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者,所以吟其心


琴者,所以吟其心


琴者,所以吟其心,并不是吟自己的悲悲喜喜的心,而是通过琴来明心见性,找到自己的本性。


五祖有云: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不生不灭,与一切始终念念自见,万法无滞,一真一切真,万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真实,若如是见即是无上菩提之自性。


达摩祖师云:我本求心心自持,求心不得待心知,佛性不从心外得,心生便是罪生时。我本求心不求佛,了知三界空无物,若欲求佛但求心,只这心心心是佛。


琴者,所以吟其心


那么,琴者吟其心,到底吟何种心,弹什么琴?这就要明白古琴到底是什么,古琴的真意是什么?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关于古琴的典故,孔子通过一首琴曲便知道作琴曲的人是何等相貌、是何身份、何等品性;师旷通过弹琴便知道楚宫内发生了什么;师文弹琴引动自然界的变化。由此可见,说它是法器一点也不为过。


可当今世人,一提到古琴,大都还能说出修身养性。然而有几个人学古琴时学过如何修身养性,又有几个老师会教古琴修身养性之道。大家都肤浅的认为,只要弹古琴就能修身养性,管它怎么弹,弹什么。


这也是如今琴道凋零的正真原因,因为没有人愿意去研究它的根本,大家的认识都简单的定格在一首首曲子上面,简单的认为古琴就是一件乐器,一上来就学琴曲,会弹一首曲子就是成就,会弹更多曲子就是更大的成就。然后让自己在一首首琴曲中悲悲喜喜、哀哀怨怨,这样就觉得自己弹的很好。那么请问,你在一首首曲子中修出了什么身,养出了怎样的性?你学的只是如何弹曲子,没有学如何修身养性,又怎么能修身养性呢!在古琴上,现在大多数人都是这样,真的舍本逐末了。


琴者,所以吟其心


那么到底怎么弹古琴,才能修身养性呢?这又要回归到之前的话题,琴者所以吟其心,到底吟的是什么样的心呢?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可见,如果你是用古琴来引发你的七情六欲的泛滥,那一定会适得其反,不仅不能修身养性,反而伤身致病。


弹琴,是自我修正的一个过程。一个情志不调的人,是要通过古琴来使自己的情志回归到一个饱满中正的状态,而不是用古琴来与自己产生情感共鸣,如果这样,那你弹的就不是琴,而是自己的妄心妄念,只会使自己沉入其中不能自制,使自己更偏离真我。琴者,所以吟其心。吟的是一颗清明本真觉悟的心。


但世人都有杂念,甚至都被一颗纷杂无序、妄念纷飞的心所控制,用什么方法才能让这样的心回归到一个本真、灵明觉知的心呢?

听韵

古琴听韵,就是一条回归本心、修正情志的路径。弹琴时,如果我们去认真听一个音,它的韵律波动永远都不会重样,所以我们要想听清楚每一个音的韵律起伏路径,就必须做到心在当下、心无杂念。在听韵的这一刻,你的心是本真的存在于当下的,当我们以这种状态一直去听韵,久而久之,心会越来越静,情志也会逐渐中正。这样才能陶冶情操,修身养性。


听韵的本质

当我们看到一幅美丽的画卷,美丽是我们的整体感觉。但是有人问它为什么会如此美,我们就要走近它,仔细观察它的每一个细节,当我们观察到画卷中植物的微小脉络都能清晰可见,人物的瞳孔里映射着美景的时候,我们会被这样的细节所震撼,才算真正懂得它的美,懂画的人甚至能看到作画者的气晕如何游走于画中。


那么听韵,就好比你走近画卷,去仔细观察它的细节之处,于琴就是仔细听清楚每一个音的韵律波动,唯有如此,才能恰到好处的完成音与音之间的衔接,弹出的琴曲才能真实动人。


琴者,所以吟其心


我们在听韵时,一个音慢慢走远,听不到的时候,是不是就代表这个音消失了呢?不是的,音听不见了,但音气还存在。


夫乐以开山川之风也,以耀德于广远也。风德以广之,风山川以远之,风物以听之,修诗以咏之,修礼以节之。夫德广远而有时节,是以远服而迩不迁。


音气它会一直在天地间游走下去,它能走到多远呢?如同庄子所说:飓风起于萍末。庄子由浮萍轻微颤动一下产生的声波,一直跟着听下去,听到最后发现产生了一场大风暴。那么琴韵也是这样,它一直存在并未消失,如果我们能始终关照得到它,就能知道外面发生的事情。


要达到这种境界,就需要定力,不是你听韵一天两天就可以了,你还要会听气,能感受到气的振动。


琴者,所以吟其心

那么怎么听声音的气呢?打个比方,我们往水里丢个石子,石子跟水面接触的瞬间就会产生涟漪,我们去观照石子沉下去地方,你就会发现这个地方有一个力不断的在开合。石子沉下去的瞬间挤压了水的空间,水就被挤到两边去产生涟漪,眨眼间石子到了下一层水面,所以上一层水又合回来了,而下面的水又涌出涟漪。如果我们把水分成无数层,在石子沉下去的地方就会涌出无数层涟漪。就说明在石子沉下去的地方存在一个上升与下沉的轴劲,使水在这个点不断产生涟漪。水面单独的一个涟漪就像我们听的一个韵,而这个轴劲产生的涟漪就像我们要听的气。


我们弹琴的时候也是这样,从一个轴劲上会产生无数声波,我们关照一个声波就是在听韵,而我们观照音轴就是在听气。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有足够的耐心与定力,才能得其一二。


之所以说弹琴是时时刻刻观照本真,不仅是因为要有一颗本真无杂的心去听、放松的身体去感受,还要有自然本真的弹琴状态。


琴者,所以吟其心


这样的状态,它是放松的,是不带任何修饰造作的,是能够让气贯通上下的,只有弹琴的人气顺畅通达,弹琴的时候才能感受到气,才能听到气。下面就把这样的弹琴方法分享给大家,希望对寻求琴道的人士有所助益。


1、对准4、5徽中间坐下,大腿根部以上入座,两脚微前伸,与肩同宽。(腿不上凳子,身体才能端身正坐,重心中正沉稳。)


2、命门放松,垂肩坠肘,右手春莺出谷势放于岳山外,左手仇锷麟峰势放在十徽外。(命门放松,气机才能充满全身,身体才能灵动没有障碍,下面自然屈膝松垮,上面含胸拨背、虚领顶劲,左右手自然垂肩坠肘。)


3、順腕,指实掌虚,贴弦,放松,顺势过弦。(順腕才能气通势顺;指实掌虚才能手指不动用势弹琴,才能发出本真的琴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