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節的文化史

尊師重教是中國的傳統,早在公元前11世紀的西周時期,就提出“弟子事師,敬同於父”。教師節,旨在肯定教師為教育事業所做的貢獻。

1985年,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通過了國務院關於建立教師節的議案,會議決定將每年的9月10日定為教師節。1985年9月10日,是中國第一個教師節。

建立教師節,標誌著教師受到全社會的尊敬。這是因為教師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國家的未來。教師的工作同每個家庭、每個兒童、少年、青年息息相關。

在人類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中,教師起著巨大的作用。教師是鑄造人類文明的工程師,是人類文明的傳播者和建設者。

人類文明發展的連續性,有賴於一代又一代的教師的勞動。一個社會、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如果沒有教師辛勤的、有效的勞動,那麼,這個社會、國家和民族的文明進程就會遭受損失。所以,一部文明史,離開教師的因素,是不可想象的。

每逢教師節這一天,政府表彰為教育事業作出傑出貢獻的教育工作者,學校裡舉辦各種文藝活動、運動會、茶話會,學生給老師們佩戴康乃馨、贈送禮物,去看望退休或病中的老師、贈送慰問品等等,以各種各樣的形式表達對老師的尊敬、愛戴與謝意。

教師節的文化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