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輝煌過,卻最終被踢出局的創始人有哪些

世界上最殘忍的事莫過於明明是我一手帶大的公司,最後卻把我踢出局。

2018年,80後摩拜單車創始人胡瑋煒和90後ofo創始人戴威二人的結局讓更多的人反思創業到底是為了什麼?是為了套現走人呢還是為了夢想?今天小編就和你聊聊那些被踢"出局"的創始人。

那些輝煌過,卻最終被踢出局的創始人有哪些

倪光南——聯想企業創始人

在中關村,一直流行著"三個企業家找到三個科學家,成就三個知名企業"的經典故事,其中一個是:柳傳志找到倪光南,開發出了聯想式漢卡,成就了聯想公司。

1984年,倪光南擔任聯想首任總工程師,退出聯想式漢卡xxjob.cn,從而成為對聯想貢獻僅次於柳傳志的人。然而,1999年,一紙解聘書將倪光南除開聯想,並拿走了他的所有股份。

柳傳志與倪光南之爭也被外界成為企業家與科學家之爭,當然我們倡導不以成敗論英雄。不過倪光南被柳傳志趕出聯想,併發誓永不相見的結果還是不禁讓人唏噓不已。

曾李青——騰訊聯合創始人

曾李青,騰訊公司五位創始人之一,更曾是騰訊的第三大股東,自1999年起受僱於騰訊集團,曾於1999年-2007年期間擔任騰訊公司首席運營官,全面負責騰訊集團業務範圍及產品種類,同時管理全國各市場推廣工作。坊間關於曾李青最多的傳言是其為人樂觀自信非常具有領導氣質。

離開騰訊之後,轉做天使投資人。投資的企業包括北京太美、拉特蘭、淘米網、快播、呈天遊、廣東卓越教育等。這幾年,人們也已經熟悉了曾李青作為天使投資人出席各種場合,而漸漸淡去他的"騰訊科技控股公司聯合創始人"和"終身榮譽顧問"的身份。

牛根生——蒙牛企業創始人

1999年牛根生創立蒙牛,短短8年時間,使蒙牛成為全球液態奶冠軍、中國乳業總冠軍,蒙牛集團更是被全世界視作中國企業頑強崛起的標杆。因產業鏈上聯繫著百萬奶農、千萬股民、數億消費者,被譽為西部大開發以來"中國最大的造飯碗企業"。

而在2011年6月,蒙牛創始人牛根生卻被免去董事會主席一職。牛根生的出局,一方面是中糧集團全產業鏈擴張的必然結局;另一方面,則是源於牛根生的激進。三聚氰胺事件引發的蒙牛股價暴跌讓蒙牛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窘境,牛根生當年的萬言書更是暴露巨大的資金窟窿與危機。最終導致了蒙牛被中糧集團全面接管,牛根生黯然出局。

對於牛根生辭職的原因,蒙牛乳業在公告中稱牛根生計劃將大部分時間投入慈善工作。在外界看來,牛根生的離開似乎更是為了當年的三聚氰胺事件揹負責任。

孫彤宇——淘寶創始人(阿里巴巴聯合創始人)

阿里巴巴的成功來源於十八羅漢的付出,也源於馬雲的戰略目光。十八羅漢中依舊留在阿里的只有六位,而不少有功之臣歐離開了阿里,其中最顯著的就是阿里巴巴淘寶網的創始人孫彤宇。

據資料顯示,孫在1996年加盟中國黃頁,2003年4月,率領幾人組成的團隊一手打造了淘寶網,併成功逼離ebay成為中國最大電商網站,2007年年銷量達到400億元。孫彤宇正是淘寶這一仗能打贏的最大功臣。孫彤宇淘寶王的地位毋庸置疑。

而在2008年,其被除去了淘寶網總裁職位,並冠以倫敦商學院休整、學習,實則為發配流放。帶領著淘寶登上電商巔峰,自己卻被迫離開曾經辛辛苦苦打拼下的江山,孫的這種悲慘的心境想必大家也是能夠理解的。

王志東——新浪網創始人

現任北京點擊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王志東曾是新浪網的創辦人,領導新浪網成為全球最大中文門戶。他是第一個寫出Windows中文平臺的程序員,被稱作"中國網絡之王"。1998年王志東創辦新浪網,2000年新浪成功赴美上市。2001年6月1日,段永基等新浪5位董事在董事會上宣佈免除王志東在新浪的一切職務。

王志東的出局,對外的說法是董事會不認同他給新浪網設計的發展模式,實際上是王志東在與資本的博弈中失敗。而如今回憶起這場衝突,王志東很淡然。他說,當時新浪的改造難度很大,離開本來也是他預想的選擇之一。"要相信機會總是會有的,不要和自己較勁,要順勢當時。"

呂傳偉——滴滴快的創始人

2015年2月14日,滴滴打車和快的打車宣佈以100%換股的方式正式合併,合併後,程維及呂傳偉同時擔任聯合CEO。不過,這種聯席CEO制度在公司內部只持續了不到一個月。此後,呂傳偉將所持有快的股份都賣掉,已淡出了滴滴快的。

滴滴慢慢也在其中佔據了主導地位,快的也漸漸退出歷史舞臺。而有相關人士透露說,呂傳偉現在基本上在休息。最近又傳他去了禪修了,最近可能在想下一步要做的事情。

莊辰超——去哪兒網創始人

2015年10月26日,攜程宣佈與百度達成一項股權置換交易。交易完成後,百度將擁有攜程普通股可代表約25%的攜程總投票權,攜程將擁有約45%的去哪兒總投票權。合併後,去哪兒繼續作為獨立的上市公司運營。

