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这个节气曾救过清官海瑞的命

秋分,这个节气曾救过清官海瑞的命

秋分:日夜时间相等、气候由热转凉

且看,与秋分息息相关的词语:秋后问斩

古代一直有"秋后问斩"一说,这里的"秋后"是指秋分以后,而不是立秋以后。古人为什么规定行刑要在秋分以后进行?

据《礼记·月令》记载:"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鹰乃祭鸟,用始行戮。"

秋分,这个节气曾救过清官海瑞的命

我国历史上,有关"秋冬行刑"的记载,最早见于《左传》,早在汉代起便有'秋冬行刑'的规定,隋唐以后,重案要案一般需中央复审复核,死罪更要多次复奏后由皇帝亲笔勾决,正如唐《狱官令》:"从立春至秋分,不得奏决死刑"

为什么其他季节不行?

汉儒董仲舒《春秋繁露》认为,"王者配天,谓其道。天有四时,王有四政,四政若四时,通类也。天人所同有也。庆为春,赏为夏,罚为秋,刑为冬。"庆、赏、罚、刑为帝王的四种执政行为,要与四季变化相适应。董仲舒认为,春夏应该行赏,秋冬才可行刑。

原来古代,人们认为在人类和自然界万事万物之外存在着一个能支配万物的造世主,灾害、瘟疫、祥瑞、丰年都是上天赐予的,因而人们的一切行为都必须符合天意,刑杀、赦免也不能与天意相违背,天人必须合一,春夏之间草木茂盛生机勃勃,人的生死应合于自然,秋天草枯叶落,处决罪犯才合天地萧杀之时。

秋分与清官海瑞

秋分,这个节气曾救过清官海瑞的命

当年海瑞,大骂嘉靖皇帝,昏庸无道,一门心思追求长生不老,二十年没有上朝,导致国库空虚,民怨沸腾。当时气急败坏的嘉靖帝,召集内阁会审海瑞,也定不了罪名,最后嘉靖皇帝以不忠不孝之罪名,判处海瑞死刑,秋后行刑。结果,嘉靖帝竟然没有熬过春天就归天了,后继之君——隆庆皇帝,宽厚仁慈,就赦免了海瑞。

就这样,海瑞的命被"秋后问斩"救了,此乃,天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