下的“曲线救国”之举尚可以原谅,那么吴三桂勒死永历帝就已经真正让天下人大失所望。在得不到天下地主士绅阶层拥护的情况下,军事胜利并不能为吴三桂带来改朝换代的辉煌结局,反而会让吴三桂在军事上的短暂胜利后迅速失去所有一切。

所以吴三桂的结局注定是失败!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静夜史


1673年11月,吴三桂诛杀云南巡抚朱国治,自称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提出“兴明讨虏”,起兵造反。

吴三桂起兵后,各地叛军纷纷响应,包括福建耿精忠,广西孙延龄,广东尚之信,陕西王辅臣,台湾郑经等人,使得吴三桂迅速控制了云南,四川,广西,贵州,福建,广东,陕西,湖南等地,可以说这时候的吴三桂已经占据了清朝一半疆土,与清军隔江对峙,而清军在战争的一开始也是屡屡战败,八旗军的战斗力在那时已经变的非常低下了。

那么按照剧情的发展,只要吴三桂下令渡江向北京进军,清朝基本就离灭亡不远了,然而历史总是那么的让人捉摸不透,吴三桂最终也没有下令北上,也因此他错过了灭亡清朝的最佳时机,也为这次起兵埋下了失败的种子,那么吴三桂为什么在面对如此大好形势的情况下而坐失良机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1,吴三桂本身实力不济。吴三桂虽然经营云南十几年,但那里物产并不丰富,相比江南地区,云南真是穷的可怜,所以当吴三桂打到湖北的时候,仅凭自己的实力是根本无力再北上的,那么前面不是说过,吴三桂起兵时还有很多同伙吗?他们这时候又在干什么呢?为何不配合吴三桂继续北上呢?这就要讲到第二点了。

2,以吴三桂为主的叛军各部勾心斗角。当初响应他起兵的那些地方武将虽然表面响应吴三桂,但也都有自己的小算盘,他们内部是很不团结的,而康熙也看透了这一点,于是他果断只在长江一线出全力抵抗吴三桂的大军,而在其他地方则是对那些叛军进行招抚,比如陕西王辅臣,广东尚之信,福建耿精忠等,这些人后来又都陆续“弃暗投明”,重新加入了康熙集团。


王辅臣本来就在吴三桂和康熙之间犹豫不定,所以根本不会在陕西尽全力配合吴三桂,最终在康熙赦免了他的一切罪过后,王辅臣就投了康熙;而耿精忠起兵后不久就受到台湾郑经的攻击(郑经想要借此机会抢夺耿精忠的地盘),再加上吴三桂多次催促耿精忠起兵导致耿精忠很生气,这时候康熙一道赦免他谋逆之罪,恢复他爵位的圣旨也下来了,进一步导致他一气之下也再次投了康熙;还有尚之信,尚之信和他的父亲尚可喜本身就有很大的矛盾,尚可喜从始至终就是反对起兵,忠于清朝的,而尚之信是支持吴三桂的,所以当吴三桂起兵后,尚可喜以一己之力在广东牵制了大批叛军,所以尚之信起兵后基本就是在广东和自己的父亲打仗,最后尚之信在得到康熙可以袭平南亲王爵的肯定答复下也投降了清朝。

所以从吴三桂的几个主要得力助手陆续投降了清朝后,他就是孤军奋战了,也正因为此,吴三桂只能将进攻的重点放在了广东一线,更不可能北上了,可能他这时候已经意识到自己败局已定,所以希望能过一把皇帝隐。

于是在公元1678年,吴三桂在衡州(今衡阳)称帝建国,国号周,建元昭武,改衡州为定天府,大封诸将。

可是称帝仅七个月,吴三桂就病死了,随着他的死亡,吴周政权也濒临崩溃,清军趁机全面进攻,即位的吴三桂之孙吴世璠退守云南,1681年清军攻破昆明城,吴世璠自杀,三藩之乱正式平定。


那么在我看来,吴三桂失败的原因除了以上两点以外,还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不得汉人之心!

