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禪修打坐這麼風行?有什麼好處?打坐時總是起妄念怎麼辦?

打坐是一種養生健身法。閉目盤膝而坐,調整氣息出入,是道教中的一種基本修煉方式。在佛教中叫“禪坐”或“禪定”,是佛教禪宗必修的功課。打坐時經常會發生注意力不集中,如何調整?日常生活中是否也可以進行禪修?怎樣集中注意力?今天的文章就告訴你。

為什麼禪修打坐這麼風行?有什麼好處?打坐時總是起妄念怎麼辦?

我們一般人打坐的時候,那個注意力都是渙散的。佛教術語就叫做妄念!人的注意力都是渙散的,並且時間很短。好比你現在看著一部電影或者聽著一首歌或者讀著這篇文章。你可能注意跟隨著這個話題?同樣你跟隨這個話題可能也就幾秒鐘的時間了!幾秒鐘的時間,可能聽到其中的某個句子,然後就會聯想到了另一件事情。這說明有一段時間你的注意力是跑到別的地方去的。

為什麼禪修打坐這麼風行?有什麼好處?打坐時總是起妄念怎麼辦?

我們人要有一個耐力在於在這個功課上,在一個任務上,在一個動作上。保持持久的關注力。必須要有這種耐力。這是必須要激勵自己的任務。激勵自己的目標。激勵自己的耐力。在心裡默唸著知道自己眼前當下在做什麼?這裡面涉及到很多的觸感和意念是同時發生的!!!包括我們臀部接觸的椅子帶來的壓力;這個觸感是很明顯的。你的衣服貼著你的皮膚的真實觸感,你的呼吸接觸空氣帶來的呼吸道的觸感;甚至你的頭部的重量帶來的帶來的觸感等等一系列的活動。。。尤其是我們長時間低頭看手機,頭部低垂然後帶來頸部的頸椎的壓力和不適,這些都是觸感。以及身體會跟著呼吸的起伏帶來的腹部或者心臟的膨脹感。

為什麼禪修打坐這麼風行?有什麼好處?打坐時總是起妄念怎麼辦?

這就說明身體的觸感會影響人的注意力。但儘量控制在此範圍之內將遊離的念頭帶回身體內。但是如果念頭跑走了,怎麼辦?沒有關係。在慢慢的把這個念頭帶回到你的身體來。再跑走的話再拉扯回來。

為什麼禪修打坐這麼風行?有什麼好處?打坐時總是起妄念怎麼辦?

作為一個初學的禪修者,可以允許這個念頭在體內或者腦子裡跑來跑去。。。然後再慢慢的把它帶回到你的身體內。先讓這個念頭允許在身體裡活動:有時候他會跑到頭部頭部來;感覺有時候喜歡跑到丹田的地方,有需要去感覺一下這個東西帶來的膨脹收縮;有時候會跑到腳上,那就感覺一下你的這個腳底貼著地面的觸感。這些都沒關係。

為什麼禪修打坐這麼風行?有什麼好處?打坐時總是起妄念怎麼辦?

只要不把念頭帶來的思緒放在複雜的故事情節裡面;放在一個讓你擔憂的地方;或者放在你一個讓你飢渴不安的裡面都沒有關係。比如複雜的思緒情感裡面,都沒有關係。只要你注重眼前當下發生的一切的觸感那都可以。沒有必要在乎說你的注意一定要鎖在小小的地方空間裡,剛開始的時候,你要給你的注意力多一點的精神空間,給他自由活動的餘地,這樣你的心才不會反抗。不會反抗不會擔憂的這樣一個空間。

為什麼禪修打坐這麼風行?有什麼好處?打坐時總是起妄念怎麼辦?

同樣的,你在面對禪修的這個功課上。你必須要放鬆,就是你的心態有一個友善的心情去面對這個功課。友善的心情就是不要給自己太多的壓力。就是說我不要不要在這個功課上,我要打到100分,要達到一個什麼完美的狀況。不要有這樣的壓力。這個過程就當作是一種探險、一種遊戲。這樣你就才能相信你在體會探索的過程中。你在遊戲的過程中,她本身的好處,你不必要達標。達到你想象中的那個100分的狀況。你只要把你的注意力從外界拉到你的身心活動裡來!

為什麼禪修打坐這麼風行?有什麼好處?打坐時總是起妄念怎麼辦?

不管你在一開始的時候。你的身心活動是多麼的散漫。必須要經歷過多少的挫折,沒關係。因為探索本身就把你的身心和你的注意力結合在當下的活動中。集中注意力本身就是好處。集中注意力,這個想法很好。

但是集中注意力這大概是禪修裡面最常見的一個誤解。注意力在禪修裡面叫三摩地,也叫入定三摩地。其實三摩地在原始的佛法裡面,並不是專注在某一個地方的意思。原始佛法說的集中注意力,並不是將身心所在某處,而是和內在相關的特質來做一件功課。

為什麼禪修打坐這麼風行?有什麼好處?打坐時總是起妄念怎麼辦?

另外一個這個禪修並不是指所處的一個小小的內在。比如說注意在鼻端?有人說我一靜下來就專注我的鼻端。我的注意力在丹田,我的注意力在我的呼吸、在咒語上;我的注意力所在我的觀想上,幻想一個符號等等。。。原始佛法裡從來沒有一個這樣的說法。原始佛法裡講的禪修,參觀的對象是某一種動作、動作上。他不是呼吸、不是動作、不是咒語、也不是一個所在。他所指的就是正在放鬆的這個當下。正在保護的心,不要讓心被擔憂,他關注的這個動作是在全新的品味著、休閒的愉快,正在全新的品味簡單的快樂。像這樣叫做一個動作。叫專注的對象。

所以佛教的禪修中是完全可以融入到你的生活中裡面。也就是說禪修可以融入所有的日常生活中。

為什麼禪修打坐這麼風行?有什麼好處?打坐時總是起妄念怎麼辦?

舉個例子,你在開車的時候如果專注你的鼻端的時候,那開車很危險的是不是?因為開車時候你要注意很多事情啊!比如你和前車之間的距離;你要留意要去的地方離你現在有多遠?你要留意忽然路邊的行人是否橫過馬路?你要留意你行駛的速度;你要留意你開車時手抓方向盤的力度他是否適度?有沒有過多的用力?而造成肌肉的僵硬扛在你的肩膀上、扛在你的脖子上面?這些都是開車時該專注的行為和事情。融入到活動。所以開車時你的禪修活動就是融入到開車的這個活動當中。

為什麼禪修打坐這麼風行?有什麼好處?打坐時總是起妄念怎麼辦?

這就是日常禪修方式融入到生活的活動裡面,融入到每個技巧裡面。同樣禪修也是這個道理。他的專注就是當下融入到某個技巧裡面。正在放鬆中、正在品味著簡單的快樂中、正在觀察著身心的變化中類似這樣子的活動。然後你心無旁騖的融入在活動中體驗中,紮實的、穩固的、輕鬆的充實感。

這個就是原始佛教中禪定的定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