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互聯網“平臺革命”的五大聚焦!

我國工業互聯網平臺的發展與國外基本同步,但在平臺能力、應用水平等方面仍有差距,主要體現在3個方面。

一是產業界對工業互聯網平臺仍缺乏清晰的認識,工業互聯網平臺的內涵、核心功能、應用價值仍不明確,大部分製造企業對平臺應用還持觀望態度,平臺發展的市場牽引力不強;

二是工業互聯網平臺的發展存在同質化競爭、碎片化發展的問題,難以形成合力,缺少與國外企業競爭的平臺企業;

三是部分環節仍有不足之處,在核心芯片、開源技術等方面存在“卡脖子”的情況,在工業機理模型、工業App等方面與國外平臺存在較大差距。面對洶湧而來的“平臺浪潮”,深刻分析平臺發展的內生動力與應用前景,剖析平臺對工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聚能作用,對於加快“互聯網+先進製造業”發展工業互聯網、加快製造強國和網絡強國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面對全球範圍逐步興起的“平臺革命”,國內外的主要企業紛紛開展平臺佈局,從發展情況來看,主要體現為“5個聚焦”。


聚焦平臺

繼GE(General Electronic Company,通用電氣公司)推出Predix、西門子推出MindSphere之後,ABB、施耐德、SAP、PTC等其他企業紛紛推出自己的平臺產品,如ABB推出的Ability平臺承載180多種行業解決方案。


聚焦企業“雲化”

國外企業構建平臺的目的是通過“雲化”方式,開放自身經驗能力和業務系統,形成新的業務能力,其推廣路徑普遍選擇“服務自身—服務供應鏈企業—向社會開放”。


聚焦“操作系統”

GE、西門子等企業正在構建一個向下接入海量設備、自身承載工業知識與微服務、向上支撐工業App開發部署的“操作系統”,如目前Predix承載300多個資產和流程模型、190多個工業微服務。


聚焦工業App

國外企業普遍認為,工業App是拉動工業互聯網平臺能力建設的引擎,如GE打造Predix.io開發者社區,已培育200多個工業App,並與蘋果公司合作構建開發者生態。


聚焦產業聯盟

美國工業互聯網聯盟、德國工業4.0平臺的作用和地位日益凸顯,行業號召力越來越強,正在通過技術報告等方式影響融合領域的標準制定。


為了更好地推動工業互聯網的發展,從深入分析國家發展戰略出發,組織編寫了《工業賦能:深度剖析工業互聯網時代的機遇和挑戰》《贏在平臺:解鎖工業互聯網的動力密碼》。作為姊妹篇,這兩本書既各自成體系,又互相錦上添花,為講解與宣傳工業互聯網平臺的意義和價值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其中,

《贏在平臺:解鎖工業互聯網的動力密碼》分為“平臺革命”和“平臺聚能”上下兩篇,在系統論述平臺內涵、架構、內核、價值與國內外發展情況的基礎上,用大量的案例闡述了各類平臺在不同場景中的應用路徑與作用機理,為產業界開展工業互聯網平臺應用提供了有益的參考。希望讀者朋友能夠從中獲取經驗知識,全面瞭解工業互聯網平臺、走進工業互聯網平臺、用好工業互聯網平臺,在新一輪產業變革中創新發展,找到贏在平臺之路。


書號:978-7-115-50067-0

定價:¥88.00元(點擊書封優惠購買)

姊妹篇

書號:978-7-115-48979-1

定價:¥88.00元(點擊書封優惠購買)

工業互聯網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業深度融合的產物,正日益成為新工業革命的關鍵支撐和新型工業化的超級引擎、深化“互聯網+先進製造業”的重要基石,是製造業實現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升級轉型和高質量發展的有效路徑,製造強國和網絡強國建設的焊接點和有力武器。全書分為大勢篇、體系篇、賦能篇、實踐篇和未來篇。

大勢篇從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背景入手,介紹國際國內蓬勃興起的工業互聯網,界定工業互聯網的內涵和特點,分析工業互聯網在打造製造強國和網絡強國中的地位和作用。

體系篇開篇分析發達國家工業互聯網的發展態勢,詳細闡述工業互聯網的核心功能,重點解讀工業互聯網平臺的體系架構和關鍵技術,並對國際國內工業互聯網平臺發展的現狀進行比較,分析了若干個典型平臺的發展路徑。

賦能篇選用中國企業在工業互聯網實踐中的成功案例,涵蓋邊緣層、平臺層、工業App層三類多種應用場景,突出工業互聯網對產業、行業和企業的賦能作用,共收集平臺案例10個、應用案例41個,均來自中國企業的最新實踐。

實踐篇從政策、企業工業雲到工業互聯網的演進和組織推進三個維度對工業互聯網在中國的實踐提出了路徑建議。

未來篇從技術、產業兩個維度描述了工業互聯網發展的藍圖,提出打造完整的工業互聯網體系,幫助我國實現從製造網絡化到網絡化製造,從製造大國到製造強國的轉變,實現歷史超越。


工業互聯網“平臺革命”的五大聚焦!

瞭解更多內容請關注公眾號:知書通禮(xintongzstl)及官方微博:@信通傳媒圖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