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論壇|趙中振武漢講座《李時珍與本草綱目》

功在千秋當一歌

紀念李時珍誕辰500週年系列活動


湖北中醫藥大學

湖北省圖書館長江講壇

趙中振《李時珍與本草綱目》

講座報道

【主講嘉賓】趙中振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副院長 著名的本草專家

本草论坛|赵中振武汉讲座《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主辦單位】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講座時間】2018年5月11日下午14:00

【講座地點】湖北中醫藥大學新校區明德樓學術報告廳


【主辦單位】湖北省圖書館長江講壇

【講座時間】2018年5月12日上午9:30

【講座地點】湖北省圖書館長江報告廳

本草论坛|赵中振武汉讲座《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本草论坛|赵中振武汉讲座《李时珍与本草纲目》本草论坛|赵中振武汉讲座《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趙中振教授包含深情地講解

“李時珍與《本草綱目》”感人故事

本草论坛|赵中振武汉讲座《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湖北中醫藥大學副校長王平親自主持

本草论坛|赵中振武汉讲座《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中本營養學院孫光夫

偕助理駱歡歡、陳鵬、程瞳一起聆聽學習

本草论坛|赵中振武汉讲座《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湖北中醫藥大學明德樓學術報告廳座無虛席

本草论坛|赵中振武汉讲座《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全體師生認證聆聽趙中振教授的精彩演講

本草论坛|赵中振武汉讲座《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全體師生認證聆聽趙中振教授的精彩演講

本草论坛|赵中振武汉讲座《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全體師生認證聆聽趙中振教授的精彩演講

本草论坛|赵中振武汉讲座《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本草粉絲孫光夫與趙中振教授合影留念

本草论坛|赵中振武汉讲座《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講座結束趙中振教授簽名贈書《中振說本草》

本草论坛|赵中振武汉讲座《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湖北中醫藥大學、中國中醫藥報領導

與趙中振教授合影留念


以下是講座摘要整理文,以饗讀者!

【斗南一人李時珍】

李時珍(公元1518-1593年)是明代偉大的醫藥學家。

郭沫若曾用“醫中之聖”概括其對中國醫藥學的偉大貢獻。

李時珍一生歷盡艱辛,27年間為編著《本草綱目》殫精竭慮。

1951年,在維也納世界和平理事會上,李時珍被評選為古代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關於李時珍形象的描述,有據可考的只有明代大文豪王世貞在《本草綱目》序言中提到的寥寥數語:“啐然貌也,癯然身也,津津然談議也。真北斗以南一人。”就是面容溫潤祥和,清瘦頎秀,聰穎健談,乃天下奇才。這樣的評價,是王世貞對李時珍形神兼備的速寫。

“啐然”本是孟子用來指“仁義禮智根於心”的賢德之人才能具有的溫潤祥和的面容。王世貞用來誇讚李時珍,可見在王的眼裡,李時珍面容具有特異氣質:從容和緩、潤澤慈祥,令人一見而為之傾倒。

“癯然身也”是形容李時珍身材瘦削。他長年在鄉間行醫、辨藥,哪裡可能有富態之軀?

“津津然談議也”,則描述了李時珍的言談魅力,津津有味,充溢著無窮的感染力。

王世貞的描述十分生動,又飽含他對李時珍的敬意。後世對李時珍形象的描繪多由此演繹而生。

本草论坛|赵中振武汉讲座《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著名國畫家蔣兆和繪製的李時珍“標準肖像”

本草论坛|赵中振武汉讲座《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和漢藥物學》李時珍像(1924年)

本草论坛|赵中振武汉讲座《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日本《醫仙圖贊》李時珍像(1686年)

【李時珍的“三萬”】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留萬世言

本草论坛|赵中振武汉讲座《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李時珍年表

古人為人處世的最高境界是“立德、立功、立言”,而李時珍經歷了“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留萬世言”三個階段,演繹了完美的自己的人生。