当年吴三桂为了向满清统治者表忠心,而不惜甘愿充当为满清平定天下的马前卒,不仅杀了很多前明将士还在缅甸亲自绞死了南明最后一位皇帝—永历皇帝,对汉人来说,吴三桂的所作所为不啻为大奸大恶之徒!是十恶不赦的汉奸!

如此奸人起兵造反,哪里能得到汉人的支持呢……

所以,吴三桂的失败是必然的。


咸鱼闲聊


吴三桂最后造反失败的很大原因是因为整体的战略布局失误,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虽然拥有2倍于清军的兵力,却不能用,或者不能发挥各兵种的优势,人数多反而成了失败的原因。按照吴三桂方面最初的战略意图,应该是吴三桂军先从云南和贵州出兵,进而拿下两湖地区和四川地区。与此同时,位于东南方向的福建平南王耿精忠和镇南王尚可喜,再联合位于台湾岛的郑经,逐一将东南沿海各省拿下,这样一来,清朝政府赖以存在的赋税重区就被自己卡住了,而位于陕西的王辅臣则可以出兵京城,扼住清庭的咽喉所在。



如果这个战略设想能够顺利推进,可以说是非常完美了。加上吴三桂本就打着“反清复明”的口号,而清朝统治刚刚形成,对于广大的汉族人民来说,反清复明这个口号还是有很大的吸引力和群众支持的,战略上处于优势地位,兵力上压倒性优势,再加上有广大的群众支持,造反想不成功都不行。这一点可以从吴三桂军造反之初进展很顺利可以看出,当时一度势如破竹,不到三个月便拿下了南方的个省份。其余十个省份也多有战火波及。但很快,造反行动就陷入了僵局,变得前途渺茫。


实际上,这也不难理解。就拿造反主力吴三桂来说,本就怀揣皇帝梦,但是又不是主动出击的造反,缺乏足够坚定的信心。更别说其他大大小小的藩镇势力了。云南的尚可喜就是很鲜明的例子,原本不想反的尚可喜被儿子尚之信逼上梁山,拉起了反清大旗。而平南王耿精忠想法就更单纯了,他只想搞个割据势力,与清朝独立存在,坐拥东南江山。位于台湾的郑经是想在大陆谋一片栖身之所。


这就造成了在郑经登录东南沿海以后,三方势力已经暗自较劲了。这边是后来的耿精忠、尚之信、郑经三方势力在东南诸省杀得不可开交。于此同时,清朝政府采取分化瓦解的策略,对实力不强却又可以左右战局的耿精忠和尚之信二人“暂停撤藩”,在兵力布局上,清庭将重兵集结于东南,双重压力之下,耿精忠和尚可喜二人开始动摇了,反清的决心也没那么强了。看到希望的清庭很快反应过来。

这二人的不给力,直接造成在两湖地区激战正酣且连战连捷的吴三桂畏手畏脚,前怕狼后怕虎,便给了清朝政府得意喘息的机会。接下来,清庭再次调整战略部署,在长江沿线布防,吴三桂大军被围困于两湖地区不能动弹。再然后,清庭腾出手来收拾陕西的王辅臣,最终王辅臣被迫投降,清庭没有了京城之危,得以从陕西穿插而过直逼四川,位于两湖的吴三桂左翼又平添压力。在人心收复上,清庭自康熙即位后就招揽汉人人心,反观吴三桂匆忙间在衡阳称帝,引起汉族人和跟着他反清复明的人抛弃,最终落得身首异处的下场,可以说很大原因是他自己造成的。


木剑温不胜


康熙大帝,8岁登基,在位62年,中国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但其皇帝生涯前期可谓历经波折,险些皇朝断送。在其执政的第12年,就遇上了这“三潘之乱”,可以说,这次危机,一着不慎,将满盘皆输!

