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中9句真言,洞悉天道、地道、人道、世道!不可不知!

《道德经》是我国春秋时期的一部哲学著作,由后世称为老子的李耳所著成。此书的成书在诸子百家分家之前,所以诸子百家的思想大都是从此书中分化而出,由此可见此书的影响是何等深远。

《道德经》一共五千余字,所以也称为《五千言》,它也是我国道教所尊崇的道家至典,书中的主要思想是追寻“有道”,有道的意思便是顺应天理顺应自然,万事万物在这个基础上才能繁衍生息日趋长远。所以人也要顺应自然而为之,不可违背天道。本篇便摘选道德经中洞悉天道,地道,人道,世道的9句天机至理,与大家来一起追寻一下道之精髓。

《道德经》中9句真言,洞悉天道、地道、人道、世道!不可不知!

一,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释义:懂得弯曲便可以保全。强压之下容易伸直。底陷的地方容易盈满。旧的东西凋敝,新的东西才会生出。追求的东西越是单一,获得的回报则更加巨大。涉猎的方向越多,那么产生的疑惑也就更大,也不利于成功。

二,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释义:人若是常常轻易许诺,为人则必定缺少信用。如果将事物看得太过简单,那么碰到的困难也就越多。只有重诺之人才能守信,行事不掉以轻心才能获得更多的成功。

《道德经》中9句真言,洞悉天道、地道、人道、世道!不可不知!

三,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释义:上上之德应该如水一样,水有利于世间万物却从不争辩自己的功劳,它总是由高处流向低洼,不符合人向上的喜好,但水的行为则最合乎道的真理。人追求高位却求之不得,水利万物却有功不争功成身退,这样的行为和品德则更令人敬佩。

四,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释义:言多必失,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看似无所不通,但往往就会因为说的太多,而无法自圆其说,话说得太满最终却无法兑现。还不如守得中正量力而为,如此才符合道的概念。

《道德经》中9句真言,洞悉天道、地道、人道、世道!不可不知!

五,夫唯不争,故莫能与之争。

释义:一个人只有做到不争,才能常立于不败之地。因为与世无争,所以世人皆无人能与之争锋。人只有超然于物外才能达到别人无法企及的高度。

六,祸莫大于轻敌。

释义:人的祸患的产生,最大的原因莫过于轻敌所致。所以做人做事宁愿让人轻视,也不可被人高估。宁愿高估别人也不可轻视别人。如此才能远离灾祸。

《道德经》中9句真言,洞悉天道、地道、人道、世道!不可不知!

七,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释义:大的道理从来不露锋芒,大的成就也不可能早早到来。真正美妙的声音让人人都听不到声音,真正的大度则能包容万物并无固定的形态。

八,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释义:持久的追求盈满不如适可而止,持久的锋芒毕露,也不可能长久的存在。做人做事不可一味求满贪得无厌,适度即可,否则终将自取其辱。

《道德经》中9句真言,洞悉天道、地道、人道、世道!不可不知!

九,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释义:产出而不是为了占有,有作为而不是为了居功自傲,成就事物而不是为了主宰一切,这样的品行便是最高尚的品德。人不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而有所追求,而是要以体现自己的社会价值为己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