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健风波下,糖尿病患者如何选择保健品?

终于有权威机构向夸大宣传的保健品亮剑了。

权健风波下,糖尿病患者如何选择保健品?

随着权健风波的发酵,保健品黑幕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但在昨天,依然有人在糖友群里宣传保健品的好处。那么,面对很多糖友愿意“用人品甚至生命保障”的琳琅满目的保健品,我们真的要和它们说不吗?选择保健品,有哪些坑?我们要怎样才能选择适合我们自己的保健品。

#要和保健品说不吗?#

保健品的定义是:保健(功能)品是食品的一个种类,具有一般食品的共性,能调节人体的机能,适用于特定人群食用,但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

请注意,此处高能警示:保健品,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所以,但凡以治疗疾病为目的的保健品都是在耍流氓。

权健风波下,糖尿病患者如何选择保健品?

保健品其实是一种特殊的食品。从营养学角度来说,人体必需六大营养素,即碳水化合物(主食)、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矿物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属于微量元素,意为人体需要较少的营养素。

矿物质又分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在人体内含量较多,需要量较大的为常量元素,有钙、镁、钠、钾、磷、氯六种。微量元素在人体内含量很少,包括铁、碘、锌、硒、铜、锰、铬、钴等8种。

上完化学课的元素表,我们再回到故事上来。当前很多小广告都是围绕微量元素做文章。比如跟糖尿病相关的“铬”,很多产品都在炒作这个概念。实际上,微量元素,顾名思义,就是需求量很少。平时如果不偏食,多从食物中摄取就足够了。

选择保健品有哪些坑?

权健风波下,糖尿病患者如何选择保健品?

保健品无罪,但夸大宣传、销售没有正规批号的保健品就害人不浅,且让人防不胜防。从众多夸大宣传的案例中,我们为你筛选出以下几大关键词,但凡与这些关键词有关的,请尽量高度警惕:

1、 根治、治愈、不复发:但凡说这个词的都是骗子,不要信;

2、 疗程:糖尿病不存在几个疗程就能治好,虽然得了糖尿病的确可以短时间内停药。但如果保证用几个疗程就让你停药的,我感觉离骗子也远不到哪里去;

3、 祖传秘方、宫廷秘方、中医秘方等。中医中药本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更是我们泱泱中华几千年文明得以传承的重要法宝之一,可是被很多骗子打着旗号,搞得很多正统的中医中药也受到了牵连;

4、 诺贝尔医学奖:与中医中药一样,诺贝尔奖为人类进步贡献非常大。但有些骗子打着这个旗号来行骗就恶贯满盈了。大家要坚信一个道理,即便有得诺贝尔奖的人在糖尿病领域获得突破,也会把技术先传到医院,而不是在各大媒体上宣传治疗糖尿病方案;

5、 各种不存在的协会。比如中国糖尿病康复协会、胰岛再生研究协会等等,看起来很唬人,实际上根本不存在;

6、 邮寄药物:很多广告让你先打钱,然后把药物寄过来。事实上,很多留下的地址根本不存在医院,即便给你寄来的药物也就是一些普通的中药;更何况中医一直强调望闻问切,连面诊都没有,就凭你几句话也敢给你开方子,这样的医生都好不到哪里去;

7、 王医生、李教授等各种不存在的“知名”医生:既然已经很知名,为何不留个全名呢?因为根本不存在,如果留下全名,你上网一搜就知道他们的真假了。

如果你发现还有其他骗人的关键词,也欢迎你在下面留言。

糖友可以选哪些保健品?

选择保健品有两大原则需要坚守:1、选择蓝帽子标识;2、不要以为保健品能把你的病治好。

权健风波下,糖尿病患者如何选择保健品?

在这两大原则下,我们为大家推荐以下保健品:

1.日常可补充维生素、钙剂

(1)出门在外,很多糖友为了图方便可能选择快餐,当然也有可能是大鱼大肉,谷物杂粮吃得少,因此B 族维生素不太够,那可以服用一粒复合B 族维生素。

(2)马上要过年了,遇到这些重大节日,熬夜、应酬、大鱼大肉(这些我们都不提倡)比较多,蔬菜水果也就吃得少,那就吃上一两片维生素 C。

(3)时常回顾一下最近的食谱是一个好习惯,如果发现绿叶菜、奶类或豆制品吃少了,就可以补充钙剂。

(4)冷飕飕的冬天大家都不爱出门,外加本来阳光就不够充足,这时可以考虑补一点维生素 D。

(5)上了年纪,咀嚼能力、消化能力下降,缺乏维生素等营养素的可能性更大一些,所以老年糖友可能相对更需要适当补充维生素,使其达到推荐的供给量。

这些东西不可能替代健康饮食,但至少在短时间内可以弥补供应不足。

权健风波下,糖尿病患者如何选择保健品?

2.功效性保健品建议咨询医生或营养师

中国营养学会理事,中国科协聘科学传播首席专家范志红老师建议到:像花青素、葡萄籽等抗氧化补充剂,还有类似植物甾醇酯、卵磷脂、鱼油等产品,吃对了可能对健康有好处。

但更多人的问题是,盲目跟风,因为电视上提供了某个方子,在不知道自己适不适合吃、能不能吃的情况下,就购买了。这其实是很冲动的。

最好在咨询营养师或医生后,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来购买,而不能只看宣传。

传统补品,像人参、西洋参、鹿茸、石斛之类的严格来说,它们都算是“药物”,是要在医生、药师的指导下服用的,这样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它们的疗效,同时规避风险。

总之,不要跟风,要充分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后,在专业人士指导下吃,营养补充剂才能发挥最好的作用。

最后,那些宣传“治疗”糖尿病的产品,不等于“治愈”糖尿病,也不等于“根治”糖尿病。只要某保健产品说它能治病,百分之百是骗人,不要买,不要买,不要买。

其实,只要通过五驾马车,保持血糖稳定,预防并发症出现,其实一样可以达到健康的体魄、快乐的心态和”美好的人生啦。如果均衡健康饮食,其实大部分人都不需要额外补充保健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