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銀行內部員工基本不買理財產品?被辭退銀行員工說出了實情

為什麼銀行內部員工基本不買理財產品?被辭退銀行員工說出了實情

在20年前,如果我們手頭有1萬塊錢,可以說就是很有錢的萬元戶了,而在十年前如果我們的月薪工資達到3000元,說明這個人的能力也是很強的,而現在多數人普通工資都達到了1萬元一個月,但是去掉吃飯買衣服以及還房貸車貸等等,就是一個月一個月1萬元的工資收入,每個月剩下來到手的錢也不過所剩無幾了。而對於有車有房的人來說,多餘的錢或許可能就會放在銀行或者用來購買一些理財產品,這樣總比放在銀行的一些利息比較高了。而隨著現在一些手機上的APP理財產品也是比較多,但是大多數的理財產品都是不太靠譜的。而很多人認為能購買理財產品,理財產品賺錢的人那麼當然是銀行內部的員工呢了,因為他們在銀行工作,對於購買什麼樣的理財產品,哪一種理財品產品能夠賺錢,銀行內部員工肯定都是知道的,但是事實情況真的是這樣嗎?其實我們不知道很多銀行內部員工基本是不買理財產品的,而一名被辭退的銀行員工也是說出了真相。

為什麼銀行內部員工基本不買理財產品?被辭退銀行員工說出了實情

首先在銀行工作的人讓我們看起來很羨慕,很多人都說銀行工作的人工資加上各種補貼福利,以及購買了理財產品,一個月上萬元工資很輕鬆的事情的,坐在那裡,銀行工作人員只是數數錢而已,但是事實真的不是這個樣子。其實銀行普通工作人員工資也就3000多元,然後去掉租房子吃飯等等,手頭的錢並不是很多的,所以他們幾乎是沒有多餘的錢去購買這個理財產品。

為什麼銀行內部員工基本不買理財產品?被辭退銀行員工說出了實情

而第二點在銀行裡面有很多不一樣的理財產品,很多人都會認為在銀行裡面的理財產品都是銀行的,其實並非是這樣的,有些理財產品是銀行自己的,當然也有一些理財產品,是銀行和一些理財商合作的,也就是說銀行幫忙這些理財的商家來推廣。但是如果不是銀行的理財商家,那麼如果一旦遇到風險或者可能就要跑路了。在現在經濟不太好的時候,出現一些資金鍊斷裂,那麼理財產品就很容易打水漂,所以大家不要被一些理財產品高收益給誘惑了,理財產品的收益越高,那麼風險性就越大。

為什麼銀行內部員工基本不買理財產品?被辭退銀行員工說出了實情

第三點不是銀行的工作人員是不想買理財,現在我們大家都可以來看一看你們周圍的房價等等,哪個房價不是一平方,少則幾千元,多則幾萬元,然後很多人都要承受一些車貸房貸,甚至下有小上有老養家餬口,一個月幾千元工資,說實話真的是花花也就沒有了,哪有多餘的錢放在銀行中來買理財產品的。雖說現在工資上漲幅度比較大,但是人民幣也越來越貶值,真實的有錢人都是拿來投資,不會去購買一些理財產品。

為什麼銀行內部員工基本不買理財產品?被辭退銀行員工說出了實情

第四點,現在大家也可能都能感覺到,現在尤其是在手機上一些APP的理財貸款理財方式等等都是不太靠譜的,我們看起來利息很高,一旦拔倒貼了老本,前把錢都全部砸進去之後,最後發現自己所有的錢不但沒有賺上來,最後連本帶利全部都虧掉了,所以如果大家真的想理財投資的話,那麼建議大家一定不要把錢集中在一個產品上。多地撒網,才可能賺得更多一些。

為什麼銀行內部員工基本不買理財產品?被辭退銀行員工說出了實情

還有一點,其實理財在銀行內部員工來說,事實上也沒有什麼很大的優惠的,因為對於銀行來說銀行也是有自己的規定,銀行內部員工有些理財產品是不能購買的,而有些理財產品雖然可以購買,但是理財的利息也是很低的,所以說真正的好處是輪不到這些銀行內部員工來參與的。而我們也能可以看到,越是有錢的人越不會把錢放在銀行,越是沒有了錢的人才會把錢放在銀行購買一些理財,甚至放在銀行死期來吃利息。而能夠真正賺錢的人就是用錢賺錢才能賺更多的錢,放在銀行死期利息和買理財,頂多也是隻是一個吃飽飯而已,想要發大財是不太可能的。

在銀行裡面也有一些任務,比如說必須規定某些員工把哪些理財產品推銷出去,如果這些理財產品沒有達到一定的任務量,可能由於很多的崗位競爭,那麼這個銀行的內部員工就要被辭退掉,所以說理財產品有些我們看起來很火爆,銀行的員工也是最後的幕後推手之一,所以建議大家在購買理財產品的時候,一定要頭腦清醒,不不要被高利潤理財產品所吸引,最後吃虧了才後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