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禹王台,师旷抚琴,李白吟诗

开封禹王台,师旷抚琴,李白吟诗

一朵菊花开了,

满城的菊花开了。

“不是花中独爱菊,此花开后更无花”,“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古人有各自喜爱菊花风情万种的雅兴,今人有钟情“梅兰竹菊”四君子的理由。

开封禹王台,师旷抚琴,李白吟诗

金秋十月,开封第36届菊花节盛装开幕,爱菊的人相约到“中国菊花城”开封赏菊。赏菊是一种雅致,一定要有清风、明月、古琴,一个要到一个雅致的地方赏菊。

开封禹王台,师旷抚琴,李白吟诗

在开封,禹王台就是这个地方。禹王台是中国最古老的园林之一,禹王台可大有来处,春秋时就有这处“宝地”了。相传春秋时晋国的音乐家师旷曾在此吹奏过乐曲,发怀古之幽情。唐朝李白也曾在这里赋诗,慨叹十载梁园梦。后人因之取名“古吹台”。

开封禹王台,师旷抚琴,李白吟诗

古时的吹台很高,到了明朝还有10米高,周长百米,后来由于黄河泛滥,泥沙淤积,仅高出地面约7米。古吹台秀水环绕,古木参天,曲径通幽,风景优美,距今已经有2500多年的历史。

开封禹王台,师旷抚琴,李白吟诗

汉文帝时,其少子刘武被封为梁孝王,定都大梁(今开封)。梁孝王增筑吹台,改称“平台”,在这里修建了一座十分华美的园林,称为“梁园”。

开封禹王台,师旷抚琴,李白吟诗

开封禹王台,师旷抚琴,李白吟诗

明代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因开封屡遭黄河水患,为纪念大禹治水之功,遂在台上建禹王庙,这座古台从此就叫做禹王台了。

开封禹王台,师旷抚琴,李白吟诗

禹王台南台阶下面入口处是一座门楼式牌坊,上写“古吹台”三个大字。古吹台的建筑,在明清时期曾进行过多次修葺。我们看到的这三个大字是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河南地方官何书写的。

开封禹王台,师旷抚琴,李白吟诗

沿着牌坊下的台阶拾级而上,迎面是面阔三间的御书楼,该楼是为康熙所题的“功存河洛”四字门楣所建。在该楼一侧的墙壁上,即镶嵌着康有为的《游禹王台诗碑》:“将军勒马出郊关,前驱百骑走材官……远上吹台饯行人,洒扫桧柏陈花薰。将军先侯立于门,登高万里来风云……”

开封禹王台,师旷抚琴,李白吟诗

禹王庙有正殿五间,小巧精致。庙内大殿供奉着禹王塑像,东西两侧镶嵌着禹王“治水图”和“庆功图”大幅砖雕。北壁镶嵌着清光绪年间河南巡抚刘树棠摹刻的“岣嵝碑”,文字奇古,字体张扬,为书法爱好者所珍视。大殿东西各有一小院,东为“三贤祠”,西为“水德祠”。

开封禹王台,师旷抚琴,李白吟诗

唐天宝三年(公元744年),李白、杜甫、高适兴会吹台,慷慨怀古,饮酒赋诗,吟的是不是“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安得广夏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无法知道,但一定是激昂高歌,舒畅心怀。

开封禹王台,师旷抚琴,李白吟诗

三贤祠建于明正德十二年(公元1517年),为纪念唐代著名诗人同登吹台而建的祠堂。水德祠也建于明代,祭祀历代治水名人,以配享大禹之功德。

开封禹王台,师旷抚琴,李白吟诗

禹王台园内苍松翠柏,古树参天,亭廊楼阁,风光旖旎,鸟语啁啾。登临其间,令人游目骋怀,心旷神怡。“梁园雪霁”、“吹台秋雨”,从明清至今被誉为著名的汴梁八景之一,是名副其实的千古名园。

开封禹王台,师旷抚琴,李白吟诗

“梁王昔全盛,宾客复多才,悠悠一千年,陈迹唯高台。”

开封禹王台,师旷抚琴,李白吟诗

我心中扶古、思幽、发呆、赏菊的佳处是禹王台。朋友,你心中的通幽、安静、清新、惬意之处又是哪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