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母虐待小王陽明,陽明:對不起!我和先祖不一樣,結果大快人心

王陽明的成功不是偶然的,他爺爺竹軒公王倫,父親王華都是飽學之士。父親王華甚至在明憲宗成化17年(1481年),36歲時高中狀元。可見家庭薰陶教育是多麼重要。

王陽明的先祖,有記載的追溯到東晉的王羲之,是不是大大有名!有些文獻又將王陽明的先祖考證為晉代的王祥、王覽。其實,王羲之是王覽的曾孫。據王家家廟東正堂論考記載:“羲之在上,子孫昭穆下列,闢別室單祭陽明”。所謂昭穆,指始祖居中,二四六世居左為昭,三五七世居右為穆的宗廟輩次排列。一方面,王陽明的先祖能人輩出;另一方面,王陽明真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繼母虐待小王陽明,陽明:對不起!我和先祖不一樣,結果大快人心

後人有將王陽明的先祖誤考為王祥王覽的,是因為他們的經歷有很相似的地方。王祥,最出名的是他的孝行;王覽,是王祥同父異母的弟弟,非常護兄。現在鄉村文化牆上大量繪宣的“二十四孝圖”,其中的“臥冰求鯉”,講的就是王祥的故事。

繼母虐待小王陽明,陽明:對不起!我和先祖不一樣,結果大快人心

王祥母親早逝,父親續娶朱氏,一段悲傷的故事開始了。從我們偉大的先人舜,到王祥、王陽明,乃至到今天,繼母虐待孩子造成嚴重後果的,一抓一大把,悲傷的故事各有各的不幸,套路總是一樣的。

王祥的繼母對王祥非常不好,驅使王祥打掃牛棚,王祥卻依然恭敬謹慎,父母有病,小心翼翼侍候一旁,生怕有失。繼母曾想吃新鮮的魚,王祥脫下衣服臥在冰上,要破冰捉魚。這時,冰面突然自裂,兩條鯉魚一躍而出,王祥抓回去給繼母吃。這就是“臥冰求鯉”的典故。

繼母虐待小王陽明,陽明:對不起!我和先祖不一樣,結果大快人心

而王祥同父異母的弟弟王覽,和他母親不一樣,非常愛護哥哥。父親去世後,王祥名聲鵲起,繼母朱氏害怕王祥越來越出名,自己的兒子就不會出名了,非常嫉妒,想用毒酒毒死王祥。王覽察覺後,搶奪酒杯不讓哥哥喝。在以後,朱氏做的飯菜,王覽都要先吃。這樣,朱氏也就斷了害人的念頭,王祥王覽兄弟都聲名四起,後來都做了高官,造福百姓。

王陽明深以有這樣的先祖為榮。不幸的是,他也遇到了同樣的悲劇。小守仁(王陽明小時候原名)十三四歲時,母親鄭氏去世,父親的一位愛妾升為正室,對小守仁是非常看不順眼,動不動出小動作。

繼母虐待小王陽明,陽明:對不起!我和先祖不一樣,結果大快人心

小守仁可不一般,有一天,他外出看見一個賣鳥的有隻很怪的醜鳥,眼睛一轉,心生一計,出錢買下來。然後,他出錢找了一位巫婆,這麼這麼耳語一番,回家把怪鳥悄悄藏在繼母的被子下面。繼母回房休息,一揭被子,一隻怪鳥大叫著飛了出去,把繼母嚇了個半死。小守仁可是個孝順孩子,趕快過來跑前跑後,體貼入微關愛一番。

繼母向他說明情況,小守仁覺得事關重大,一隻野鳥怎麼可能飛到屋子裡,鑽進這麼重的被子下面?“何不召巫者詢之?”。那位巫婆一進門,大驚小怪,直呼家有怪氣。繼母把事情一說,巫婆再次強調了事情的嚴重性。於是點好香燭,跪拜神明,一番儀式,假借守仁生母鄭氏的口氣,嚴厲告誡繼母:“汝待我兒無禮,吾訴於天曹,將取汝命。適怪鳥即我所化。”

繼母哪裡知道原委,嚇得魂不附體。連連告饒,表示以後再也不敢了。約莫時間到了,巫婆也從通靈狀態回來,告訴繼母,既然已經答應改過,守仁生母可以放過她,所化怪鳥已經飛走了。繼母大喜,小守仁見好就收,打發巫婆離開。從此以後,繼母對守仁態度大為好轉,不敢再無禮。

繼母虐待小王陽明,陽明:對不起!我和先祖不一樣,結果大快人心

王陽明後來運籌帷幄,一生與權奸周旋,屢遭劫難而安然度過,他的謀略,從小時候就可見一斑。當然,王陽明也和先祖一樣,是一位非常講究孝道的人。只不過他更善於靈活應對,先保全自己,再謀後事萬全之計。後來屢建奇功,聲名地位如日中天,卻為了陪伴家人或是為家人盡孝,多次請辭歸田而不準。

南懷瑾先生講過道德經,關於道,他認為道是哺養萬物,充滿生機,活潑潑的。體道行道,絕不是一個人乾坐在那裡苦思冥想,那即便對人的身體,也是有害無利的。王陽明先生屢遭劫難而能保全自己,又身體力行為民操勞,體道行道到達極高的境界。

繼母虐待小王陽明,陽明:對不起!我和先祖不一樣,結果大快人心

每次看到網上曝出的諸如此類的悲劇,我們當然不能要求那些更幼小無助、更偏遠地方的孩子能像王陽明一樣,自己逢凶化吉。一方面,要加強法制教育,監督懲戒要到位,使壞人不敢伸手,伸手就被捉;另一方面,在各個層面,真應該好好宣傳學習傳統文化,包括王陽明心學在內,都要大力弘揚。全社會形成長的關愛,幼的孝悌,人人向善的良好氛圍,才是我們最嚮往的。你們說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