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小寒节气与健康保健

「二十四节气」小寒节气与健康保健

「二十四节气」小寒节气与健康保健

节令特点

每年1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285度时为小寒。它与大寒、小暑、大暑及处暑一样,都是表示气温冷暖变化的节气。小寒的意思是天气已经很冷,我国大部分地区小寒和大寒期间一般都是最冷的时期,“小寒”一过,就进入“出门冰上走”的三九天了。

「二十四节气」小寒节气与健康保健

健康提示

在小寒到来之际,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冷的时期,在保暖的同时,人们要特别注意预防冷辐射综合征。具体措施是: 在屋内要远离过冷的墙壁和其他物体; 睡觉时至少要离开外墙50厘米以上。如果墙壁与室内温度相差超过5度,墙壁常会出现潮湿甚至有小水珠形成。此时可在墙壁前放置木板、草垫或泡沫塑料,以阻断和减轻冷辐射,从而保护身体免受冷辐射的损害。

「二十四节气」小寒节气与健康保健

节令谚语

小寒大寒不下雪,小暑大暑田开裂。

小寒大寒,冷成冰团。

小寒不寒,清明泥潭。

小寒大寒寒得透,来年春天天暖和。

小寒大寒,滴水成冰。

小寒不寒寒大寒。

小寒天气热,大寒冷莫说。

小寒暖,立春雪。

小寒寒,惊蛰暖。

小寒蒙蒙雨,雨水还冻秧。

小寒无雨,小暑必旱。

节令饮食风俗

“小寒”节气中有一重要的民俗就是吃“腊八粥”。《本草纲目》中记载:粥能益气、生津、养脾胃、治虚寒”。也就是说,粥有调脾胃、补中益气、补气养血、驱寒强身、生津止渴的功效。小寒时节天气寒冷,人体需要滋补,喝腊八粥既暖胃又营养,还是绝佳的天然养生补品。腊八粥一般是以糯米、红豆、桂圆、红枣、花生、杏仁、松子等煮成“甜稀饭”,在隆冬时节里吃上一碗,甜在口中,暖在心头。

「二十四节气」小寒节气与健康保健

膳食调养

据说早年黄河流域的农家每逢小寒,家家时兴用“九九消寒图”来避寒,如今各种药腊火锅成了消寒壮热的美味佳肴。正因如此,很多人忽略了合理进补的问题,特别是年轻人,自恃体强而暴饮暴食,饥饱寒热无度,最终引来无穷后患。

唐代名医孙思邈指出:“安生之本,必资于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生存也,.......故食能排邪而安脏腑。”说明饮食对人体的作用。

小寒节气虽已数九寒天,人们大补特补无可非议,但进补当中不可无章无法,应本着“因人施膳”的原则,了解饮食宜忌的含义。元代《饮食领知》强调:“饮食,以养生,而不知物性有相宜相忌,纵然杂进,轻则五内不和,重则立兴祸患。”所以提醒大家在进补时不要被“五味之所伤”,年轻人更应根据自身情况有选择地进补。

说到进补,自古就有“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的说法。人们在经过了春、夏、秋近一年的消耗,脏腑的阴阳气血会有所偏衰,合理进补既可及时补充气血津液,抵御严寒侵袭,又能使来年少生疾病,从而达到事半功倍之养生目的。在冬令进补时应食补、药补相结合,以温补为宜。

「二十四节气」小寒节气与健康保健

小寒养生重养肾

一般来说,青年人机体代谢旺盛,所需蛋白质和热量较老年人多,而热量主要来源于碳水化合物、脂肪。碳水化合物主要来源于粮食之中,故年轻人应保证足够的饭量,注意粗细粮的比例搭配,并摄人适量脂肪,在选用药膳进补时应考虑这一因素。但年轻人有年轻人的特点,往往有些人因过食肥甘厚味、辛辣之品而招来不速之客“青春痘”,学名痤疮,它给年轻人带来无尽的烦恼。

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性疾病,究其病因和内分泌功能障碍有关,而皮脂腺活动是受内分泌和精神因素影响的。青少年时期由于体内雄性激素水平增高,皮脂分泌增多,导致皮脂淤积,形成毛囊口角化栓塞,增多的皮脂不能及时排除,因而形成了痤疮。为避免痛苦发生,首先要注意个人卫生,温水洗脸常洗澡,少吃油腻辛辣寒凉食品,多吃水果蔬菜。禁止用手挤捏,否则痤疮消退疤痕依在。在治疗上,中医将其分为四型: 肺经风热,牌胃湿热、冲任不调、热结血瘀型。药方分别用[枇杷清肺饮]加减,[龙胆泻肝汤]加减,[加味逍遥散]加减,[四物汤]加减。总之,得了痤疮要及时请大夫诊治,切不可自行处理。

小寒几乎是一年中最冷季节的开始,民间有“冬天戴棉帽,如同穿棉祆”的说法。在寒冷条件下,体温会迅速从头部散去,寒冷会使血管紧缩,全身肌肉紧张,引发头痛、偏头痛、伤风感冒、肠胃不适、失眼等症。因此,如果冬季在室外多戴一项帽子,即使是一项比较单薄的帽子,也会起到显著的保温防寒作用。

「二十四节气」小寒节气与健康保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