第一階段:讀萬卷書。

李時珍經過上下求索,在23歲那一年,決定潛心鑽研醫學。

他曾賦詩明志:“願父全兒志,至死不怕難。”從此李時珍矢志不移,終成中醫藥大家。讀書對常人來講可能是辛苦的,李時珍卻甘之如飴。如《本草綱目》序所述,李時珍“漁獵群書,長耽典籍,若啖蔗飴”。讀書時,他勤于思考,“稍有得處,輒著數言”。熟讀古書、博採眾家,為其後來編纂本草鉅著奠定了堅實的學術基礎。

第二階段:行萬里路。

李時珍修本草,不是閉門造車。

除了臨床實踐之外,李時珍還進行了大量的野外調查與中藥品種考證,前後用了30年。

李時珍也不是孤軍作戰,他率領四個兒子、四個孫子和幾個弟子,如愚公移山一般,分工合作、鍥而不捨。

這一階段,李時珍從書齋、太醫院走向田野、山川,雖然歷盡艱辛,但他的人生從繼承父業、治病救人的羊腸小徑,攀上集百草大成、澤萬世黎民的萬仞高山。

第三階段:留萬世言。

修訂編撰大型本草本應是政府之事。李時珍憑藉一已之力,“奮編摩之志,僭纂述之權,歲歷三十稔”,成就鉅著,其艱辛非常人所能想象。

【一言九鼎王世貞】

王世貞(公元1526-1590年),字元美,號鳳洲,又號弇(yǎn)州山人,太倉(今江蘇太倉) 人,明代文學家、史學家。後世對王世貞的評論為: “獨領風騷,文壇馳騁二十年。”王世貞才高八斗,作為文壇巨匠,在當時有極高的社會地位,不少後學之輩對其趨之若鶩。

王世貞應邀為《本草綱目》寫序,序言簡意賅,文采飛揚,為《本草綱目》錦上添花,堪稱中國醫藥古籍序言中的上乘之作。學習這篇序言,如醍醐灌頂;閱讀《本草綱目》可以從此起步,讀過《本草綱目》後,再品味一下這篇序言,更能感到其魅力所在。

以下是他在序言中對《本草綱目》的高度評價:“茲豈僅以醫書覯哉,實性理之精微,格物之通典,帝王之秘籙,臣民之重寶也。李君用心加惠何勤哉茲豈僅以醫書覯哉,實性理之精微,格物之通典,帝王之秘籙,臣民之重寶也。李君用心加惠何勤哉!噫!鹼玉莫剖,朱紫相傾,弊也久矣。故辯專車之骨,必俟魯儒。博支機之石,必訪賣卜。予方著算州卮言,恚博古如丹鉛卮言後乏人也,何幸睹茲集哉。茲集也,藏之深山石室無當,盍鍥之,以共天下後世味太玄如子云者。”

【中國本草大系】

“本草”是中國傳統藥物學的特有稱謂,古人云:“藥有玉石草木蟲獸,而直雲本草者,為諸藥中草類最眾也。”意即草(植物藥)為藥之基本組成部分,所以用“本草”二字指藥物。

本草论坛|赵中振武汉讲座《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如此說來,本草學即藥物學。

本草學的內涵廣泛,主要包括中國傳統藥學發展歷史(歷史學)、本草文獻著作本身(文獻學)。

本草著作中所記載內容包括藥物基原、藥性理論和功效應用(藥物學)三個方面。

總結起來,中國的本草大致可以分為三大體系:主流本草、主題本草和地方本草。

一、主流本草

2000年來,中華醫藥連綿不斷,形成了一條文化長河。中國古代有五部最為重要的本草著作,可謂中國本草史上的五座豐碑。

本草论坛|赵中振武汉讲座《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漢)《神農本草經》365種;

(南北朝)《本草經集註》陶弘景730種;