(三藩之乱)

当初清军入关时,为了对付李自成的起义军和南明的小朝廷,大胆启用了一大批的明朝的降将,其中以吴三桂、耿精忠、尚可喜三个军功最大。因此被清朝封为藩王,世代镇守边疆,但后来三藩的兵力越来越大,而且每年清朝都要拨大量的军饷来养他们,不仅经济上清朝不堪重负,清朝的统治也被危机,因此康熙决定要削除三藩。

只不过这“三藩之乱”,虽说这三人实力已经超过了清朝,但却最终被平息了,这关键还在这吴三桂身上,那么大清是如何搞定吴三桂的呢?

起初,康熙削藩意图已经很明显,而手握重兵的云南王吴三桂当然不会坐以待毙,也是蠢蠢欲动就要造反。你说造反也就造反了,吴三桂还前怕狼后怕虎,先试试康熙的心思,想确认下是不是真要对自己动手。于是上书说辞去平西王一职,假惺惺地请求撤藩,寄希望康熙能挽留他,看看康熙有啥子反应。康熙呢,自然知道吴三桂的小心思,将计就计,马上同意了。这下子吴三桂可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于是把心一横,不造反都不行了。

(吴三桂最爱—陈圆圆)

因为吴三桂自身兵力强盛,又自称为“讨虏天下兵马大元帅”,集结了众多叛军,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迅速攻占了云南、贵州、湖南、四川、广东、福建、陕西、湖北、河南等地,连台湾的郑氏也起兵响应,当时普遍认为吴三桂定可一举击溃清朝,扒拉下来康熙。

(吴三桂)

可这个时候吴三桂开始昏招频出,白白浪费了大好时机,第一个昏招就是没有乘势打击大清,而是在打到长江边上的时候,竟然停止进军了,要跟大清谈判,说是要划江而治。

这就给了大清喘息之机,大清也迅速做了战略调整,对其他的反叛将领采取安抚的政策,再利用三藩中的矛盾。比如平南王尚可喜坚决反对叛乱,而其子尚之信则坚决拥护。大清就让尚可喜在广州起兵死死拖住叛军,大清采取各个击破战术,最后耿精忠、尚之信投降。这样一来,吴三桂也是实力大减。

吴三桂第二个昏招就是,本来吴三桂造反的时候,还颇有“反清复明”的意思在的,这个隐形大旗让他得到了跟多反清义士的支持,可他竟让放弃了,竟然在1678年衡阳称帝了。这样一来,许多跟随支持吴三桂的反清义士可谓寒透了心。古代打仗,不得民心是不可能成功的。康熙顺势直接说道:朝廷只追究吴三桂,其余从乱者不追究责任,如果还能起兵反抗叛军还会因功升官。

这样一来,吴三桂更是实力大减,最终兵败。吴三桂本人也只当了五六个月的皇帝,就病逝了!

我是七夜说历史,欢迎大家关注,一起畅聊历史!


七夜侃历史


当时满清承平已久,兵员战斗力下降极为严重,以至于吴三桂起兵三万之人竟在短短时间就席卷十省之地,并大肆招兵买马,很快就将兵员扩充过了十万(这十万人很多都是南明的遗老遗少加入),以至于很多人都认为吴三桂起兵之时军队是满清的两倍。


但是即便吴三桂拥有如此之多的兵力,个人认为他要战胜满清依旧很困难。

第一点,吴三桂所占之地乃是云贵一带,人烟稀少,产粮薄弱,而满清所占之地皆是人口密集富庶无比的地方,相比之下,满清有非常大的优势。这是人口和粮食的优势。

第二点,三藩以及南方各个割据势力之间勾心斗角,没法合力进攻满清不说,还相互拖后腿,比如耿精忠在叛清之后,一面跟满清打仗,一面还要跟郑经在福建抢地盘,最后两面夹击扛不住就投降了。


第三点,根源上的东西,其实三藩是志不在天下的三藩,就连最具有战略目光的吴三桂也是一直只要跟清王朝划江而治,并没有想着东进沿河阻断漕运,不然满清北地绝对会出现缺粮的状况。

