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生亂世,家淒涼,官至司寇,背井離鄉,周遊列國,終歸故鄉

大家都知道孔子是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但孔子的生平大家瞭解得並不多。

孔子這一生:生於亂世,家世淒涼,官至司寇,背井離鄉,周遊列國,終返故鄉,弟子三千,多為棟樑。

孔子:生亂世,家淒涼,官至司寇,背井離鄉,周遊列國,終歸故鄉

孔子生活在春秋後期,群雄紛爭的年代。他早年生活極為艱辛,三歲時父親去世後,20歲左右的母親,帶著孔子回到了孃家,過起了寄人籬下、受人歧視的艱難生活。17歲時母親去世

孔子曾說:“吾少也賤,故能多鄙事。”孔子從小就給別人打工,在別人葬禮上和祭祀時幫忙,後來孔子成為喪葬和祭祀方面的專家。別人有不懂的都來向孔子請教。後來孔子對周禮的各個方面都比較精通,就源於他早年的生活經歷。

孔子:生亂世,家淒涼,官至司寇,背井離鄉,周遊列國,終歸故鄉

這期間,孔子受過季氏家臣陽虎的欺侮,也做過季氏的委吏和乘田,管理倉儲和畜牧。

在艱難困苦中,孔子發憤好學,遍訪名師。大約三十歲左右,孔子開辦私立學校。由於孔子是第一位開私學的,學問水平很高,招收了很多徒弟。孔子的弟子多數都是士族,很多還是公卿子弟,這讓孔子的名氣越來越大。

孔子:生亂世,家淒涼,官至司寇,背井離鄉,周遊列國,終歸故鄉

35歲時,孔子便離開魯國到齊國,由於齊相國晏嬰的反對,孔子幾年沒有得到齊景公的重用,又回到魯國,此後一直聚徒講學。

51歲時,孔子被賞識,做了中都宰,中都宰也就是中都這個地方的最高行政長官,由於為政有方,“一年,四方皆則之” 52歲時由中都宰提升為魯國司空(相當於魯國的建設部部長)。後又任職大司寇,這個職位在魯國的職位僅次於魯定公和三桓,是位居魯國第五位的高官。魯定公已經被三桓架空,孔子也就更加沒有實權。孔子的任何政令只在魯定公的幾座城內有效,三桓地盤上的事情他管不著。一次,魯、齊夾谷會盟。齊景公欲威脅魯君就範,孔子以禮斥責景公,保全了國格,使齊侯不得不答應定盟和好,並將鄆、龜、陰三地歸還魯國。

孔子54歲時,受季桓子委託,攝行相事。

孔子:生亂世,家淒涼,官至司寇,背井離鄉,周遊列國,終歸故鄉

孔子治下魯國頗有起色,齊人害怕魯國強大起來,使用計策,向魯國贈送美女、駿馬、珠寶,造成魯定公不問朝政,孔子最終離開魯國。55歲始,孔子率眾弟子周遊列國14年,兜售自己的政治理想,然而均未獲重用。其間,孔子一行多次遇險;最嚴重的一次是在陳、蔡之間絕糧,但孔子仍講誦絃歌不衰。

年近七十歲時,孔子被季康子派人迎回魯國,但未受魯哀公的任用。這段期間孔子專注於教育和古籍整理。73歲時,孔子去世,眾弟子為其服喪3年,子貢為孔子守墳6年。

孔子:生亂世,家淒涼,官至司寇,背井離鄉,周遊列國,終歸故鄉

孔子的一生可謂充滿艱辛:生於亂世,家世淒涼,由於父親早逝,所以家族沒有人給孔子在仕途上以任何幫助,孔子一切只能靠自己。他的父親只給了他一個士族的身份。但孔子自強自立,敏而好學,所以不到30歲,已經微有才名。

孔子一生中,51歲到56歲是孔子為官的時間。他從最基層的倉庫管理員做起,一直做到代理相國,官至司寇。這對孔子這樣的背景的人來說,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奇蹟。

孔子:生亂世,家淒涼,官至司寇,背井離鄉,周遊列國,終歸故鄉

由於政見不和,孔子從56歲起,不得不背井離鄉,周遊列國,來兜售自己的政治理想,以在他國謀求自己在政治上的一席之地。只可惜,生逢亂世,只有武力能號令天下,以德治國對當時的君主來說,只是紙上談兵。故周遊列國14年,孔子無功而返。

孔子:生亂世,家淒涼,官至司寇,背井離鄉,周遊列國,終歸故鄉

縱觀孔子一生,有一種為了理想,雖九死其猶未悔,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堅韌不拔之志。尤其他的人格魅力,以及精神力量,使他在當時及後世有無數的追隨者,成為無數人的榜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