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鐵生《命若琴絃》: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

小胖子的終極目標是減肥成功,走上人生巔峰

小矮子的終極目標是就地長高,呼吸上層空氣

小窮逼的終極目標是一夜暴富,喝酸奶不舔蓋

小瞎子的終極目標是重見光明,看一回小妮子

......

小瞎子是誰?他看小妮子幹什麼?

史鐵生《命若琴絃》: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

我們一起去史鐵生的《命若琴絃》中找答案。

《命若琴絃》是史鐵生寫的一篇關於瞎子的傳奇小說。

小說中有2個以說書為生的瞎子,老瞎子師父和小瞎子徒弟。老瞎子的師父告訴老瞎子,三絃琴裡有張藥方,只要彈斷1000根琴絃,就可以拿琴絃做藥引,到時去抓藥就可以恢復光明,開眼見世界了。

老瞎子把師父的話當做救命仙丹,小瞎子卻不在乎。直到小瞎子遇到小妮子蘭秀兒,有了懵懵懂懂的愛情,才重新燃起對光明的期待。

但是後來,小妮子嫁人了,新郎卻不是小瞎子,只因為別人說他是瞎子。很長一段時間,小瞎子失蹤,老瞎子找到他後給了他一個活下去的期望,彈斷1200根琴絃就可以重見光明......

瞎子的琴絃就這樣在小說裡循環了一代又一代。琴絃從開始的800根,到1000根,再到1200根,一代傳一代。

我在史鐵生的這篇小說,看到了他的影子。同樣是身體不健全的人,卻有同樣的信念,哪怕這個信念是自欺欺人,然而就是這個“欺人騙己”的信念支撐了他們走下去。

史鐵生《命若琴絃》: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

《命若琴絃》中老瞎子重複的是他師父的命運,小瞎子重複的是老瞎子的命運,後面可能還有其他的小小瞎子,但是隻要信念還在,就有生活的希望。

其實,我在讀這篇小說時,我看到了很多人的影子,也有自己的影子。我們現在很多人都還處在“小瞎子”的階段,對生活有所期盼,但又不是那麼有動力,都還差一副“藥引”。

小瞎子的藥引,與其說是1200根琴絃,倒不如說是小妮子的出嫁刺激了他,激發出他睜眼看世界的慾望和不甘。我們的藥引其實也是一個契機,一個刺激我們行動的契機。可能是一種食物,可能是一本書,可能是一個人,也可能是一件事。

我們每個人都需要這個“藥引”,不管你是誰、你在想什麼、你在幹什麼。

所以,我建議你可以好好讀一下史鐵生的《命若琴絃》,說不定你就找到了你的“藥引”。

作為讀者,我建議你先泛讀一遍,然後再精讀一遍,慢慢品味小說的奧妙。作為寫作者,除了泛讀、精讀,還有幾個地方,你可以重點看一下。

史鐵生《命若琴絃》: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

莽莽蒼蒼的群山之中走著兩個瞎子,一老一少,一前一後,兩頂發了黑的黑帽起伏攢動,匆匆忙忙,象是隨著一條不安靜的河水在漂流。無所謂從哪兒來,也無所謂到哪兒去,每人帶一把三絃琴,說書為生。

莽莽蒼蒼的群山之中走著兩個瞎子,一老一少,一前一後,兩頂發了黑的草帽起伏躦動,匆匆忙忙,象是隨著一條不安靜的河水在漂流。無所謂從哪兒來、到哪兒去,也無所謂誰是誰……

是的,你沒看錯,兩段一樣的話。但是,它們一個是開頭,一個是結尾。首尾呼應,命運一直在重複。

單看開頭和結尾,你會覺得重複,多餘。但是看完中間的故事後,結尾再次重複,你會覺得感慨良多。

就像生了一場大病,住院治病前,你走過醫院門口。當你康復,走出醫院門口,再回頭看醫院時,你會覺得活著真好,中間養病治病的各種情形也會再次想起。但是這個時候的心態已經不一樣了。

這裡的開頭結尾也是這樣。

好小說的開頭和結尾就應該達到這樣的效果,讓人感慨、讓人記憶。

史鐵生《命若琴絃》: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

還有這一段

老瞎子回到野羊坳時已經是冬天。漫天大雪,灰暗的天空連接著白色的群山。沒有聲息,處處也沒有生氣,空曠而沉寂。所以老瞎子那頂發了黑的草帽就尤其躦動得顯著。他蹣蹣跚跚地爬上野羊嶺,廟院中衰草瑟瑟,竄出一隻狐狸,倉惶逃遠。

這一段是老瞎子彈斷1000根琴絃後,拿著藥引和藥方去抓藥,回來以後的場景。小說到這裡為止,還沒有告知老瞎子是否恢復視力,能否看見東西。但是從這些場景的色彩和基調描述,我們已經猜出了結果。

冬天、大雪、連天空都是灰暗的,而且灰暗一般都不是什麼好兆頭。回到住的地方後,一點聲音都沒有,也沒有人氣和煙火味,唯一的活物就是一隻狐狸,還逃跑了。用狐狸逃跑的動,襯托出環境的靜。死寂,這才是可怕的環境。

在這樣的環境下,發生的事自然也不是什麼好事。自然而然的引出下面小妮子嫁人、小瞎子出走、老瞎子將死的事。

所以,好的環境描寫,對後面發生的故事有很好的鋪墊作用,同時還能揪著讀者的心,調動他們的胃口。

史鐵生《命若琴絃》: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

其實,小說中還有很多類似的環境描寫,需要你自己去挖掘。自己發現的“寶”,往往更珍貴。

以上是我讀史鐵生《命若琴絃》的一些收穫和感悟,希望對你有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