也真是清王朝看清了吴三桂的种种弱点,所以即便是在吴三桂声势最浩大的时候也没同意划江而治。


金道人


吴三桂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他是前明山海关总兵,关宁军老大,后来投降满清,南征北战,不断剿灭农民军和各路抗清势力。为了让满清兑现永镇云贵的诺言,他在西南不遗余力地绞杀永历政权,最终活捉永历,并弑于昆明。

纵观吴三桂的前半生,很容易就能发现,这个人,是一个极度利己主义者,他的所作所为,无一不是在乱世之中,不断扩张自己的权势,因此集结在他麾下的人,忠心之辈或有之,但大部分也都是为了追求利益而已。

镇守云南,是清廷一个能兑现却不能贯彻执行的政治妥协而已,毕竟没有哪一个朝廷能够容忍地方之权不在中央之权掌控之下。削藩,放在清廷身上讲,势在必行,而对于吴三桂而言,学尚可喜急流勇退,或许也不失为一条能保全富贵的路。

但是,这条路吴三桂走不了。无论是他本人的不甘心,还是他的部下们的怨气,都让他不能够截然一人全身而退了。大家好好的藩国在云南天高皇帝远,自成一家,如今朝廷要削藩,剥夺掉这么一大堆人的特权,让他们失去如今握在手中的利益,谁甘心呢?

于是不甘心,为了保护自己的核心利益,只能反叛,或许还能搏一个更广阔的未来呢!

康熙十二年(1673)在尚可喜请疏归老辽东,朝廷顺势作出令其移藩的绝对,之后又对耿精忠的撤藩要求也依例照准,在形势逼迫下,吴三桂也假惺惺尚书朝廷,要求撤藩,然而到了11月,吴三桂杀云南巡抚朱国治,自称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提出所谓“兴明讨虏”的旗号,起兵造反。

口号是一个好口号,但是打这个口号的人实在太尴尬。清一统天下不过十余年时间,民间还有许多心向故明的人,但问题是,一个前明叛贼喊着“兴明讨虏”,只要智商在线的人都明白吴三桂打的什么主意。

所以在笔者看来,吴三桂这个政治口号实在太失败了,还不如来一个“靖国难,诛奸臣”,或者直接光棍点“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也好的。起码这样的口号,不会那么生硬而虚伪啊。从一开始,吴三桂的反叛,就注定了其缺乏群众支持。

自古以来自南向北,鲜有北伐成功的例子,而当年朱元璋能轻松成功,是因为元朝廷内乱不止,并不是一个拥有凝聚力的政权。而吴三桂以三省之力,要对抗全国,虽然加上了山西王辅臣、福建耿精忠,等各地旧部纷纷响应,连台湾的郑经都来凑热闹,可是各部之间互不统属,大家的反抗,更有点像铤而走险,火中取栗的味道。

这样松散的连锁效应下的叛乱,虽然一时间声势浩大,但一遇挫折,必定会如多米诺骨牌一般接二连三地轰塌。事实也正是如此,王辅臣在陕西举起叛旗没多久,就迅速被清廷平推,王辅臣投降,之后紧接着是耿精忠和尚之信,吴三桂迅速就被清廷给孤立了。

或许是知道自己时日不多,又或许是觉得这个造反事业是干不下去了,为了过一过皇帝瘾,吴三桂于康熙十七年(1678)在衡州称帝,立国号为周,建元昭武。这个国号真取得不太好。这简直是中国历史上自有皇帝以来最悲催的国号了,南北朝时期的短命禽兽王朝北周,总共存在了24年就灭亡了,之后武则天一个人的大周也只存在了十五年,到了五代十国时期,郭威建立的后周,前后总共就十年,而到了元末时张士诚的周,也是昙花一现。如此“短命”的国号,简直就是中国历史上最奇特的一道风景线了,想不通吴三桂为什么会选这么个国号。

事实证明,吴三桂总是在错误的时间,做出错误的选择。1644年,他本可以成为抗清第一线的一把剪刀,哪怕最后身死族灭,也是一条光明磊落的好汉;1652年李定国两厥名王,他也可以顺势反叛,或割据一方,或联合其他势力,都还算有可取之处。

