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怪才辜鸿铭遭北大驱逐,如何看待这位著名的大学者?

1857年,清代咸丰皇帝年间,马来西亚槟榔屿(槟城州)一处英国人的橡胶园内,有个姓辜的南洋华人和他的洋人老婆喜得一子,取名汤生。汤生从小跟着英国橡胶园老板学习西方文化,十岁后前往欧洲读书。二十多岁后,汤生接触中国文化,为之震惊,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沉浸于华夏国学,回国后更是潜心钻研,后来成为学贯中西的著名大学者。他就是享誉中西方的民国怪才辜鸿铭(鸿铭是他的字)。

辜鸿铭虽然从小在西方文化熏陶中长大,后来却并不追捧西方,他有一颗纯粹而略带敏感的“中国心”。1910年代左右,辜鸿铭发表了《论中国的牛津运动》、《中国人的精神》等著作。大力宣扬了中国文化的高妙,又把西学批判一番。在德国等国家引起不小的震动。

民国怪才辜鸿铭遭北大驱逐,如何看待这位著名的大学者?

辜鸿铭

辜鸿铭特立独行。辛亥革命颠覆了朽败的满清后,辜鸿铭仍然留着辫子,并没有剪去的打算。后来在北京大学执教时,有学生取笑他的辫子,他回敬了那句著名的话:“我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你们心中的辫子是无形的。”

辜鸿铭精通多门外语,加上口才犀利,不管中国人还是洋人,想要找他挑事的无不败下阵来。

有一次在英国,辜鸿铭乘车出门,中途上了几个英国青年,见他身穿大褂留着辫子,顿时笑作一团。辜鸿铭不动声色,掏出报纸来故意颠倒着看。英国小青年大笑着说:看这白痴,不懂英语还看报纸,拿反了都不知道!辜鸿铭用纯正的英式英语怼了一句:“英语这玩意实在太简单了,不倒过来看就太没意思了!”几个小青年顿时张口结舌,笑容僵住。

民国怪才辜鸿铭遭北大驱逐,如何看待这位著名的大学者?

辜鸿铭

在一次北洋政府的酒会上,辜鸿铭身边坐着一位美国女士。她看着辜鸿铭的打扮,觉得十分别扭。过了一会忍不住用英语问辜鸿铭:“like soup?(喜欢这汤吗)”辜鸿铭微笑点头没有说话。女的以为他不懂英语,面露得意之色。谁知不一会辜鸿铭上台发表演说,英语讲得流利而纯正,台下女士已经愣了。辜鸿铭不依不饶,下来故意用英语轻声问她:“like speech?(喜欢俺的演讲吗)”。美国女士羞惭得满面通红。

辜鸿铭性情暴躁,有时候看人不顺眼,便不分场合,用对方听不懂的拉丁文或者梵文大骂一通,骂得洋洋洒洒,最后来一句“告辞”,就扬长而去,留下一干人在风中凌乱。没办法,谁让他会九门外语呢。

辜鸿铭之所以进北大执教,是北大校长蔡元培邀请的。人们对辜鸿铭的学问那是没的说。但辜鸿铭后来却被北大学生联合驱逐,令人大跌眼镜。

民国怪才辜鸿铭遭北大驱逐,如何看待这位著名的大学者?

蔡元培

事情的起因是辜鸿铭与他的学生罗家伦产生矛盾。罗家伦也很有名,1919年“五四运动”,他是学生领袖之一;后来担任国民党总统府顾问、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等职,是上世纪著名的教育家。

一个是著名大学者,一个是稚嫩的学生,怎么就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呢?起因在辜鸿铭。“五四运动”闹得国人皆知时候,辜鸿铭在一个英文报纸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大骂学生,说他们是野蛮人、暴徒。

不久北大学生看见了这份报纸,大家很生气。辜鸿铭讲课时候,罗家伦手拿报纸,当着全体同学的面质问辜鸿铭,让他解释清楚。原话是:“辜先生,你作的《春秋大义》(又译为《中国人的精神》),我们读了都很佩服。你不会不知道春秋是主张‘内中国而外夷狄’的,你现在却在夷狄的报纸上,用夷狄的语言骂我们中国的学生,是何道理?”

民国怪才辜鸿铭遭北大驱逐,如何看待这位著名的大学者?

年轻时候的罗家伦

辜鸿铭与人舌战几乎没有败绩,这次却放水了,气得额头青筋跳动却说不出话来,只是拿手指着罗家伦 ,一连说了几个“你”字。气氛很是尴尬。

不料过了十分八分钟,同学们正在学习,辜鸿铭突然爆发了,他瞪着小罗大吼道:“当年,我连袁世凯都不怕,现在还会怕你!”这下轮到学生们愣了。

辜鸿铭对这次“屈辱”耿耿于怀,自此视罗家伦为眼中钉。后来经常在课堂上借机大骂罗家伦,说他“巧言令色”、“有违人伦”、甚至“畜生不如”。此时的辜鸿铭已经没有了为人师表的风范,那个学贯中西的大学者哪里去了?

民国怪才辜鸿铭遭北大驱逐,如何看待这位著名的大学者?

旧照,第二排篇是辜鸿铭和印度诗人泰戈尔

辜鸿铭还故意找茬,课堂上讲到难题,就点名让罗家伦回答,小罗答不上来,就劈头盖脸一顿嘲讽痛骂。起初小罗一直在忍,后来一次实在忍不住了,在课堂上与辜鸿铭对骂起来。辜鸿铭大怒,握拳猛砸讲桌,吼道:“闭嘴!你再不闭嘴,就是WPT!”罗家伦一时错愕,不解何意,也就闭嘴了。

事后罗家伦不忿,找到当时在北大执教的胡适,问他“WPT”什么意思,胡适精通英语,挠了半天后脑勺,也不明所以。罗家伦念念不忘,后来上课时,趁辜鸿铭心情不错,问道老师您骂的“WPT”什么意思呀?辜鸿铭得意地说,不懂了吧,“WPT”就是“王八蛋”嘛。学生哄堂大笑。

1923年,蔡元培辞去北大校长职务后,罗家伦联合北大学生,要求罢免辜鸿铭,校方顶不住学生压力,与辜鸿铭商议,辜鸿铭随即离开北大。

细究辜鸿铭言语举动大失风度的原因,个人认为应该与晚清权臣张之洞有关。为什么这么说?

民国怪才辜鸿铭遭北大驱逐,如何看待这位著名的大学者?

张之洞

辜鸿铭回国后,各界社会名流都对他大加推崇。1885年,湖广总督张之洞请他担任府中翻译,给了他很高的礼遇。辜鸿铭从那时起就成为铁杆的“保皇派”,从他日后痛骂袁世凯的文字就可以看出来。这也是他留辫子的原因。

以罗家伦为代表的学生拥护革新,碰上辜鸿铭这死硬的“保皇派”,势必水火不容,爆发争端是早晚的事。由于张之洞的器重,加上他已有的声望,辜鸿铭实际上很自负。与平辈人争执还好说,被学生当众指责,自己又不占理,所以心底深处的凡人性情就爆发了。饱学中西方文化的大学者居然不能免俗,很是出人意料。

参阅书目:《辜鸿铭先生评传》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