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本推薦|《紅色小母雞》培養孩子養成勤勞的習慣

為什麼孩子要讀傳統故事,因為傳統故事來自民間的口耳相傳,經過成百上千年的接力,這些故事情節都非常吸引人,而且用簡單的語言傳達出深刻的教育意義。

中華民族是世界上最勤勞的民族,所以民間故事最常見的主題就是勸誡孩子戒掉懶惰,從小就要養成勤勞的習慣。

這本繪本改編自《傳統故事》,這個故事通過紅色小母雞烤麵包的過程告訴小朋友,世界上沒有不勞而獲的事情,要想分享蛋糕,就要參與勞動。

繪本推薦|《紅色小母雞》培養孩子養成勤勞的習慣

主題:勤勞

適讀兒童年齡:3歲+

尤其是適合教育小朋友,當家人在勞動的時候,或者當其他小朋友在幹活的時候,不要因為懶惰而袖手旁觀,沒有付出就沒有收穫,這是很正常的。

繪本推薦|《紅色小母雞》培養孩子養成勤勞的習慣

一天,紅色小母雞找到一些麥種。

繪本推薦|《紅色小母雞》培養孩子養成勤勞的習慣

她給麥種澆水,她想等麥種長成小麥後,再磨成麵粉,有了麵粉就可以做麵包了。

在她的屋外,是一隻懶洋洋的貓,還有一隻正在玩的鴨子,穀倉中是隻想吃和睡的豬。

繪本推薦|《紅色小母雞》培養孩子養成勤勞的習慣

小母雞很想種麥種,但是她還得為小雞們捉蟲子,於是去找貓、鴨子、小豬幫忙。

繪本推薦|《紅色小母雞》培養孩子養成勤勞的習慣

懶惰的動物拒絕了小母雞為麥種澆水、收割麥子,磨成面的請求。

繪本推薦|《紅色小母雞》培養孩子養成勤勞的習慣

小母雞要用麵粉做麵包的了,“我去問貓、鴨子和豬最後一次,看他們是否願意幫我。”

繪本推薦|《紅色小母雞》培養孩子養成勤勞的習慣

正要去游泳的動物再次拒絕了她。

繪本推薦|《紅色小母雞》培養孩子養成勤勞的習慣

小母雞決定自己做,揉麵,等著它發酵,然後把麵糰放進烤箱。在這期間,懶惰的貓過來看了一眼,但是一點兒沒動手,其他的動物在穀倉裡呼呼大睡。

繪本推薦|《紅色小母雞》培養孩子養成勤勞的習慣

過了一會兒,麵包的香味飄滿了整個農場,小母雞拿出烤好的麵包,金黃色的麵包聞起來特別香,懶惰的貓、鴨子和豬都流著口水過來了。

紅色小母雞問:“誰想幫我把麵包吃掉?”

“我!”“還有我!”“當然還有我!”貓、鴨子、豬搶著說。

紅色小母雞大笑起來:“不!麵包是我的!是我用辛勤的勞動換來的。現在,我要和我的小雞一起享用。”

通過這件事,貓、鴨子和豬都得到了教訓:不能懶惰,而且要積極幫助他人。

你身邊有沒有像懶惰的動物一樣的人,對於他們,我們不能一味任其享用勞動成果,應該讓他們學會勤奮,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圖片由莫嘰童書製作,用於分享繪本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