可是他怎么选的?纵观他一生所做的几次重要抉择,几乎都是被动的,从未想过主动去营造一个适合自己的局面,总是等着濒临险境之时候,才临时被迫抉择。他这个的决策能力,就注定了只能成为一个走狗,而非雄主。


朝代说


一,吴三桂战略失误,在几乎拿下湖南的关键时刻,他居然不顺江而下,拿武昌,夺安庆,下南京。如果他趁清廷不能反应,切断江南半壁,把漕运一断,没什么根基的满清没了经济来源,怎么打?当年还可以抢关内的明人,可是现在他们都是大清子民,抢谁?

二,吴三桂政治上不正确,他打的旗号太逗了,『兴明讨虏』,永历都被你勒死了,还兴什么明?你逗谁?还不如打出恢复汉家衣冠的旗号。所以政治上他落了下风,没有天下群起响应。

三,最关键的原因,吴三桂老了,康熙还年轻。康熙拖得起,吴三桂拖不起。

三藩初时,以吴军之通连连得利,后1676年耿精忠、尚之信相继投降于清政府,孙延龄先叛康熙,后自称王,被吴世璠杀死在桂林。此后,吴三桂与清庭形成相持阶段。1678年)六月初,吴三桂在都城衡州率5万大军南下,攻击兵家必争之地永兴,两战两胜,大创清军,一战击毙都统宜里布、护军统领哈克三,夺据清军河外营地,六月中旬,张皇后驾崩,吴三桂精神受挫。八月,得了“中风噎嗝”的病症,吴三桂病死,时年六十七岁,只做了五个多月的皇帝。

努力奔跑的的蚂蚁


吴三桂造反,起于康熙裁撤“三藩”。当年满清入关得天下,有四个大汉奸立下大功,孔有德、吴三桂、尚可喜、耿仲明。清廷待之不可谓不厚,皆封王,令吴三桂驻防云南,耿精忠(耿仲明之孙)驻防福建,尚可喜驻防广东。孔有德在与南明李定国作战失败自杀,就将其女孔四贞许配给孙延龄驻守广西。



因康熙日感“三藩”势大威胁,于是下令迁往山海关外,“三藩”遂反,一时间三藩旧部、南明残余势力群起呼应,一直攻到湖南,占据半壁江山。那么为何短短几年时间失败了呢?有说实力不济,有说缺钱少粮。这有些说不通,以“三藩”合四起之力,不可谓不强,要不然不能那么快打到长江边上,至于钱粮,所占之地虽不及江南富庶,但如湖南江西,也是鱼米之地,不会养不起叛军。



三藩败亡,必另有其因:

*吴三桂起兵打的旗号是“兴明讨虏”,谁都知道满清是他放进关的,连南明最后一位永历帝,都是被他从缅甸抓回来,亲手绞杀的。此事天下皆知,说这话谁信?做着“虏”封的官,再去讨“虏”,杀了南明皇帝,又要兴明。从道义和气势上先输了三分。



*康熙执政时,百姓尚得果腹。比起明末时饥荒遍地,朝不保夕的境况已是好的多。且康熙年治理还算清明,未施暴政,推行汉制,民心渐行归化,吴三桂这等朝三暮四的逆贼,自然得不到发自内心的支持。其痛恨汉奸之心,尤胜于外虏。



*“三藩”内部各势力本就各怀鬼胎,不是铁打一块。如广东尚家,老子尚可喜是清廷这边的,儿子尚之信是吴三桂这边的。福建耿精忠,作乱时被台湾郑经图谋地盘,首尾难顾。西北王辅臣,原为吴三桂旧部,打了败仗就归顺了清廷。这些山头被康熙逐一分化瓦解,等到吴三桂一死,更是如鸟兽散。



*作为各朝代统治中心,多于中原一带,而清朝粮饷税捐主要来源还在手里,根本未动,还足以支撑战争。吴三桂集团打到湖南已是强弩之势,已经是进攻乏力,后劲不足,从战局能看出,1673年攻取湖南后, 即不再向北发展。随着清廷的分化策略,吴集团步步瓦解到1681年彻底被扑灭。

综上原因,三藩势力初期虽然势大,但有着先天的缺陷,在清廷正确应对下,最终落败。


百味乾坤


知史局【2018】总第294期

吴三桂的兵力是大清的2倍,造反为何还会失败?

