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三国:书中的“正统”观念并非全部是腐朽的儒家思想

读三国:书中的“正统”观念并非全部是腐朽的儒家思想

《三国演义》主要描写了东汉末年由于朝庭的腐败软弱,广大农民饥寒交迫,纷纷揭竿而起,暴发了大规模的黄巾起义。在镇压农民起义的过程中,各路豪强纷纷崛起。农民起义被镇压以后,为了争权夺利,又引发了军阀混战,这些混战,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混战结果,形成了魏,蜀,吴三足鼎立的局面。之后,三国之间又进行了将近一百年的纷争,最后统一于晋朝。

读三国:书中的“正统”观念并非全部是腐朽的儒家思想

痛定思痛,人民对战争深恶痛绝,希望长治久安,希望安居乐业。反映到思想文化等上层建筑领域,由于对历史的发展规律认识不清,只好重新祭起孔孟之道的大旗,召唤世人"克己复礼",回到"人之初,性本善”的初衷,用“三纲五常”约束自己的思想和言行,在维护”纲常”“法纪”的框架中达到天下大治。这种意识反映到作品中,就形成了《三国演义》“拥刘反曹"的儒家思想。在作者看来,“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是一切战争动乱的根源,而只有定尊于大汉皇叔的刘备,才能结束战争,为人民找回安乐,于是有了”携民渡江”,百姓与刘备生死相随的故事情节。当代的读者尽可以嘲笑作者的荒诞与迂腐,但这确实代表了古人向往和平而寄希望于"清官政治"的思想,这是时代与阶级的局限。

读三国:书中的“正统”观念并非全部是腐朽的儒家思想

可以说,“正统"观念既是腐朽的儒家思想,又是维系中国历经战乱而终归一统的纽带。

读三国:书中的“正统”观念并非全部是腐朽的儒家思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