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科场舞弊案,一品大员被砍头,三年后慈禧的批示让人佩服

在清朝两百多年的历史上,发生过三次大的科场舞弊案,分别是顺治帝时的丁酉科场案和康熙时的辛卯科场案,以及今天要说的,咸丰时的戊午科场案,此案轰动一时。


清朝科场舞弊案,一品大员被砍头,三年后慈禧的批示让人佩服


1858年,也就是咸丰八年的时候,在北京举行乡试,这次考试的主考官是两朝元老柏葰,此人素有正直之名,为官的口碑还算是不错,咸丰认为找他担任主考很放心。

可没想到的是,清朝第三大科场舞弊案就发生在柏葰身上,当时参加这场考试的考生之中,有一个叫罗鸿祀,此人不学无术毫无真才实学,不过家里有钱,无才就用钱来替。

考生罗鸿祀联系到主考官柏葰的家人靳祥,对其进行贿赂,帮助暗中做手脚,之后通过靳祥的介绍,罗鸿祀又认识柏葰和另一个考官,如此一来等于是贿赂了一圈的人。

在罗鸿祀看来,这一次中个举人是妥妥的,在考试之后,柏葰把罗鸿祀的试卷放到了副卷之中,按照清朝规矩正卷是要复审的,放到副卷里面就能避免被复查,也能中举,只是名次靠后。

不过柏葰的家人靳祥在帮助整理考卷时,却把罗鸿祀的试卷从副调为正,也是为了帮忙靠个好名次,想到却是弄巧成拙,在复审正卷的试卷时,复审官员一看罗鸿祀的文章就知道,这里面有鬼。


清朝科场舞弊案,一品大员被砍头,三年后慈禧的批示让人佩服


原来一篇几百字的八股文,错误的字数竟然有300多个,这哪里是一个正经考生的水平,这件事被捅到了御史孟传金那里,最后被报告个了咸丰帝,咸丰自然也明白这是怎么回事。

不过为了给柏葰一个台阶,咸丰还是让罗鸿祀单独重考,并且让心腹大臣肃顺监考,结果考的一塌糊涂,也就坐实了作弊案,最后拔出萝卜带出泥,柏葰等人皆被抓捕。

打了一只老虎之后,竟然还冒出了一只苍蝇,在这次考试之中还有另一个舞弊的人,一个叫平龄的京剧演员竟然也参加了科考,在清朝有严格规定,戏子是不能参加科考的。

这个平龄不仅参加了科考,还考的很不错,名列第七,如此一来自然遭到了考生的举报,后来一查得到证实,平龄的试卷确实被人修改过,动手脚的是副主考程庭桂的儿子。

咸丰帝大怒,决定严办此事,原本念着柏葰是一品大员,准备流放免死的,不过肃顺等人坚持要明正典刑,加上咸丰也想正风气,于是柏葰被当街处斩,此案牵涉91人被问罪。


清朝科场舞弊案,一品大员被砍头,三年后慈禧的批示让人佩服


三年后咸丰去世,肃顺被八位顾命大臣被慈禧杀掉,于是有个御史就上书为柏葰翻案,慈禧批示“柏葰不能论无罪,该御史措辞失当”,慈禧能有这样的批示,确实让人佩服,此后科场还算太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