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銀行不放水 而是根本不知道該怎麼放!於是乎

21世紀經濟報道最近發表了記者陳植所寫的一篇《套利與空轉的票據》,反映了1月份社會融資規模大增背後的一種怪相,摘錄如下:

隨著票據貼現利率持續下降,去年底一家城商行票據業務部負責人江潘(化名)突然發現了一種全新的票據套利操作模式,即企業先通過票據承兌貼現獲得低息資金,再投向銀行結構性存款,每次操作可以套取約30-50個基點的無風險利差收益。

據上海票據交易所發佈的數據顯示,在央行多次降準與釋放流動性的共振下,1月份票據利率呈現下滑跡象。比如1月份商業匯票貼現加權平均利率為 3.67%,比去年12月下降16個基點,同比則下降 157個基點;轉貼現加權平均利率為3.6%,比上月下降29個基點,同比下降112個基點。

“其實銀行票據利率下降幅度不亞於商業匯票與轉貼現業務,不少銀行開出的銀票承兌貼現利率降至3%左右。”一位城商行金融市場部人士告訴記者。這令票據套利現象迅猛滋生。

他給記者算了一筆賬,若銀行開出的票據承兌貼現利率為3%,即企業先通過3%融資成本獲得資金,再投向結構性存款(年化利率約3.6%-3.8%),在扣掉0.05%開票成本與承兌貼現手續費後,這家企業能獲得約40-50個基點的無風險利差收益。

“銀行也能從中獲得不少好處,一是通過票據承兌貼現,可以完成小微企業與民企放貸的考核指標,二是結構性存款規模驟增能完成銀行存款業務的考核指標,三是將票據再貼現給央行,又能進一步提高銀行流動性指標。”他告訴記者。

甚至有的企業將套利對象轉向高信用評級的銀行理財產品(年化利率在4%以上),爭取更高的無風險套利收益。

讓江潘沒想到的是,票據套利規模迅速增長,甚至令1月社會融資數據創下歷史新高。

近日,央行公佈的1月份金融數據顯示,今年1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3.23萬億元,同比多增3284億元,其中,票據融資額貢獻較大,新增5160億元;與此同時,1月份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4.64萬億元,同比多1.56萬億元,在新增社融規模裡,未貼現銀行承兌匯票達到3786億元。

與此同時,更能反映實體經濟的企業中長期貸款沒有顯著增長——今年1月份社融數據裡,新增的住戶+企業中長期貸款額為2.09萬億,相比2018年1月的1.89萬億與2017年1月的2.21萬億,並沒有大幅升高。

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銀行做票據業務,而不願意發放中長期貸款呢?

本平臺此前推送過的林上金所做的一篇文章(來源:投行某小白)反映了當前銀行的困境,摘錄如下:

最近接觸了不少銀行行長,他們都急的像熱鍋上的螞蟻,有的行長受困於前期的不良貸款,幾乎大半的精力要花在如何化解不良;不良情況稍微好的行長,前幾年做的項目陸續到期,但與此同時卻找不到可以投放的新項目頂上,因此總的生息資產不斷下降,長此以往,很多中小銀行都可以關門了!

那為什麼銀行找不到新項目?

從資金途徑上說,資管新規、銀監會的委貸新規、基金業協會關於私募基金底層不得為債權性資產的通知等等新規,把原來連接經濟體和非標水源之間的橋樑徹底拆除,這就導致經濟體少了很大一塊水源。

從資產類別上說:

1、政府類項目。除了發地方債,主要就剩PPP了,但PPP的週期太長,資本金融資不能幹,同時由於銀行要穿透審查資本金,結果很多項目一審查,連債也做不了了。還有,很多項目由於倉促上馬,環評、可研等有很大問題,考慮到一堆審計和監管的人就跟著現場檢查,被罰怕了的銀行一眾民工早就嚇破了膽,哪還敢頂風作案。

2、房地產項目。房地產屬於中央嚴控的重中之重,金融機構必然響應中央號召,該停的模式都停了。剩下合規的項目貸也要考慮到房地產市場風險,因此也會有所控制。前不久某國有行支行行長透露,他們省行已經在壓縮減少房地產存量規模,甚至也包括了個人住房貸款!這是多少年沒有的情況。

3、資本市場項目。都說要支持實體經濟,中國實體經濟的精華大部分集中在了上市公司,但定增、股質等資本市場業務本就受這輪監管政策的很大沖擊,加上近期股市大跌,很多金融機構都忙著處理各種雷,業務還怎麼做?

