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龍混雜 混動車市場到底誰才有真正實力?

為什麼我們要選購混合動力汽車?廢話,因為有牌照,不限行,免購置稅啊!(不好意思真相了~)

當然,除了相當一部分是因為政策的驅動購買以外,還有部分消費者購買混動汽車是因為其經濟型,動力性,靜謐性和科技感。可能有人會問,考慮這些因素為什麼不買純電動車呢?那啥蔚來ES8,小鵬威馬,不是風頭正勁嗎?

魚龍混雜 混動車市場到底誰才有真正實力?

純電動車最大的問題是其充電便利性的問題。目前市場上主流的車型NEDC綜合工況續航里程在300-450之間,而充電樁的佈局依然很不成熟,因此很多人購買純電動車會有續航里程焦慮。

而混合動力汽車作為介於燃油車和純電動車之間的中間產品,既能保證電動車的經濟型和駕駛舒適性,又能像傳統車一樣通過加油實現高續航,因此成為了很多消費者的第一臺新能源車。

中國的混合動力汽車市場,從2008年只有比亞迪第一家推出了第一代DM系統,到後來上汽加入並推出了自主研發的EDU系統,經過了近十年的發展,到現在已經進入了一個自主合資大混戰的時代。今年以來,寶馬5系和X1都推出了混動版,現代第九代索納塔也推出了售價僅20萬出頭的混動版,比亞迪也推出了全新的唐DM和秦Pro DM,搭載了第三代DM系統。然而對消費者來說,那些不變的是選購混動汽車的關鍵指標。

今天我們就從幾個重要的指標來談一談,咱們廣大消費者應該如何選購混合動力汽車。

續航里程

為什麼把續航里程放在第一位,是因為車企在規劃車型的時候,續航里程實際上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直接影響整車成本和性能。甚至,可以直接區分消費者。

比如有的消費者因為每天上下班往返只有30公里,所以40公里純電續航對他來說已經很滿足了,並不需要花更多的錢來增加續航里程。

但是有的消費者因為上下班路途遠或者充電沒那麼方便,會感覺100公里的純電續航都不夠用。因此,市場上出現了一個很神奇的混動產品,5米車長搭配40.5度電實現純電續航180km,由於還有一個發動機增程因此號稱續航里程超過1000公里,是沒有里程焦慮的智能“電~動~車”,嗯沒錯,是一臺帶發動機的電動車(手動滑稽)。

魚龍混雜 混動車市場到底誰才有真正實力?

市面上現在主流的PHEV純電續航里程基本在60-80公里之間,個別也有達到100公里續航里程的。

那麼消費者應該如何選擇續航里程呢?

我的觀點是,打8折之後(冬季因素)仍然能滿足上下班代步的是最佳選擇。

首先,過低的純電續航里程是達不到國家補貼的基礎線的,廠家不會自己吃虧,只會將補貼的差額轉嫁到車價上,由消費者買單。聰明的廠家一般也都會達到基礎線(50公里,隨政策改變)。

其次,不宜追求過高續航里程。更高的續航里程意味著更大的電池,現階段電池的成本依然居高不下,花出去的錢可能遠遠比通過續航增加省的錢要多得多。而且對於PHEV來說,現在的技術發展很快,最新的發展方向是當電用完了之後,混動系統仍然可以通過電機和發動機的配合同樣實現省油的目的。這時候的PHEV的運轉就如同HEV系統一樣。

油耗

油耗其實是PHEV車型最具有迷惑性的一點。廠家在宣傳的時候往往說的是NEDC工況下的百公里油耗,具體的測試方法在此不去贅述,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我只想說一點:不要看NEDC的百公里油耗,不靠譜!

打個比方,領克01 PHEV工信部綜合油耗1.7L/100km,你信嗎?你實際去開油耗百分之一百不止這麼多。

魚龍混雜 混動車市場到底誰才有真正實力?

