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一個小縣城裡,封存著超2000架戰機,見證近70年戰機發展史

說起來,從新中國初建我們軍事力量一窮二白,到如今的殲20亮相、國產航母海試,也過去了將近70年。在這70年裡我們的空軍戰機可以說是,有了跨越式的進展。不過相信不少關注軍事的朋友們,都有這樣的疑問,殲6、殲7甚至是殲10等這些已經退役,或者即將退役的戰機,最後都去哪了?其實大部分退役的戰機並沒有送到博物館拆解,在中國也有一個類似於美軍蒙山空軍基地的飛機墓地。它就在河南省平頂山市的一個小縣城裡,那裡是世界上第二大飛機墓地魯山機場。有超2000架退役或者是廢棄的戰機,在這裡安享晚年,也是這數目繁多的廢舊戰機,見證了中國70年的戰機發展史。

河南一個小縣城裡,封存著超2000架戰機,見證近70年戰機發展史

河南一個小縣城裡,封存著超2000架戰機,見證近70年戰機發展史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飛機墓地就是美國的蒙山空軍基地,封存著超過4200架各類型戰機。甚至還有F16三代機和B - 52轟炸機等一些戰鬥機,雖說是性能不夠退役了。但真到了緊急時刻,依舊能上戰場,而且這個基地的4200架戰機規模。全部出動時,足以碾壓一箇中等國家的空軍力量。我們的這個飛機墓地規模倒沒那麼大,起初只是在隨著空軍的發展,我們的殲20、殲16等先進戰機列裝部隊後。一些老舊戰機就開始大規模退役了,但是這些曾立下汗馬功勞的舊款式,只是性能不夠先進,又不是不能用了,所以最後都慢慢轉移到了這個飛機墓地裡。

河南一個小縣城裡,封存著超2000架戰機,見證近70年戰機發展史

這也是無法避免的事,我們在剛建國那會兒戰機數量起初十分稀少,後來到了50年代往後,在大量蘇式米格系列戰機的基礎上,我們進行了諸如殲5、殲6等戰機的仿製後,戰機數量才慢慢提上來。特別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時候,因為我們的戰機性能不夠先進。就只能技術不夠數量來湊,當時我國空軍可是至少擁有3000多架戰機的。這個時期也是殲6、殲7戰機最輝煌的時期,同時主要的軍事強國開始發展三代機,中國當時還存在不小差距。

河南一個小縣城裡,封存著超2000架戰機,見證近70年戰機發展史

真正慢慢開始崛起,是從80年代開始接觸更多西方科技後。在研究別國先進技術,加上中國自己研發,這才開始有了能在國際上拿得出手的戰機,殲10也是在那時候亮相的。特別是最近十幾年,在裝備上殲16、殲20等一流戰機後。已經服役了30多年的舊戰機,退役後墓地成為它們最好的安身之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