(唐)《新修本草》蘇敬844種;

(北宋)《經史證類備急本草》唐慎微1744種;

(明)《本草綱目》李時珍1892種。

《本草綱目》載藥1892 種,初版於1593 年印刷刊行。《本草綱目》是中國16世紀以前藥學成就的大總結,在中醫藥學的理論和臨床方面成績斐然,堪稱中國古代本草的巔峰之作,對世界自然科學的發展也有卓越貢獻。

本草论坛|赵中振武汉讲座《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本草綱目》“一祖三系”版本示意圖

本草论坛|赵中振武汉讲座《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本草綱目》的植物藥學分類體系

本草论坛|赵中振武汉讲座《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本草论坛|赵中振武汉讲座《李时珍与本草纲目》本草论坛|赵中振武汉讲座《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二、主題本草

主題本草是指內容具有某個特定的主題,如炮製、鑑定、食療、藥性等。

1.以記載炮製經驗為主

《雷公炮炙論》約成書於南北朝時期,首次總結了前人炮製方面的記述和經驗,是中國的第一部炮製專著。

2.以記載鑑別經驗為主

宋代寇宗奭撰寫了《本草衍義》,明代李中立撰繪的《本草原始》是本草歷史上最富有特色的藥材經驗鑑別專著。

3.以介紹食療為主

唐代孫思邈在《千金方》中立“食治篇”專論,是中國現存最早的食療專著。

唐代孟詵撰寫了《補養方》,其弟子張鼎增補後命名為《食療本草》,是一部專門講述食物療法的專著。

元代蒙古族人忽思慧所撰寫的《飲膳正要》亦是著名的食療著作,具有鮮明的蒙古族特色。

明代尚有一部彩繪的《食物本草》。

4.以論述藥性為主

《湯液本草》是金元時期王好古所著的臨床藥學代表著作,載藥242種。

清代汪昂的《本草備要》收載常用藥物475種。

三、地方本草(包括民族藥本草)

地方本草記載某一特定地區使用的藥物。

西晉時期嵇含撰寫的《南方草木狀》是中國和世界公認最早的地方植物誌,收載植物80種,主要是嶺南特有的熱帶和亞熱帶植物。

南宋時期王介撰寫的《履攙巖本草》收載了臨安(今杭州)慈雲嶺一帶的206種藥用植物,是現知存世最早的地方彩色本草圖譜,繪圖精美俊逸,現仍可見明代抄本。

明代蘭茂所著的《滇南本草》成書於14-15世紀。因記述雲南地區藥物,故以滇南命名。該書比李時珍的《本草綱日》早一百多年,是中國現存最早的較為完善的地方性本草專著。

摘自趙中振《中振說本草》《讀本草說中藥》

趙中振教授

踏破鐵鞋尋源本草

為尋源本草,趙中振教授遍訪幾十個國家和地區,尋找各種《本草綱目》藏本,追源道地本草,奔赴世界各地考察、講學、交流,不遺餘力地推廣中醫藥,弘揚中醫藥特別是本草文化,傳揚李時珍精神,為中醫藥事業做出了突出貢獻!

本草论坛|赵中振武汉讲座《李时珍与本草纲目》本草论坛|赵中振武汉讲座《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本草论坛|赵中振武汉讲座《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拳拳之心,諄諄之語

天外有天,過去三十年在海外遊學,我切身感到,國外不僅僅有先進的科學技術值得我們學習,也有很多的自然資源與民間藥用傳統迫切需要我們去學習瞭解、參考借鑑。

世界上的藥用植物我們佔了三分之一,另外三分之二在哪裡?都有哪些功效?

我們應當以更加開闊的視野,博大的胸懷,將世界傳統醫藥的寶貴經驗與資源相容並蓄。

這將有利於豐富中醫藥的寶庫,對於中醫藥理論、實驗、臨床的大發展也將有所促進,中醫藥 學將迎來大發展的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