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州客家人怎樣過冬至?

賀州客家人怎樣過冬至?

每年的12月22日是“冬至”,俗話說“冬至大過年”,賀州的客家人格外重視這個一年中團圓的日子,許多在外面工作的親人紛紛趕回家裡過這個節日。

“冬至”又稱為“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重要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起源於春秋時期,盛於唐宋,流傳至今。人們認為冬至這天是陰陽二氣自然轉換,是上天賜與的福氣,這一天賀州客家人會顯得特別忙碌和喜慶。


賀州客家人怎樣過冬至?


賀州客家人在冬至這天除了殺雞宰鴨之外,還要做一種特別食品一一蘿蔔餈。以慶祝一年的豐收和順利,而冬季正是蘿蔔大量上市季節,新鮮脆爽的蘿蔔成了客家人餐桌上的美食,正應了那句“冬吃蘿蔔夏吃薑”的飲食諺語。

賀州客家人怎樣過冬至?
賀州客家人怎樣過冬至?
賀州客家人怎樣過冬至?

“蘿蔔餈”是用糯米粉製作,糯米粉揉成的麵糰沒有韌性,輕輕一掰就會一半,一般都是先用糯米粉揉一小團,然後放進開水裡煮熟,再把這團熟粉加到剩下的幹糯米粉中加水揉成團,揉成既有韌性又有粘性的糯米糰。蘿蔔餈裡面的餡料都是些蘿蔔蔥花腐竹豬肉等,咬一口嚼嘴裡,既有蘿蔔的脆又有蔥的清香,夾帶著肉沫的糜香,舌上味蕾瞬間得到極大的滿足。

賀州客家人怎樣過冬至?
賀州客家人怎樣過冬至?

在蓮塘一帶的客家人,還喜歡在冬至的前一天製作粽葉餈粑,餈粑也是用糯米粉作團,餡料有甜有鹹,適合家人們不同的喜好。粽葉餈粑最大的特點在一一粽葉。棕葉,又名箸葉,生長在廣袤的叢山峻嶺中,它含有大量對人體有益的葉綠素和多種氨基酸等成份,可提取天然香精香料和食品添加劑,氣味芳香,聞上去有迴歸大自然的感覺。勤勞質樸的客家人用粽葉包餈粑,就是利用其特殊的竹香味和防腐作用,讓糯米餈粑存放時間能更長久些,這些原汁原味沒有任何添加劑的綠色食品,讓客家人的身體更健康,客家人的山歌更瞭亮。

賀州客家人怎樣過冬至?

賀州客家人冬至會帶上煮熟的整雞豬肉水果供品前往祠堂祭祀先祖,帶去宗祠祭祀的雞,製作得頗有技巧,整隻雞先擺弄好造型,下鍋用水煮,火候恰到好處,雞煮熟又不會皮開肉綻,雞的造型仍然保持剛下鍋時的形狀,雞首昂揚雞身盤臥,整雞帶著溫熱供奉在祠堂裡,擺上一些瓜果供品,斟上幾杯米酒,插香燃燭,靜候著列祖列宗們在另一個世界裡酒足飯飽。

賀州客家人怎樣過冬至?

客家人是漢族的一個分支,一個民系。是由中原地方南遷形成的一個獨立群體,他們大多是中原士族遷徙而來,保存著豐富的中原古代文化和習俗,保持著根深蒂固的宗親家族觀念,縱然飄泊萬里,依舊不忘祖宗和故鄉。每逢春秋祭祠,清明拜祖,冬至春節,家人團聚之時,長輩們都會手持香火,虔誠地向客家祖先的故鄉方向朝天膜拜。

賀州客家人怎樣過冬至?

賀州客家是客家的一部分,賀州客家人大多都是清朝時從廣東遷入的,只有少部分來自江西和湖南,他們分佈在賀州的兩區三縣中。漢人崇拜祖先源遠流長,賀州客家人也不例外,宗祠是祖先的安息之 所 ,是同族子孫後裔和祖先進行精神交流憶祖奉先的地方,在冬至這種特別的節日裡供奉祖先是賀州客家人約定俗成的“規矩”。 在那裡,香菸嫋嫋,燭光映紅了客家子民們虔誠的臉,在那裡,先祖們會保佑客家子孫後裔平安興旺發達。

賀州客家人怎樣過冬至?

這幾年國家為了減少空氣汙染禁放煙花炮竹,賀州客家人擯棄了千百年來的習慣,城鎮鄉村不再有鞭炮震耳欲聾,煙霧燎繞不散的景象,一個嶄新的長壽城市一一賀州,在客家人乃至全體賀州人的共同努力下在桂東一隅綻放著七彩光芒和獨特魅力。

賀州客家人怎樣過冬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