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產業發展展望

(一)新能源汽車發展勢頭依舊強勁

2018年雖然有補貼政策調整的因素,但是,積分政策實施在即,有新能源汽車產品、技術積累、市場基礎等因素的影響,我國新能源汽車繼續保持快速發展勢頭,1-6月,新能源汽車累計實現銷售41.2萬輛,同比増長111.2%,佔市場比重為2.9%,相較2017年末提高0.2個百分點,預計全年銷量將突破100萬輛。其中乘用車佔比達到86%,由乘用車主導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格局基本成熟,新能源汽車消費結構由乘商並重向乘用車為主轉變、私人消費區域由限購城市向非限購城市轉變、消費主體由公共領域向私人購買轉變、私人消費形態由被動接受向主動選購的趨勢越加明顯。

2018年6月16日,黨中央、國務院發佈《關於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意見》),意見中關於“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的部署中明確提出“打好柴油車汙染治理攻堅戰”,對汽車供給側而言,柴油車汙染治理的基本路徑是電動化替代,公交車、市政用車等各類公共領域用車的電動化進程加快,城市物流車、通勤車等也將加快對柴油車的替代。在大氣汙染治理的重點區域,出租車的電動化也將成為必然。

目前,國內柴油汽車平均每年以300萬輛淨増速度增長,保有量約為1400萬輛,出租車保有量約為100萬輛,柴油車、出租車等公共領域車輛電動化的替代必然以及對充電設施佈局、電力供應保障、充電運營服務水平提出更高要求,如何配合打贏藍天保衛戰是充電設施產業當前面臨的重大挑戰。

2018年產業發展展望

(二)政策措施進一步落地,產業環境有望進一步改善

2018年,國家能源系統工作指導意見中明確指出,年內計劃建成充電樁60萬個,其中公共充電樁10萬個,私人充電樁50萬個。這表明,充電設施建設在未來仍是產業發展的重點工作之一。在中央層面,各部委已經出臺加快居民區、企事業單位內部停車場、公共停車場等區域充電設施建設的鼓勵政策,未來將督促各地方政府出臺配套的實施細則,同時加強政策執行監管,持續提升充電設施網絡的服務能力。各地方政府按照財政部補貼政策指示,將逐漸將地方車輛購置補貼轉向補貼充電運營,減輕運營商投資壓力。

為了有效解決充電設施產業發展的突出問題,國家能源局將研宄發佈《提升新能源汽車充電保障能力行動計劃(2018-2020年)》(《行動計劃》),部署推動提升充電設施產品質量和技術水平、提升充電設施運營水平、優化佈局充電設施建設、強化充電設施電力接入保障、提升充電互聯互通水平、完善標準體系建設、推進商業模式創新,並進一步完善各項政策措施,包括優化中央財政充電基礎設施獎補資金撥付和使用方式、推動地方政府補貼資金用於充電、各地方政府按照物業類型(商場、超市等)統一電價、加強行業自律和監管等。《行動計劃》將在近期內徵求意見併發布。

2018年產業發展展望

(三)充電設施產業呈現新業態

經過長時間的積累,我國充電基礎設施產業已經從一擁而上轉變為深耕細分市場,主流運營商也開始針對不同客戶群體制定不同的服務方案。充電不同於加油,不同車型因電池裝載容量、車輛用途以及行駛規律其充電需求也不盡相同,單個站點因場地、充電設備等因素無法同時滿足不同車型的充電需求。因此2018年運營商將重點細分市場領域,根據自身充電設施規模、佈局、服務能力,傾向性的調整經營策略。充電設施作為基礎型保障設施,未來經營發展可借鑑三大通信運營商的發展經驗,在新能源汽車規模化發展的同時完善自身定位,促進充電市場層次化、健康化發展。

2018年產業發展展望

(四)充電技術發展促進產業優化

在市場需求、國家能源局政策鼓勵、科技部課題引導下,無線充電、大功率充電已經成為各充電相關企業的重要關注點。比對國際其他充電市場的技術發展路徑,我國充電技術發展較為平穩,同時對充電技術服務市場的積累也相對較為豐富。2018年,在動力電池能量密度和壽命取得突破的基礎上,大功率充電和無線充電技術也將取得關鍵性突破,充電接口、線纜等關鍵部件也將從設計到產品化應用。同時迫於國際傳統汽車強國對我國充電市場的衝擊,我國大功率充電和無線充電在市場定位、產業佈局以及技術應用等方面將得到提升。

2018年產業發展展望

(五)充電設施互聯互通水平提高

隨著“互聯網+”在充電領域的深化應用,充電信息互聯已成為必然趨勢。一是充電設施經過新國標改造,到2018年迎來市場檢驗驗收階段,充電設施運行維護專業化、充電設施經營與運維分離成為產業發展的主要方向。二是在國家大力支持國家級充電服務平臺建設的背景下,充電信息互聯互通的進程將得到提速,各地方政府平臺也逐漸發揮市場監管作用,企業級平臺將甩掉大部分歷史包袱將重心轉移到平臺經營上來,未來將形成國家平臺調控、政府平臺監管、企業平臺經營的發展態勢。

2018年產業發展展望

(六)國際化交流進一步加強,充電設備走出國門

作為充電行業發展的領先市場,中國一直積極促進與國際市場的交流與合作。2018年,與國際充電市場的交流將由原來的技術方案探討轉變為產業合作、產業鏈協同,行業協會組織也將進一步發揮橋樑紐帶作用,為國內充電設備、運營商、車企等搭建國際展示與合作的平臺,促進中國產品走出國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