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怎么治疗恶心呕吐

中医怎么治疗恶心呕吐?中医治疗恶心呕吐因症施法,不同的病因导致的呕吐治疗方法不同,一般引起呕吐的原因有六种,分别是脾胃虚弱、胃阴不足、外邪犯胃、饮食停滞、痰饮内停,下面健康之家网老中医详细为大家介绍治疗恶心呕吐的方法。

一、脾胃虚弱

临床表现:经常在饮食不如意或者稍见疲劳后发生呕吐,时而发作时而停止,同时伴有口淡不渴,面白少华,倦怠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濡弱。

药方:香砂六君子汤。

此汤中主要成分包括人参、茯苓、白术、甘草、砂仁、木香、陈皮、半夏、丁香、吴茱萸。人参、茯苓、白术、甘草具有健脾益气的功效,砂仁、木香具有理气和中的功效,陈皮、半夏具有和胃降逆的功效。如果脾阳不振,畏寒肢冷,还可加入干姜、附子;如果胃虚气逆,心下痞硬,干噫丝,可用旋覆代赭汤降逆止呕,如果中气大亏,少气乏力,可用补中益气汤补中益气;如果久病及肾,肾阳不足,腰膝酸软,肢冷汗出,可用附子理中汤加肉桂、吴茱萸等温补脾肾。

中医怎么治疗恶心呕吐

二、、胃阴不足

临床表现:呕吐反复发作,但呕吐量不多,时作干呕,或仅吐唾涎沫,同时表现口燥咽干,胃中嘈杂,像是很饿,但是又不思食欲,舌红少津,脉细数。

药方:麦门冬汤。

此汤中主要成分是人参、麦冬、粳米、甘草、半夏、大枣,其中人参、麦冬、粳米、甘草具有滋养胃阴的功效;大枣具有补脾和胃生津的功效;半夏降逆止呕。如果同时伴有阴虚、五心烦热,可以加入石斛、花粉、知母养阴清热;如果阴虚便秘,可加火麻仁、瓜蒌仁、白蜜润肠通便。如果呕吐比较严重可以可加橘皮、竹茹、枇杷叶以降逆止呕。

三、外邪犯胃

临床表现:突然发生呕吐,并且吐出有力,呕吐食物,起病较急,常伴有恶寒发热,胸脘满闷,不思饮食,舌苔白,脉濡缓等症状。

药方:藿香正气散。

方中藿香、紫苏、白芷芳香化浊,疏邪解表;厚朴、大腹皮理气除满;白术、茯苓、甘草健脾化湿;陈皮、半夏和胃降逆,共奏疏邪解表,和胃降逆止呕之功。

此药中的主要成分是藿香、紫苏、白芷、厚朴、大腹皮、白术、茯苓、甘草、陈皮、半夏。其中藿香、紫苏、白芷具有芳香化浊,疏邪解表的功效;厚朴、大腹皮具有理气除满的功效;白术、茯苓、甘草具有健脾化湿的功效;陈皮、半夏和胃降逆,共奏疏邪解表功效显著。如果风热犯胃、头痛身热可用银翘散去桔梗之升提,加陈皮、竹茹疏风清热,和胃降逆。

中医怎么治疗恶心呕吐

四、饮食停滞

临床表现:呕吐物酸腐,脘腹胀满拒按,嗳气厌食,得食更甚,吐后反快,大便或溏或结,气味臭秽,苔厚腻,脉滑实。

药方:保和丸。

此药的主要成分有神曲、山楂、莱菔子、陈皮、半夏、茯苓、连翘、谷芽、麦芽、鸡内金。神曲、山楂、莱菔子具有消食化滞的功效,陈皮、半夏、茯苓和胃降逆功效显著,连翘清散积热。同时可以加谷芽、麦芽、鸡内金等消食健胃;如果吃了不卫生的东西、酸腐食物,表现腹中疼痛,胀满欲吐而不得者,可因势利导,用压舌板探吐祛邪。

五、痰饮内停

临床表现:胸脘满闷,不思饮食,头眩心悸,呕吐物多为清水痰涎,同时伴有呕而肠鸣,苔白腻,脉滑。

药方: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

此药中主要成分是生姜、半夏、茯苓、桂枝、白术、甘草、吴茱萸、陈皮。生姜、半夏具有和胃降逆的功效,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温脾化饮效果明显。吴茱萸、陈皮具有温脾燥湿以化饮的功效。

中医怎么治疗恶心呕吐

六、肝气犯胃

临床表现:嗳气频作,胸胁胀满,烦闷不舒,舌边红,苔薄白,脉弦。

药方:四逆散合半夏厚朴汤。

此药中主要成分柴胡、枳壳、白芍、半夏、茯苓、生姜、甘草。柴胡、枳壳、白芍具有疏肝理气的功效,厚朴、紫苏具有行气开郁的功效,半夏、茯苓、生姜、甘草具有和胃降逆止呕的功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