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主導開挖的定陵,改變了中國考古的一條定律?

大明王朝是中國最後一個漢人統治的封建王朝,從明太祖朱元璋到明思宗朱由檢一共276年,16位皇帝,其中有很多奇葩的皇帝。有一夫一妻的皇帝,有喜歡扮演將軍的皇帝,有修仙的皇帝,有非常太懶的皇帝,有喜歡做木匠的皇帝。不過最終他們都逃不過一死,生前極盡了富貴,那死後呢?我們就來說一下那位最懶的皇帝他的死後是怎樣的。

郭沫若主導開挖的定陵,改變了中國考古的一條定律?


這位最懶的皇帝是明朝第13位皇帝,名叫朱翊鈞,年號是萬曆,所以歷史界普遍叫萬曆皇帝。他是明朝在位時候最長的皇帝,也是最懶的皇帝,在位48,有30年不上朝。10歲登帝,58歲駕崩,葬於定陵。生前貪財好色,死後一樣不簡單,他的陵墓像極了古埃及法老詛咒。

近代以來中國考古界所做的最荒唐的事就是開挖了明萬曆皇帝的定陵,因為挖開這個陵墓,最少有7個人因此而死了,後來有小道消息就傳出,這是中國式的圖坦卡蒙詛咒。

郭沫若主導開挖的定陵,改變了中國考古的一條定律?


1958年9月6號,新華日報播出了一則新聞。明定陵確定被打開了,這是一座地下宮殿,宮殿是由巨大的青石堆砌而成的。正殿中放有三口硃紅花雕楠木棺材,兩米來長,一米寬。居中的是萬曆皇帝和兩側兩個皇后。打開後發現屍體腐爛,只有骨頭和乾枯的頭髮。除了這些屍體周圍佈滿了珠寶、翡翠、玉石,綢緞,這些珠寶交相輝映,光彩奪目。

郭沫若主導開挖的定陵,改變了中國考古的一條定律?


1955年10月,一個題為“關於發掘明定陵的請示報告”送到了國務院。報告落款的人就是赫赫有名的“郭沫若”,但這份報告卻遭到很多人的反對,因為這樣大規模的陵墓,以當時的中國考古水平,是很難完整保存文物的。但最後還是同意了挖掘,1955年以郭沫若為主的考古隊就這樣開始了。作為考古經驗還在嬰兒期的考古隊來說,這簡直就是在練手。300年前的定陵耗時6年花費800萬兩而建成的,雖然跟不能跟秦始皇陵相比,但其中的困難可想而知。在花了一年半的時間,終於找到一個高8.8米厚1.6米的金剛牆,也就是所謂的地宮入口。

郭沫若主導開挖的定陵,改變了中國考古的一條定律?


最終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萬曆的主棺室。朱漆的楠木,上面鑲嵌了100多顆寶石,600多顆珍珠。考古隊員欣喜若狂,迫不及待的打開了萬曆皇帝的主棺。當時的考古條件和見識都還是比較落後的,許多文物保存條件不夠,大多損壞了。就連萬曆的楠木棺材,考古隊也覺得沒有什麼價值,隨便就丟在了旁邊的山溝裡。

當時萬曆皇帝和兩個皇后的棺材,被扔到附近的山溝裡後,附近的幾名村民聞訊而來瓜分了這塊棺木。但是隨之奇怪的事就拉連發生了,其中有一對年老的夫婦,他們把這珍貴的金絲楠木拖回家,重新打了一對棺材,預備未來後事。結果,棺材剛開始做,老太太,就莫名其妙的死了。棺材打好後,老頭子又離奇死了。

郭沫若主導開挖的定陵,改變了中國考古的一條定律?


幾個月後,還有一個更加神秘恐怖的事情發生了。有一戶農民當時正在山坡上幹活,剛好看到考古隊在扔棺木。他意識到這是難得的好木料,便連拖帶拉的搞了一個最大的木料。後來找人做了兩個躺櫃,堂堂正正的擺在堂屋裡。有鄰居告訴這個農民,皇帝的東西可不能隨便亂用,要是沒那福分,消受不起,還會禍及生命的。這些話他沒放在心上,不久之後悲劇真的發生了。一天中午,他和老婆帶著滿身泥水從田裡家,突然發現家裡四個孩子不見了,夫妻倆找了一圈也沒找到。重新回到堂屋時,才發現堂屋的櫃子旁邊擺放著四雙小鞋子,打開櫃子,四個孩子的身子都壓在一起死了。櫃子里布滿了血跡的抓痕,甚是恐怖。然後就報案了,當地公安將這四個孩子的死因做了詳細的化驗,得出窒息結論。三男一女,其中最大的12歲,最小的女孩年僅五歲,在那樣狹小的空間裡窒息,與其說窒息還不如說是壓死的。

郭沫若主導開挖的定陵,改變了中國考古的一條定律?


就這樣前後有七個人因為萬曆皇帝的棺木而遭遇不測,甚至還有人說,更加邪門的是參與此事的考古學家也都遭遇了不測。比如郭沫若的夫人自殺了,他的兩個孩子,也是自殺身亡了,吳晗在監獄中自殺,連骨灰都沒有找到。鄭振鐸因飛機失事遇難殉職。雖然出土了不少奇珍異寶,但就像是中國式法老的詛咒,詭異的事情真的異常巧合,據說從此之後不主動開挖黃陵就成了考古界的一條明文規定

歡迎大家觀看,喜歡的朋友,請在下方留下評論,收藏,轉發,小編感激不盡。歡迎大家討論一下郭沫若到底是什麼樣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