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黄瓜1斤10块钱!几则小故事,看农业40年巨变!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然而几千年来,吃饱饭始终是历朝历代的难题,以至于在很多时候人们总以“吃了吗”作为见面的问候,农业一直牵动着每个中国人的心。 忽如一夜春风来,改革开放结束了挨饿的历史,粮食装满了中国人的饭碗,40年的巨变里,总有很多东西在闪闪发光,值得我们每一个农人铭记!


1985年,黄瓜1斤10块钱!几则小故事,看农业40年巨变!


21户农民干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1978年冬,安徽小岗村

40 年前,中国农民的一双双手突破了命运的禁锢。当时的生产队队长严俊昌联合同村21户农民干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带头搞起了包干到户

1985年,黄瓜1斤10块钱!几则小故事,看农业40年巨变!


1985年,黄瓜1斤10块钱!几则小故事,看农业40年巨变!


从1982年开始,中央连续发出五个“一号文件”,肯定联产承包责任制。到1984年,全国 99%的生产队选择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是中国农民为农村改革乃至其他领域的改革贡献的智慧,这也是中国第一次将计划经济体制打开一个缺口。


1985年,黄瓜1斤10块钱!几则小故事,看农业40年巨变!


冬天北方不用只吃萝卜白菜

1985 年冬,山东寿光

三元朱村的王乐义从外地学习了冬暖式蔬菜大棚技术

,准备在村里试种黄瓜,他也同样面临巨大的风险。当年,三元朱村第一代大棚种出的黄瓜赶在冬天上市,成了市场上独一份儿,卖出了 10 元 1 斤的天价。

1985年,黄瓜1斤10块钱!几则小故事,看农业40年巨变!


1985年,黄瓜1斤10块钱!几则小故事,看农业40年巨变!


就在那一年,国家开始实施“菜篮子工程”。今天的寿光,平均每天有1000 万公斤蔬菜要运往各地,并出口海外。

当年的闯市场,结束了中国北方冬天只有白菜萝卜的历史,带动整个中国蔬菜产业向前发展。


1985年,黄瓜1斤10块钱!几则小故事,看农业40年巨变!


从进城务工到自己创业

2018 年春,陕西安康火车站

当改革将大批农民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他们当中的一些人开始洗脚上岸进入工业领域。上世纪90年代起,中国迎来全国打工潮。今天,中国的进城务工人员已经有2.8亿人,他们也有了新变化。

黄群根,外出打了16年工。春运,对他来说早已习以为常。但这个春天,对黄群根有点不一样。还是这趟列车,还是要回到熟悉的城市。但变化的是,这一次黄群根不再为别人打工,而是要为自己创业。城市接纳着他们,这里有他们的梦想和希望。


1985年,黄瓜1斤10块钱!几则小故事,看农业40年巨变!


16年前,黄群根随自己家人来到了常熟,在服装加工厂打工,一做就是十几年。这两年,黄群根存了些积蓄,用16年省吃俭用的钱拼拼凑凑再加上些贷款,终于凑足了30万。

就在去年,他用这30万投资开了自己的加工厂。生意越来越好,可黄群根的心里,总有一份牵挂在千里之外。


1985年,黄瓜1斤10块钱!几则小故事,看农业40年巨变!


“紫阳是家乡,苏州是理想,两个都是家!”黄群根说,苏州离家确实很远,苦不苦只有他们9人心里清楚,但这里是他生活的意义,事业和理想在苏州都能实现。

像黄群根这样的人还有很多,他们从家乡走到城市,从替别人打工到开创自己事业,他们一直在证明:努力、踏实、勤奋,永远是成功路上必不可少的珍贵品质。

摆脱土地的束缚,参与现代化进程,再融入城镇化洪流。40年,中国农民阔步向前,始终走在改革的前列。

1985年,黄瓜1斤10块钱!几则小故事,看农业40年巨变!


改革开放40年,从农村开始,由农业见证。当我们在抱怨农场各种问题、农业各种壁垒的时候,回头看看中国农业发展的40年还是会眼眶发酸,脑海里总会出现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对土地爱得深沉的父辈们,我想这也是农业刻在骨子里的魅力——投身的每一个人都是带着使命来的。

你怎么看中国农业的40年?欢迎留言!

一个淘汰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虽然不怎么会种地。

这里是:唯恒农业(weihengny),欢迎各位来撩

有朋友问我们在做什么,我们只是一群农业的观察者

唯恒农业-专注农业领域服务创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