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老人又被訛劇情反轉,不是所有老人都壞,也沒有第二個彭宇

扶老人又被訛劇情反轉,不是所有老人都壞,也沒有第二個彭宇
老年人作為社會中的弱勢群體,原本應該得到大家的照顧和善待,但近些年來頻頻發生的一些“扶老人反被訛”的事件,讓大家紛紛感慨“壞人變老了”。

而在輿論的影響之下,人們很難看到事情的真相,但只要提起扶摔倒老人,應該所有人潛意識中都認為老人在訛人。不過最近發生的“扶老人被訛”的事件卻出現了反轉!

2018年12月26日,在濟南某公交站牌處,騎自行車的老人馬某倒地後,騎摩托車的張先生將其扶起並撥打了120急救電話送醫,遭清醒後的馬某指認系肇事者。張先生此後發佈視頻以圖自證清白,視頻中有路過者表示可以為其作證,還有老人家屬情緒激動地表示“誰訛你?怎麼人家就不幫呢?別人怎麼就不好心呢?”這引發網友對老人一家的譴責。

據相關部門的通報,經公安交警部門調查取證、對兩車痕跡檢驗鑑定,初步查明該起道路交通事故基本屬實,老人確實是張某某駕駛摩托車撞倒的。對於警方的調查結果,騎摩托車的當事人張先生稱,車重及刮擦的程度屬於無感知刮擦,化學成分鑑定是發生了輕微刮擦。對此,張先生對鑑定結果表示接受,並對老人一家表示歉意。

扶老人又被訛劇情反轉,不是所有老人都壞,也沒有第二個彭宇

雖然張某極力為自己辯解,但“劇情”如此反轉,已經很難讓人不去揣測,張某某就是為了推卸責任炮製了“扶老人”被訛的劇情。一起交通事故不僅造成了當事人受傷,還讓傷者家人飽受輿論討伐。需要為之反思的不應該只是肇事者張某,還有正義感爆棚的網絡討伐者,在事情沒有證實之前,就不明真相的圍觀。

在完整的情節沒有出現之前,不應亂加論斷評述,而應就事論事,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否則難免失之急躁,陷入所謂的“真香定律”,也容易造成誤傷。

在該事件中,張先生在警方調查之際自行將帶有明顯傾向的視頻發出,雖非出於惡意,僅是為了自證未撞人,卻也有誤導網民偏聽之嫌;而涉事老人家屬“不是你撞的你為什麼要扶”的混亂邏輯,也像是對訛人揣測“神助攻”式的反向印證,絕非講道理的正確姿勢。

一些網民急匆匆地將老人一家推上輿論烤架,更應該自我反思,而不是甩鍋給當事人張先生或老人家屬。當事人張先生髮出的視頻縱然信息量不小,可畢竟是單方說法,很難取代多方取證和客觀調查的作用;老人家屬言語的失當,也不足以支撐起“顛倒是非的誣陷”論斷。

扶老人又被訛劇情反轉,不是所有老人都壞,也沒有第二個彭宇

近年來,“扶老人被訛”的話題經常被公眾所熱議,老人變壞的論斷也由此展開,扶老人也成了某些調侃,而彭宇案則是這些想象的標誌開端,該案判決還被網友說是“不是老人變壞了,是壞人變老了”。

但以偏概全確實是網友們喜歡的方式,並非所有老人都變壞,也並非扶老人的都被訛了。就連被視作“社會道德滑坡”標誌性事件的彭宇案,其真相也非很多人想的那樣,彭宇本人最後都承認,自己確實撞了人。

對熱門事件評論幾句無可厚非,但是事實尚未出現就亂加評判,確實很傷人。請各位謹慎評論,聽者有心,弱者無能。

扶老人又被訛劇情反轉,不是所有老人都壞,也沒有第二個彭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