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岁孩子斑秃:孩子行为反常?父母可能忽略了那些行为背后的语言

育儿的路上,父母总是会面临许多的困惑与挑战。比如,当初那个乖巧可爱的孩子,可能突然就变得爱发脾气、爱打人,又或者是厌食、尿裤子、不爱与人交流了。对于孩子的一些反常行为,父母常常会困惑,却又不知道问题出在哪。

之前,杭州媒体曾经报道过一个三岁的孩子出现了“斑秃”的事情。家长发现孩子的头发总是左一块、右一块莫名其妙地“失踪”,于是带孩子去就医。就医的结果,也是让人哭笑不得,原来孩子出现这种情况完全是自己用手拔掉的。

孩子为什么非要跟自己的头发过不去呢?原来,父母给还在上幼儿园的他,报了太多的兴趣班。孩子不愿意去,可是不管怎么哭闹发脾气都没用,于是他只能用拔头发的行为来表示抗议。

看到了吗?孩子突然变得反常,一定是有一些我们所不知道的原因存在。只不过许多父母的第一反应是斥责、埋怨,或者是用他们所能想到的一切奖惩方式,试图让孩子尽快回到正轨。结果当然显而易见,会失败。

如何看待孩子的这些反常行为,又怎样让孩子重回正轨?《看见孩子,看见自己》这本书或许能够帮你答疑。作者A.H.布拉夫曼博士,是英国国家健康中心心理咨询师,他有着长达50年的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咨询的经验,帮助了无数的家庭和孩子。他认为孩子的许多身体症状,其实是内心困扰的外在表现,他们大部分的行为都是有迹可循的。

A.H.布拉夫曼博士将一些典型的案例事件编著到了《看见孩子,看见自己》这本书中,它们将为我们揭秘:父母应该如何通过解读孩子的行为,去了解他们的内心,并且最终帮助他们走出心里的焦虑和困境

三岁孩子斑秃:孩子行为反常?父母可能忽略了那些行为背后的语言

看到孩子的行为,更要看到行为背后的语言

本书是由24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罗列而成的,年龄跨度非常大,囊括了一岁多的婴儿到十几岁的青少年。他们的问题不一而足,有的是尿床、便秘、大小便失禁;有的是恐惧、焦虑等等。

作者在与孩子交谈和接触的时候,大多会要求他们画画,通过这种无意识的动作,来观察孩子内心真正的声音。很多时候父母都会非常惊讶,外表看起来无异的孩子,原来内心有这么多的想法和焦虑。他们每天与孩子待在一起,却没有真正的了解孩子。

比如:有一个叫安德鲁的快九岁的孩子,已经大便失禁有三年了。因为时间过长,具体的原因可能已经很难弄清了,但在与他们一家接触的时候,布拉夫曼博士很快就发现了影响孩子的因素大致有两个:一个是孩子的父母经常吵架;另一个就是父母常常忽略孩子的感受,并且从来都不会主动倾听。

实际上,很多孩子的反常行为都是希望得到父母的关注,父母能如果够倾听和理解他们,身体的症状就不药自愈了。

可见,倾听和理解,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多重要。

三岁孩子斑秃:孩子行为反常?父母可能忽略了那些行为背后的语言

正确解读,而不是随意揣摩

虽然了解孩子的想法很重要,但也要正确解读,而不是仅仅靠揣摩。因为有时候父母的解读,和孩子的想法是两回事,如果没法弄懂孩子的真实想法,问题就得不到解决。

我怀老二的时候,有一天老大跑过来问我什么时候生小宝宝。我以为他是好奇,想见弟弟妹妹了,就告诉了他预产期的时间。他回了一句哦,就跑开了。

因为对时间和日期没什么概念,所以,他还是会常常问我这个问题。后来我终于忍不住问他为什么紧张这个日子。他回答说,因为你生完小宝宝就可以抱抱我了。这个回答让我心酸了许久,我拥抱了他,并且对他说:现在妈妈也可以抱你,只是抱不动而已。

他很开心,之后再也没问我什么时候生宝宝,因为他知道只要想抱抱了,妈妈就一直在那。

如果我仅仅是相信自己的揣摩,那么我可能永远也无法了解他的真实想法,而他时不时就跑来问问题的行为就不会结束。

三岁孩子斑秃:孩子行为反常?父母可能忽略了那些行为背后的语言

父母要“看见”自己的焦虑

看见孩子的行为和他们背后的语言固然重要,但能否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很大程度上却也依赖于父母自身。

孩子,就像是父母的一面镜子。他们出现的任何问题,都可以追根溯源地在父母身上找到原因。

就如同前面提到的孩子“斑秃”的事情。归根究底,就是因为父母太焦虑了,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给他报了很多兴趣班。兴趣班报完了,父母的焦虑得到了舒缓,只不过,所有的焦虑都转嫁到孩子身上了。如果父母不焦虑,孩子自然也就不会用拔头发这样的极端行为来抗拒。

有一个五岁的女孩很抗拒去上学,只有待在父母的身边的时候,她才会有安全感。表面上看起来是孩子太害羞太担心所致,但其实这与她的父母太焦虑有关。

因为她是父母唯一的孩子,从小就被各种呵护和疼爱包围着。因此,女孩很容易就接收到母亲的各种焦虑情绪,并且放大到自己的生活中来。后来她的母亲学会了放手,孩子的恐惧学校的症状也随之消失了。

孩子行为反常的原因通常有很多:也许是他们渴望与父母沟通,但是父母忽略了他们的请求和感受;也许是他们无意识的幻想增加了焦虑感;也许是父母的虚伪和冷漠让他们倍感失望……

不管是哪一种原因,都可能导致孩子的身体和行为出现异常。只有当父母“看见”,并且接收到他们的迫切需求,愿意放下身段去走进和倾听时,才能让孩子卸下心防、舒缓焦虑,真正放松下来。

从来就没有完美的孩子,也没有完美的父母

孩子在磕磕绊绊地学着长大,父母也应该学着去了解孩子,倾听他们的焦虑、不安和痛苦。不完美没关系,我们可以在摸索和反思中陪着孩子一同成长。

--------------

(菈妈:热爱文字与生活,专注亲子教育和情感的二宝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