為什麼出現這樣的情況,因為測試方法與實際出入太大。在此要介紹另一個測試方法,同樣也是國家標準,但是車企們很少提及——B狀態油耗。

B狀態是指儲能裝置處於放電結束的最低荷電狀態,放電終止條件為車速穩定在50KM/h進行等速行駛放電,直到混合動力電動汽車發動機起動。翻譯成人話就是電池電量再低發動機就得起動的臨界值。

在真實的行駛工況下,遇到最多的狀態就是缺電狀態(尤其是滴滴車主)。因此B狀態油耗才更接近真實的油耗。

消費者在購買PHEV的時候,最好能在官網或者其他資訊類網站上求證一下B狀態油耗再買。不過好在目前各大車企正在逐漸接受B狀態油耗的說法,在一些新車發佈的時候就會同步公佈其B工況油耗。上汽榮威eRX5公佈的B狀態油耗是5.44L/100km,比亞迪新一代唐DM的B狀態油耗是7.5L/100km,秦Pro DM是4.3L/100km。

從以上的新車的B狀態油耗數值可以看出,PHEV在缺電狀態下的油耗已經遠遠低於其燃油版本車型。做到這一點其實很不容易,車企敢於公佈其B狀態的油耗,也是得益於近幾年來得技術進步。比亞迪在全新唐DM,秦Pro DM上搭載了第三代DM技術,升級了前後電機和軟件控制系統。上汽在eRX5和ei6等車型上也全面優化了EDU電驅變速箱和軟件系統。因此才有勇氣在宣傳中把油耗也作為賣點。

動力

我把動力排在第三位,並不是說動力不重要,而是因為我覺得動力是一個相對比較個性化的指標。換言之,並不是每一個人都對混動汽車的動力有著強烈的需求。

日系車企在混動車型的賣點取向上向來是偏向油耗的。混動雅閣可以實現百公里油耗4-5L的同時,實現百公里7.55s的加速,這個加速成績只能算作中規中矩,並不是特別出彩。

不可否認的是,混動車型在提升性能方面確實有得天獨厚的優勢。發動機的外特性曲線決定了其高功率和高扭矩輸出是在高轉速區間,而電機的特性曲線決定了其可以瞬間輸出高扭矩,正是這種互補性使得混動車型大幅提升性能成為可能。

目前行業內成功將混動車型的性能打造為核心賣點的車企只有比亞迪一家。他們在2014年推出的第二代DM車型唐一代上,實現了百公里加速4.9秒的成績。在當時的市場上憑藉著媲美超跑的名號幾乎是名噪一時。而時至今日,他們在這條路上越走越遠,在第三代DM系統上,他們又進一步升級了前後兩個電機的功率,使新一代唐DM的百公里加速最快達到4.3s。

魚龍混雜 混動車市場到底誰才有真正實力?

這種級別的加速,完全足以在紅綠燈起步時把一眾豪車甩到身後,對於那些性能愛好者來說,絕對是裝逼神器。不過,普通的消費者是否需要如此快的加速性能,是要打一個問號的。反過來再想想,如果又能有裝逼的加速,油耗性能各方面還能保持高順準,似乎又找不到拒絕的理由。

總之,在加速性方面我的推薦意見是,因人而異,夠用就好。

除了以上幾個大的方面以外,我認為選購混動車型還需要注意的一點是發動機和電機配合工作的平順性。無論是比亞迪的DM系統還是上汽的EDU系統,從內部結構來說都涉及到了多個電機和發動機,變速箱的協同工作。純電工作時相對簡單,幾乎不存在平順性和噪音的問題。但是缺電狀態下,發動機與電機就會出現協同工作的工況,發動機會有啟停,電機也使一樣。在這種狀態下,是否能保證駕駛的平順性和車內的靜謐性,特別考驗一個車企的功力。建議大家在購買前通過試駕,尤其是缺電狀態下的試駕,獲取相關的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