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信息技術迭代演進 軟件業將加速賦能製造業

新一代信息技术迭代演进 软件业将加速赋能制造业

點擊上方藍色字關注我們~

2019年,以數字經濟為代表的新經濟將成為發展新動能。隨著我國新舊動能加快轉換,也為軟件產業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將加速滲透經濟和社會生活各個領域,軟件產業服務化、平臺化、融合化趨勢更加明顯。

2018年,儘管全球經濟增長持續放緩、產業加快變革調整,我國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務收入同比增速預計仍高達15%,實屬來之不易。

展望2019年,軟件業發展仍將是一抹亮色。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構築起產業發展新支柱,軟件業與製造業融合發展依然是主攻方向,並將在融合中不斷釋放新動能。

新一代信息技术迭代演进 软件业将加速赋能制造业

進入快速迭代關鍵期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並逐步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邁進,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發展勢頭良好,產業規模穩步增長,已經步入穩中向好發展階段。工信部部長苗圩表示,預計2018年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5%。

數據顯示,2018年1月份至11月份,我國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完成軟件業務收入56092億元,同比增長14.7%,增速同比提高0.2個百分點;實現利潤總額7087億元,同比增長10.9%。從國民經濟總體發展水平來看,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依然是發展較為突出的行業。

“展望2019年,從國際看,全球經濟持續復甦回暖態勢明顯,以數字經濟為代表的新經濟將成為發展新動能。從國內看,國內經濟將在新常態下保持穩中向好發展態勢,新舊動能加快轉換,為軟件產業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軟件所所長潘文說。

2019年,隨著《擴大和升級信息消費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工業互聯網APP培育工程實施方案(2018—2020年)》《促進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等國家政策的深入推進和貫徹落實,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將加速滲透經濟和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軟件產業服務化、平臺化、融合化趨勢更加明顯。

同時,我國國民經濟各個領域對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產業的需求持續強勁,產業發展進入融合創新、快速迭代的關鍵期,產業整體將保持平穩健康發展態勢。

2018年1月份至11月份,軟件業出口呈低速增長,共實現出口478億美元,同比增長2.7%。2019年,隨著“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以及各類國際合作不斷落地,對“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和地區的軟件出口將明顯呈上升趨勢,國際化發展將成為國內企業實現業務增長的新動能。

“但是,受全球宏觀經濟形勢弱勢復甦、主要國家政治不穩定因素激增等影響,整體來看,我國軟件出口將延續低速穩定增長態勢,國內軟件企業國際化進程將不斷加速。”潘文說。

新一代信息技术迭代演进 软件业将加速赋能制造业

交叉融合催生新動能

當前,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的滲透性和融合性進一步增強,“倍增器”和“加速器”作用持續凸顯,對各行各業的支撐作用明顯提高。這種交叉融合不僅催生了移動電子商務、智能物流、智慧醫療等新興產業,還加快了傳統產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其中,首要的就是助力製造業向智能化、高端化、服務化、綠色化邁進。

軟件與製造業融合已被視為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途徑。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加快,讓傳統制造業從以機械化、自動化為主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變,提升了製造業生產效率,改變了製造業商業模式。2018年,我國製造業數字化轉型步伐加快,工業企業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和關鍵工序數控化率分別達到68%和49%,製造業智能主導的特徵日趨明顯。

苗圩說,2019年要支持引導利用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推動製造業加快數字化轉型。大力推動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繼續開展試點示範和創新發展工程,加快標識解析國家頂級節點、二級節點建設,引導企業打造標杆網絡。深化製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試點示範,重點培育基於工業互聯網平臺的製造業“雙創”新模式。

顯然,工業互聯網將成為2019年軟件業發展的重點之一。目前,我國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雙輪驅動格局已初步形成,製造企業和互聯網企業成為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的兩股核心力量,為製造業高質量提供了有力支撐。

潘文說,2019年工業技術軟件化作為工業技術、工藝經驗、製造知識和方法承載、傳播和應用的重要載體,將持續深入推進,推動軟件在工業領域更好發揮“賦值、賦能、賦智”作用。隨著《工業互聯網APP培育工程實施方案(2018—2020年)》等政策頒佈實施和交叉融合的不斷深化,工業領域的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應用需求將加速釋放,工業軟件尤其是APP將成為推動軟件產業與工業業務場景深度融合的重要手段。

新一代信息技术迭代演进 软件业将加速赋能制造业

新技術加快應用突破

“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是當前研發投入最集中、創新最活躍、應用最廣泛、輻射帶動作用最大的領域。”工信部總經濟師王新哲說。

2018年,人工智能、大數據等軟件業新興技術在技術、產品和商業模式方面逐漸成熟,新業態、新技術不斷演變出更多綜合性的新應用,為促進產業創新發展提供了新動能。

其中,我國大數據發展政策環境不斷優化,多層次協同推進機制基本形成,大數據專利公開量全球佔比已達到40%,一批大數據平臺快速發展。潘文認為,2019年與大數據相關的信息採集、管理和分析軟件具有較大發展潛力,企業數據採集工具、數據質量改善和集成工具、數據分析工具等軟件銷售額將穩步增長,數據驅動業務發展成為企業共識。大數據與實體經濟融合將更加深入,對智能製造的賦能效應將進一步釋放。

在人工智能產業,智能語音、圖像識別等領域產業鏈已初具規模,應用領域不斷擴展,對教育、汽車電子、智能家電、公共安全等相關產業高端化發展形成了較強的帶動作用。

展望2019年,隨著相關政策落地實施,以及大數據、雲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加速迭代演進,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將進一步加強,推動傳統行業走向智能化,其應用場景將面向工業、家居、醫療、教育等重點領域快速擴張,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與市場機遇。

同時,企業上“雲”進程將進一步提速。傳統軟件廠商將加快向服務提供商轉變,基於雲平臺的服務成為軟件主流模式。隨著雲計算產業生態鏈不斷完善,行業分工細化趨勢將更加明顯,工業雲、政務雲、醫療雲等領域存在巨大的市場潛力。

“2019年,在與製造業深化融合過程中,大數據、人工智能、雲計算、區塊鏈等領域發展新動能將向更深層次拓展,軟件業還將保持平穩增長。”潘文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