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患者營養補充的5大誤區,多數人佔3種以上

癌症患者營養補充的5大誤區,多數人佔3種以上

「願你和家人生活得更美好」

以下部分資料來源:中國抗癌協會(China Anti-Cancer Association, CACA)

癌症的治療不只是對疾病本身的治療,疼痛管理、壓力管理、飲食營養等都是綜合治療的重要組成部分。關於營養的補充,有很多患者會產生不同的誤解,一方面是因為對癌症及其治療原理的不瞭解,一方面是因為某些心理作用,導致主觀臆斷。

誤區一:食藥分療

部分人認為癌症的手術、化療、放療過程中,營養的補充是次要的,甚至有些人認為可以“餓死”癌細胞。然而,在抗癌治療過程殺死癌細胞的同時,也會對身體正常細胞造成損傷或死亡,使人體機能受到影響。若不及時補充營養,免疫系統的功能更難以得到恢復,從而增加了感染風險,即使是一些常見的疾病也可能入侵併危及生命。

還有很多人認為既然許多食物都有抗癌的作用,那麼多吃些抗癌食物就足夠了。事實上,的確許多食物都有一定的抗癌作用,但食療畢竟是一個長期而緩慢的過程,很難滿足患者短期的營養需求,仍然需要一些針對性的營養素補充來提高免疫力。

食療是抗癌治療的有效補充,可以在抗癌治療過程中改善患者體質,其作用既不可誇大,又不容忽視。

癌症患者營養補充的5大誤區,多數人佔3種以上

誤區二:極端忌口

忌口是疾病期間對某些食物的禁忌,在治療和康復過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但很多患者對忌口存在誤區,包括過度嚴格的忌口而忽視膳食營養均衡,或是認為不忌口以充足補充營養增強免疫力。

醫生可能會建議減少肉類尤其是高脂肪肉類的攝入,但患者仍需要一些替代品來補充蛋白質,動物蛋白如牛奶、適量的魚類和蛋類,植物蛋白如豆製品等,都可以補充人體所需。另外,在遵守醫囑忌口的基礎上,不應通過個人判斷來增加忌口,以免影響營養的攝入。

誤區三:來者不拒

對於癌症患者,親朋好友往往在探望時會送一些補品,患者自己也認為要好好補一補。然而大多數補品都含有中藥成分或藥食同源的成分,在補充營養時也會出現一定的副作用、相互作用等問題。

患者及家屬對療效的迫切心情可以理解,但營養品的濫用,非但不能治病,還會對人體有害。尤其是一些廣告的宣傳會誇大營養品的作用,甚至說服用某些營養品可以不經手術治癒癌症,這些均屬虛假宣傳,應保持冷靜。用於投入癌症治療研發新項目的資金動輒上億,如何能相信一種營養品就可以治病呢?

癌症患者營養補充的5大誤區,多數人佔3種以上

誤區四:湯才是精華

相信有一種場景並不陌生:病人喝湯,陪護人“吃渣”。對於一些有吞嚥困難的病人來說,喝湯的確是一種攝取營養的好方法。然而,關鍵誤區在於很多人會認為經過長時間的熬製,食物的營養精華都會進入湯中,而食物殘渣是最沒有營養的。

事實上,通常湯的營養只有原料的5%至10%而已,主要是部分易溶物如維生素、無機鹽,而大部分營養(尤其是蛋白質)還是在食材中。因此,只要沒有較嚴重的吞嚥困難、消化困難等問題,不應將湯作為主要營養來源。

誤區五:水果比蔬菜好

很多人習慣性認為,水果比蔬菜有營養。飯後我們喜歡吃些水果,探望病人時也經常送些水果,似乎水果更適合於補充營養。但值得注意的是,蔬菜是絕大多數人一日三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水果往往只作為補充。例如拿蘋果和小白菜的維生素C含量來做比較,蘋果只有5mg/100g左右,而小白菜卻有28mg/100g及以上。

無論是否患有疾病,都應把蔬菜作為重要的營養來源,並且蔬菜中尤以顏色深的綠色、橙色菜營養豐富。當然這並不意味著拋棄水果,一方面對於不同的營養元素,蔬菜和水果各有千秋;另一方面水果因色香味俱全,有助於改善患者食慾,以及作為餐間的營養補充。

持續關注我們,瞭解護理知識,與其他家庭照顧者交流。

癌症患者營養補充的5大誤區,多數人佔3種以上

社群 | 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