我认为兵力固然重要,但是兵力决不是惟一。不然,我们不能解释历史上那些不胜枚举的以少胜多的战例。

1673年(康熙十二年)11月21日,吴三桂起兵叛乱。这时距1644年(顺治元年)4月21日吴三桂降清,差7个月正好满30年。

三十年来,吴三桂是个什么人,他自己已经表演得入木三分,全国人民也都看得一清二楚。他先是与李自成眉来眼去,后来,为了陈圆圆,又转身投靠大清,在这个过程中,吴三桂为了表示自己忠诚,其部所在到之处寸草不生,甚至接二连三地屠城。到了康熙十二年,突然又要举旗造反,口号由当初的“矢忠新朝”突然变成“共举大明之文物”,谁会相信呢?知识分子不相信,天下的百姓也不相信。无论是与旧朝、新朝的矛盾,严格地说,都与老百姓没毛关系。相反,与老百姓有直接关系的是吴三桂的直接祸害百姓,战争期间滥杀无辜,和平时期横征暴敛。史载,在他坐镇云贵以及叛乱期间,纵容士兵为害一方,“杀人越货,毫无畏忌,讼牒、命盗两案,甲兵居其大半”除了祸害,他没有给人民解决任何际困难,比如失去土地与贫困饥饿,比如自然灾害等等。反而,他倒又成了人民的一个公害。从性质上说,他把持的地方政府与军队,都是反人民的,都是与人民尖锐对立的。比较而言,人民看到了朝廷的减免税赋,看到了朝廷为天下太平付出的不断的努力。

我们常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讲的就是人民之道。吴三桂不是寡助的问题,而是完全无助。换句话说,他的叛乱完全是个人及其军事集团的私事,与云贵的百姓无关,与他后来占领的湖南、湖北、江西等地的百姓也无关,他的“共举大明之文物”的口号,天下的百姓不相信,也与天下的百姓无关。不但无关,还与享受了十多年和平生活的天下百姓的利益相对立。

康熙十五年“三藩”之一的粤藩尚之信叛乱时,广东人民就坚决反对,并断言广东“过了周三年,依旧归康熙”,这个口号,在两广及福建地区广为流传,传达的是人民的心声。人民不希望国家分裂,人民不需要对他们穷凶极恶的恶魔。现在居然有人糊涂地认为,吴三桂成了要比康熙强,首先他成不了,其次他成了那一定是中华民族的大灾难。历史没有选择他,历史有自己理性的考虑。选谁不选谁,谁长寿谁短命,在长长的历史里,难道我们看不到天道吗?

相反,吴三桂小看的康熙,在政治上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支持,人民要休养生息,要过太平的日子,人民要一个完整的而不是破碎的国家。康熙在这些重大问题上,与人民紧紧站在了一起,虽然朝廷起初兵力薄弱,但是,20岁的康熙沉着冷静,步步为营。

首先,在政治上孤立吴三桂,他停撤平南、靖南二藩,让“三潘之乱”变成事实上的“一藩之乱”。同时,颁布宽松政策,对各省任职的吴三桂部下的亲属概不株连,让他们各安其职。其次,在军事上,他任命铁帽子顺承郡王勒尔锦为宁南靖寇大将军,率师征讨吴三桂。同时,分别派出各旗名将分赴荆州、兖州、太原、四川等军事重地,并迅速攻克那些地方。很快,变被动为主动,最终平了吴三桂。

吴三桂,就是这样失败的。归结一句:失道,必然失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