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管理架构

一、计划管理

无计划不成序,计划管理要解决的是目标和资源之间关系是否匹配的问题。因此,计划管理由三个关键元素构成,目标、资源和两者的匹配关系。

01. 目标为基点:

目标管理的实现需要三个条件,1高层强有力的支持;2目标要能够检验;3目标要经过高层管理者的确认。

02. 资源为对象:

很多人通常会以为目标是计划管理的对象,其实计划管理的对象是资源,资源是目标实现的条件,要实现计划,唯一的办法是获得资源。

03. 目标与资源匹配为结果:

这是衡量计划管理好坏的标准,当所拥有的资源能够支撑目标时,计划管理得以实现。当资源无法支撑目标或者大过目标时,要么是“做白日梦”,要么是浪费资源。

二、组织管理

01. 指挥统一:一个人只能够有一个直接上司。

02. 管理幅度:有效的管理幅度是6-10个人。

03. 分工:根据权责和专业化来进行横向与纵向分工。

04. 部门化:把分工所产生的同一专业的员工集合于一个部门内,由一个经理来领导并加以协调。

组织设计的原则是想平衡权力和责任两者之间的关系。因此实现组织管理需要两个条件:专业化与分权。

05. 专业化:所谓专业化是个人具有哪一块专业领域的技能知识,在哪些方面经验丰富,让这一类人就负责管理那个部门的工作。这样一来专人管理专事,才能有效率有质量的完成工作。

06. 分权:什么样的权利就做什么样的事,负责好自己范围内的事情。这样有条有理,但是某些领导喜欢越过自己的权限领域,不去发挥自己的专项,而是喜欢涉及其他领域。利用自己的职务权利做出一些指令,其后果却是导致其他人无法很好地完成工作,还会由于自己的不专业引来一些不必要的事端和问题。

07. 放权:作为领导和企业高层来讲如果不舍得放权,自己只能越来越累,而且整个公司的业务也会进展很缓慢。因为所有人都要排着队等着你一个人的抉择信息。放权让下属大胆的发挥所长,这样不但会得到尊重,而且领导层也会轻松,工作进展速度也会快,不然你请他来干什么呢?流水线的机器?还是遥控器?你负责按按钮他换台。

组织管理架构

在这个越来越复杂、高速变化的时代,顺势而为是王道,知识经济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