隨後去哪兒便發佈公告稱,莊辰超目前已經正式離開去哪兒,卸任去哪兒網CEO一職,由去哪兒網原執行副總裁和無線事業群負責人諶振宇接任。

出局後的莊辰超創辦融360,莊辰超將去哪兒的成功模式複製到融360上,即:流量"入口"成為關鍵,把流量賣給中小OTA,賺取點擊費和佣金,打造金融垂直搜索平臺。成立四年,已然成為金融領域的獨角獸。

趕集創始人楊浩湧出局

楊浩湧在2004年底從朋友那裡湊了10萬美金,回到北京開始創業。2005年3月,趕集網正式上線,10年後趕集網與58同城合併,58創始人姚勁波成了新公司真正的掌門人。同年11月,楊浩湧以個人名義投資瓜子二手車6000萬美元,並擔任瓜子二手車董事長兼CEO。

汽車之家創始人李想出局

李想是80後的典型代表,早在2005年就創辦了汽車之家。至於李想為什麼會被踢出局,事情大致是這樣的:2016年4月,大股東澳洲電訊宣佈,將把所持有的47.7%汽車之家股份出售給中國平安。汽車之家的管理層也曾努力想要將公司私有化,但是澳洲電訊沒有接受這一私有化方案,最後平安信託便成了汽車之家的大股東,而汽車之家的兩位創始人——李想與秦致則被踢出局。

目前,李想手上還有另一份事業,就是車和家。同時,他還參與創辦了電動汽車品牌蔚來汽車,並擔任公司董事。

於剛、劉峻嶺——1號店創始人

2015年7月,一號店兩位創始人於剛、劉峻嶺清退在公司的所有股份,雙雙離職。 而早在此之前,一號店已經經歷了多位元老的離開,包括一號商城總經理朱鵬程、一號店CTO韓軍、市場部副總裁程峻怡等。

其實從2012年10月沃爾瑪宣佈完成對1號店控股開始,1號店創始人於剛就屢次被傳要離職。直至2015年7月,於剛和劉峻嶺決定離開自己創辦的1號店,沃爾瑪100%全資控股一號店。到了2015年9月,一號店離職人數已經突破千人,元老級員工已經盡數離開。

在離開1號店後,於剛以2000萬美元個人注資卓爾發展集團,指導卓爾發展集團線上線下業務融合戰略及佈局,幫助其轉型互聯網,成立了壹藥網。

張蘭——俏江南創始人

俏江南創始人張蘭性格張揚,又有號稱"京城四少"之一的兒子汪小菲以及知名藝人大S這樣的兒媳婦,如此"吸睛"組合,也未能挽救有餐飲界"奢侈品"之稱的俏江南。

衝擊IPO無果後,張蘭就一直處在跟資方的博弈之中,俏江南的股權也幾經易主。據悉張蘭已經失去了對俏江南的實際控制權。在工商企業查詢系統中,早在去年4月13日,北京俏江南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由張蘭之子變更為另一自然人秦樂天。

24年辛苦創業,最終落得從企業"淨身出戶"的下場,這便是俏江南創始人張蘭的全部故事。如果沒有和資本聯姻,張蘭或許沒有機會去嘗試實踐其宏大的抱負,或許至今僅僅維持著小富即安的狀態,但至少還能保全她對企業的控制。

Melissa Yang——途家網聯合創始人

Melissa在清華大學獲得學士學位,在華盛頓大學獲得計算機系碩士學位,最早在全球知名在線旅遊公司Expedia任技術總監,負責網站的架構設計和後臺技術。隨後,於2006年加入美國在線度假租賃公司Escapia擔任CTO。Escapia被美國HomeAway公司收購,後者於2011年在納斯達克上市。

2009年底,Melissa回國在微軟Bing負責亞洲市場搜索引擎。2011年,Melissa和合作夥伴羅軍一起創辦途家網,任CTO。

Melissa在接受媒體採訪的時候曾表示"創業就是做自己喜歡的事",在談女性職場話題時她分享經驗,"經常有人問我,女性在職場發展的困難以及該如何應對。我在美國和中國都有過工作經歷,總的體會是絕大多數公司是相對公平的,個人表現很大程度決定了職業發展。女生在職場上遇到的瓶頸主要不是來自外部,而是源於自身。"

本來是女性創業的典範,但沒想到還是落得慘淡收場。今年7月,途家CEO羅軍併購螞蟻短租後不久就發出內部信,宣佈Melisa工作調整,以後負責用戶體驗和海外業務,實際上宣佈了Melisa已經出局,而官網管理層頁面Melisa更是不見蹤影。根據離職老員工爆料,下一步Melisa可能被迫辭職回美國。

騰訊聯合創始人曾李青

騰訊是由馬化騰、張志東、曾李青三人創辦,曾也是第三大個人股東,於1999年-2007年期間擔任騰訊公司首席運營官,負責集團業務及產品品種,同時管理全國範圍的推廣。坊間關於曾李青最多的傳言是其為人樂觀自信非常具有領導氣質,後來被下課。

土豆創始人王微

2012年3月12日,優酷土豆宣佈以100%換股的方式合併。合併後,優酷和土豆在新公司分別佔股71.5%和28.5%,土豆作為獨立品牌繼續運營;2012年8月20日,優酷土豆集團正式成立。2012年8月24日土豆網創始人王微發微博寫到"七夕夜晚,七年土豆,今晚正式退休。謝謝每個的兄弟姐妹,也謝謝路上每個經過的人在故事裡留下的一筆色彩........下一個有趣的夢裡再見"宣佈退休。

打天下容易,享天下難!上面這幾個因為種種原因被自己公司排擠出局的創始人也只是部分。

創始人若想在今後不被踢出局,在創建公司的那天起就要做好種種縝密的準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