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不讲究,疾病找上身!尤其是这些体型的人

进入老年,体形难免会悄然改变。有些老人体重大增,逼近肥胖线;有些老人四肢细瘦,腰围却加了好几码。这种体形的改变,不仅带来了外表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可能导致或加重很多老年疾病。老人应根据自身体形,有针对性地选择运动、调整饮食,才能将疾病拒之门外。

老人运动,根据体型来


健身不讲究,疾病找上身!尤其是这些体型的人


1、水桶型

这类老人体格强壮,但过重的体重不利于健康。因为体重过重会给膝关节增加负担,让关节不堪重负。这类老人应多进行耐力训练。在运动过程中,老人要保护好关节,可以多做慢跑、骑车、游泳等有氧运动,但不建议采用爬楼梯的锻炼方式。

2、苹果型

年轻时并不胖,年老后却腰围大增,体重较正常,只是臀部、腹部堆积不少脂肪,形似苹果。这类老人应该注重锻炼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建议选择跳操、广场舞等方式。需要提醒的是,不要觉得腰部赘肉多就拼命练扭腰动作,这非但不能起到减腰围的作用,还容易受伤。脂肪容易在腹部堆积,多是因为生理原因,全身都运动,整体减重了,腰围自然就下去了。

3、香蕉型


健身不讲究,疾病找上身!尤其是这些体型的人


虽然“千金难买老来瘦”,但太瘦弱也不好。这类老人应调整饮食,多补充蛋白质、脂肪等营养,不能总是清粥小菜。锻炼应偏重小负荷的力量训练,比如练上肢可以举杠铃,练下肢可以做半蹲。如果觉得半蹲吃力,还可以坐着练习伸弯小腿,锻炼膝部和腿部肌肉。锻炼时不要过量,一般可以连续做15次,每次3~4组,两组间可休息三五分钟,以身体能承受为度。

4、海绵型

海绵型老人的特点是体形胖且体质虚。这类老人锻炼时,应以训练耐力为主,如骑车、慢跑、快走、游泳等,每周3~5次,每次至少半小时,可依身体承受能力调整。

不管哪种体型的老人,锻炼时一定要预防创伤,选择合脚的鞋、较好的场地,不做剧烈跑跳等损伤关节的运动。为防止运动过量,老人最好将心率控制在每分钟120~130次,一旦超出这个范围,就应减量或停止,患病的老人运动前最好咨询医生。

中年人运动,要稳不要急

人到中年,越发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不少中年人开始步入运动的行列。这值得鼓励,不过,有一些健康细节需要好好学习。


健身不讲究,疾病找上身!尤其是这些体型的人


打基础

运动1~3个月的时候,常有一些症状出现,如脚、小腿、膝盖等不适。其原因就在于这些刚刚喜欢上运动的中年人,长期以来缺乏运动,大多没有很好的运动基础,腿部肌肉已经有不少退化和萎缩了,突然运动,身体还不能很好地适应自然引发各种伤痛。

比较明显的是脚踝、脚跟、膝盖等部位。此时,最好能够适当减少运动量。运动前要进行适当的准备运动,如拉伸筋骨,加强腰腹和腿部力量的锻炼;运动后则要做整理运动,深呼吸,扩胸挺背,放松身心。如此,能帮助运动者尽快度过这个阶段。


健身不讲究,疾病找上身!尤其是这些体型的人


减体重

人到中年,容易发福,有小肚子。在开始运动之前,最好能将体重降下来,因为人的身体结构,尤其是腰腿膝盖,在运动时都不堪负重,基本上是为瘦子准备的。运动的同时还要整体调整一下平时的饮食习惯和结构,尽量多补充优质蛋白和新鲜的蔬菜、水果,减少过多的脂肪摄入。

慢节奏

中年人运动,享受乐趣可能要比提高速度重要得多。一般来讲,开始运动的时候,最好是放慢速度,以跑步为例,慢到可以一边跑步一边跟朋友聊天,这样人不会喘,心肺功能也得到了锻炼。在运动量增加,身体素质逐渐提高之后,再慢慢调整自己的速度也不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