此外,國有企業在號召降槓桿,想來想去,似乎民營企業正如中央號召成為唯一的方向了。

給民營企業融資怎麼樣?

很多人天然地認為,銀行歧視民營企業,但實際上作為逐利的主體,銀行只是歧視看不懂和不靠譜的民企。

1、銀行不支持民企嗎?

前期走訪一個企業,該企業僅僅為某行業龍頭民營企業的子公司,在當地投資了一個約30億元的項目,分三期進行建設。前兩期已經建設完畢並正式投產,知道銀行給予的十幾億項目融資利率是多少嗎?基準利率!並且是好幾家銀行爭著給!這種價格基本和省級優質國企相持平了。

知道為啥銀行願意給這麼低的利率?除了核心技術和財務指標較好,另外:

第一、專注主業。很多地方政府為了把這家民企引入當地,不惜白送可供商業地產開發的土地,但是這家民企全部拒絕,因為這不是他的主業。實際上對很多民企來說,在巨大的誘惑面前,根本是做不到這一點的;

第二、穩健慎重。這家民企子公司在當地的項目共有三期,第三期的融資資金銀行已經以基準利率自己送上門,並且其所在行業未受經濟週期影響。按計劃企業今年要啟動第三期的建設,但最終卻暫緩了這一擴大再生產的良機,因為他們很謹慎,在新的經濟環境下要進行更嚴格的論證!!

所以,這樣的民企,銀行怎能不愛?

不過可悲的是,這樣的民企還是太少,並且銀行間還競爭激烈。

2、花樣作死的民企

與專注主業和穩健謹慎的民企相反,市場上更多的是花樣作死和不靠譜的民企。

某民企擁有核心技術,每年利潤和資產增長都很快,老闆隨著企業的巨大成功被推舉為當地民企代表,被很多小老闆尊為大哥,每天出行都前呼後擁。大哥總得有大哥的樣子,陸陸續續有小弟來向大哥借錢了,於是大哥開始撒錢。。。撒著撒著發現有一天小弟全跑沒了,結果欠銀行的錢還不上,自己破產也就罷了,還連累銀行不良。

另有一個民企在市場資金寬鬆的時候向銀行借了不少錢,結果由於企業攤子鋪的太大,管理沒跟上,市場也沒判斷準,導致資金壓力越來越大。眼看企業就要死了,老闆把賬面資金通過各種方式挪走,然後就賴賬不還了!基於自己神操作加上與當地政府的強大關係網絡,當地銀行拿他根本沒辦法!!

一顆老鼠屎都能壞了一鍋油,這種事情銀行見多了,心裡能不犯怵嗎!

今天碰到某銀行分行長,一番長聊之後,行長長嘆一聲,這是他從業幾十年來最艱難的時刻!

真的不是金融機構不願意幹,很多時候真心不知道怎麼幹。。。。。

於是,在這種情況下,既能完成小微企業與民企放貸考核指標,又能完成結構性存款指標,而且,各項操作都在銀行體系內完成,風險相對可控的票據業務,成為某些銀行便捷的選擇。

自從101號文《要求保持基建補短板力度》以及《加強金融服務民企意見》下發後,投資穩增長的政策信號,可以說十分清晰了,特別是金融服務民企的態度堅決,誓要見效。但是,如果信用環境依然糟糕,整體市場需求不旺,民營企業的銷售不能增長,隱性債務管理制度不能務實細化,恐怕銀行還是不知道水該怎麼放。

21世紀經濟報道的文章中,也提到一個案例:

一位地方大型機械製造業民企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要獲得銀行信貸資金的難度依然不小,此前一家股份制銀行地方分行已經同意向他們發放一筆貸款用於技術升級與產能優化,但這項貸款申請被總行風控部門退了回來,原因是銀行風控部門認為行業增速正在放緩,擔心企業銷售回款減少,難以覆蓋貸款本金利息。”

否決貸款的原因是行業放緩,企業銷售減少。按照貸款安全性原則,似乎並沒有問題。

所以,目前要中長期貸款增上去,還是得有一個好的宏觀環境,務實管理地方政府隱性債務,擴張國內總需求,在鼓勵投資和積極信貸的同時,優化信用環境,繼續打擊造假騙貸和逃廢債。

本文源自信貸白話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