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憤青”到大師,金庸的武俠江湖人生

引言:金庸先生於2018年10月30日下午5點左右在香港養和醫院與世長辭,享年94歲。

從“憤青”到大師,金庸的武俠江湖人生

作為一名小說家查良庸先生無疑是非常成功的,他的小說可謂稱霸20世紀後半葉,在可以預計的未來也將持續發揮餘熱。人們很少知道,老先生還是劍橋大學的博士,其歷史論文受到所有劍橋大學教授的認可。但是,他的文風卻被反對者吐槽過於老舊和囉嗦,根本不符合近代以後西方創作技法的要求。

對於我們這種看金庸作品長大的人來說,無論是那個在西方頂級名校獲得博士學位的金庸,還是被人各種吐槽過於傳統和保守的查良庸,其實一個人,他彷彿“分裂”的公眾形象,也對應著他出生成長的年代。

從“憤青”到大師,金庸的武俠江湖人生

移居香港和新武俠的正式誕生

在移居香港之前,金庸的思想就已經成熟,簡單地概括下,就是國家主義與民族主義並行卻又不排斥自由主義,認為個人為國家犧牲是天經地義;可與此同時他也受到西方自由思想的影響,對於成為“朝廷鷹犬”有著潛意識的反感。這也解釋了金庸在父親被當作地主槍斃後,沒有對新中國產生怨恨,因為這是“必要的犧牲”。

從“憤青”到大師,金庸的武俠江湖人生

民國出生的憤青

作為一個上世紀二十年代生人,金庸成長於一個老文化逐步退出歷史舞臺,歐美思想大量輸入的時代。但千萬不要以為歐美的文化等同於今天美國三句話不離口的“自由民主”,和後來的社會主義,還包括對當時的中國人非常新鮮的民族主義。

在那個內憂外患不斷的大時代,民族主義在尚是青年的查良庸心中打下不可磨滅的烙印。青年時代的他沒有後來那種世故,在學校裡看到不平的事,就要替受害者出頭。因為多次寫文頂撞校方,查良庸的學習生涯總是和“勸退”“開除”相伴。

這個階段的金庸武俠是非常典型的民國小說衍生。裡面人物有很明顯的近代中國知識分子的特徵:1.認同國家利益大於一切,卻沒有政府背景。2.口口聲聲仁義道德又殺伐果決。3.家國大義常年掛在嘴上,卻又不喜歡訴諸法律,攻訐不同意見的人也喜歡隔空用罵戰的形式,如果我們看過魯迅等人的相關文章,就可以理解這種頗有江湖氣的“盛況”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