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員工的離職成本到底有多大?

一個員工離職後留下的坑,並不是再找一個人填上就萬事大吉了。一般來說,核心人才的六十,至少有1-2個月的招聘期、3個月的適應期,6個月的融入期。此外,還有4個月工資的招聘費用,超過40%的失敗率。

員工離職後,從找新人到新人順利上手,光是替換成本就高達離職員工年薪150%,如果離開的是管理人員則代價更高。

一個員工的離職成本到底有多大?

更為糾結的是:權威機構估算,一個員工離職會引起大約3個員工產生離職的想法,照此計算的話,如果員工離職率為10%,則有30%的員工正在找工作;若果員工離職率為20%,則有60%的員工正在找工作。

員工3個月離職和2年離職,差別很大!

關於員工離職的原因,你可以引用某位名人的觀點,無非就兩個:錢沒給到位;心受委屈了。

不同層級、不同工作年限的員工提離職,其實有更復雜、包羅萬象的原因。

一個員工的離職成本到底有多大?

有的入職兩週就離職了,說明新員工看到的實際情況與預期產生了較大差距,這些情況包括公司環境、入職培訓、待遇、制度等方方面面的第一感受。

在入職談判時,就把實際情況講的儘可能清楚,不隱瞞也不渲染,讓新員工能夠客觀的認識他的新東家,這樣就不會有巨大的心理落差,不要擔心即將到手的新人來不了,該走的總是留不住。

一個員工的離職成本到底有多大?

然後把入職的各個環節工作進行系統梳理,包括從招聘到通知入職、報道、入職培訓、與用人部門交接等環節,充分考慮到新人的感受和內心需求,進行系統規劃和介紹,讓新人感受到被尊重、被重視、讓他了解他想了解的內容。

作為企業,要每日三省吾身,察覺到公司內的不良因素,公司不在大小,都需要良好的工作氛圍讓員工愉悅。面對高昂的離職成本,更重要的是,請善待員工,特別是優秀員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