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犯了错,家长这样处理,效果可能更好一些

育儿中,家长们有没有碰到过这些事:

孩子犯了错误,还没等家长说,他先委屈地哭了起来,家长数落几句,孩子就哭得更伤心了;或者孩子在面对自己所犯的错误时,决不承认是自己干的,有时还会说谎诬陷别人;又或者家长在批评孩子的时候,孩子直接和你对抗起来,脾气一点也不小。

孩子犯了错,家长这样处理,效果可能更好一些

许多家长都很苦恼,“现在的孩子怎么这么难管,骂不得、打不得,犯了错,比家长还厉害,难道孩子犯了错还不能说了吗?可是不说,以后还能管得住吗?”说还是要说的,看怎么说了?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问题。

孩子犯了错,家长这样处理,效果可能更好一些

有研究表明,家庭的教养方式对孩子后天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决定性作为。我们总是习惯了孩子出现问题时,就去找孩子的不是。但是,我们家长有没有反思过自己的教养方式是否得当。孩子为什么不能正视自己的错误?面对自己的错误时,为什么总喜欢说谎、发脾气、破罐子破摔、不承担责任?

孩子犯了错,家长这样处理,效果可能更好一些

家长们可以扪心自问一下,孩子平时犯错时,我们是怎么对待孩子的。我们是不是态度很恶劣地对孩子数落一通?我们是不是总喜欢这时候给孩子讲各种他不一定懂的大道理?我们是不是总喜欢批评完孩子,然后替他去解决问题,而不是让孩子自己承担责任?

孩子犯了错,家长这样处理,效果可能更好一些

如果家长们或多或少地存在以上的行为,那么孩子出现这些表现就不足为奇了。既然家长的指责和讲大道理并不能避免孩子犯错,反而会让孩子养成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那么,家长应该怎么做,才能让孩子正视自己的错误,变得有担当呢?以下是几点建议:

孩子犯了错,家长这样处理,效果可能更好一些

1、 接纳孩子的行为

有些家长可能疑惑,“难道孩子犯了错我们也要接纳吗?”答案是肯定的。

孩子犯了错,家长这样处理,效果可能更好一些

孩子成长过程中产生的好奇心,会促使他不断地去探索各种对他来说比较新鲜的事物,既然是探索尝试,就说明孩子还不具备把控事物的能力,那犯错就是在所难免的。如果我们不能接纳孩子犯错的行为,就是间接性地阻止孩子去探索,因为只有不作为才有可能不出错。

孩子犯了错,家长这样处理,效果可能更好一些

2、 注意教育方式和态度

孩子犯错时,家长的态度直接影响着孩子以后面对错误的态度。如果家长经常性地指责、批评孩子,孩子不但不会正视自己的错误,还会变得退缩。因为他们恐惧因犯错所要承受的责骂。家长的批评责骂,只会让孩子觉得,“犯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千万不要犯错”。

孩子犯了错,家长这样处理,效果可能更好一些

经常性被批评,恐怕我们大人都不太喜欢这种方式,孩子也是一样的。频繁的指责,会让孩子在面对错误时,想的总是怎么能逃避父母的批评,而不是怎么为所犯的错误负责,进而变得没有担当。所以,家长在面对孩子的错误时,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切忌批评、责骂。

孩子犯了错,家长这样处理,效果可能更好一些

3、 让孩子学会承担责任

比如,孩子不小心碰坏了床头灯,家长们除了接纳孩子的这种行为外,还可以跟孩子一起商量,如何处理那个坏了的灯,是拿去修还是再买一个新的。家长可以陪着孩子一起拿去修理店看能不能修好,如果不能修好,那就让孩子用自己的零花钱再买一个。

孩子犯了错,家长这样处理,效果可能更好一些

家长的这种处理方式,既不会让孩子因为犯了错而产生焦虑、恐惧,还教会了孩子以后应如何面对自己的错误,那就是要承担责任、解决问题。而不是好多家长通常做的,先把孩子数落一顿,然后自己去把坏了灯处理掉,或拿去修,或再买一个。

孩子犯了错,家长这样处理,效果可能更好一些

4、 陈述事实,对事不对人

比如孩子在家调皮,衣服弄得满地都是。这时候,如果家长说“谁把衣服弄成这样的,赶紧收起来”,你猜孩子会不会主动出来承认错误,多半是不会的。因为你的语气里充满了怒气,孩子担心自己说了,肯定会遭到你的责骂,干脆就不要承认了。

孩子犯了错,家长这样处理,效果可能更好一些

但是,你要说“妈妈看见衣服乱了一地,你能帮妈妈收起来吗?”同样一件事,这种说法,我们只是陈述了事实,并没有责怪孩子。两种说法,你觉得孩子会更愿意接受和配合哪种说法,肯定是第二种。

孩子犯了错,家长这样处理,效果可能更好一些

不是所有的孩子生来就会说谎、发脾气、不负责,只是我们过于强势或溺爱的态度,让他们不敢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不敢去正视自己的问题。

如果,我们能改变一下自己的态度,学着去接纳孩子,注意跟孩子的沟通方式,或许会收获一个不一样的孩子,家长们可以试试看。

孩子犯了错,家长这样处理,效果可能更好一些

好啦,以上就是我们在面对孩子犯错时,该如何处理的几点建议。欢迎大家评论、分享,喜欢的话要记得关注我哦,我会继续发布更多更好的育儿文章,下期还有更加精彩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